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检出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疾病诊断与单纯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比较,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当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冠心病疾病的检出,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Ⅱ、Ⅲ、aVFST段压低的患者,根据患者ST段压低程度,分为研究组(ST段压低≧0.1mv)和对照组(ST段压低<0.1mv)。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数据(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1±8.54%,52.12±9.3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ST段压低发生后,对预测不良心脏事件有临床价值,提示患者心功能越差。

  • 标签: 急性 前壁 心肌梗死 ST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活菌联合四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对照组一组(3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分别实施枯草杆菌二活菌联合四疗法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P<0.05);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5.01±0.21)d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7.25±2.11)d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实施枯草杆菌二活菌联合四疗法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四联疗法 慢性糜烂性胃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瘤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性7例,完全实质性3例,完全囊性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 标签: 腹膜后肿瘤/并发症 神经鞘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我科2000/2008年共救治急性白血病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0-50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M11例,M22例,M33例,M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本组中3例为初治患者,9例为复发患者。

  • 标签: 白血病/并发症 脑出血/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脱位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12例(12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脱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4例脱位因髋臼假体安放位置欠佳,5例因髋后侧软组织缺失或薄弱,1例因患者术后活动范围过大,2例因脑梗死后遗症。结论:术前对髋关节周围结构全面的评估、假体的准确安放、术中头臼的稳定性检测、术后的规范化及因人制宜的功能锻炼是降低围手术期及后期脱位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脱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肘关节恐怖三征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36例肘关节恐怖三征患者,采用影像学进行诊断,并采用手术内外固定治疗的方法,对诊断有效率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便,利用功能评分体系,对治疗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影像学分析有效率为100%,术后一年36例患者功能评价优良人数为35人,差为1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与康复效果。结论采用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内外固定治疗的方法,配合康复措施能够提高肘关节恐怖三征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恢复患肢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血清中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干预后其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1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及19例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其血清脂素、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分析脂素、hs-CRP与血脂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hs-CRP较正常对照组高(P〈0.02),脂素较对照组降低[(5.3±1.6)mg/L比(13.8±2.4)mg/L,P〈0.001)]。血脂异常者治疗3个月后,血脂及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s-CRP治疗后比治疗前:(2.34±1.02)mg/L比(3.24±1.33)mg/L,P〈0.05)],同时其脂素显著升高[(5.3±1.6)mg/L比(8.6±3.0)mg/L,P〈0.01)];脂素与治疗前后HDL-C变化量呈正相关(r=0.48,P〈0.01),而hs-CRP与治疗前后HDL-C的变化量成负相关(r=-0.23,P〈0.01)。血脂异常组脂素与hs-CRP呈负相关(r=-0.34,P〈0.02)。结论: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其血清抗炎因子脂素与炎症因子hs-CRP已存在失平衡,而普伐他汀不仅具调脂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清脂素并降低hs-CRP浓度。

  • 标签: 血脂异常 普伐他汀 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氨甲喋呤、抗生素和中药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22例治愈,治愈率为88.0%,对照组25例患者中11例治愈,治愈率为44.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四联疗法 异位妊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以及科学的医学随访,以提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诊疗水平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例乳腺癌中12例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病。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首发癌中位年龄为54岁,1期和2期在异时性乳腺癌的发病多,病理类型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发病无显著性差别。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手段,结论原发双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方式。双侧乳腺癌相对于单侧乳腺癌来说,同时性比列高、且双侧病理类型大致一致,并未发现her2阳性和basal-like所占比例增高,大致同单侧原发乳腺癌。自查体检以及乳腺超声是及时发现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原发双侧乳腺癌 临床特征 分期 luninal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笔者在急诊临床工作中亲自遇到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中草药中毒1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41~67岁。中毒中药种类:因患风湿、类风湿服用白酒泡制“川乌、草乌”等9例(其中8例服用药酒20~50ml,1例服用150ml),因治疗心脏病服用冰凉花水煎液3例。

  • 标签: 中草药/中毒 心律失常/诊断
  • 简介: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癌的新技术,我院自1999-05~2001-02开展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核酸检测与酶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酶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酶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酶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酶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手术方法。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16-48岁。其中陈旧性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不连2例,横韧带松弛症2例,寰枕畸形1例。前路C1/C2松解,清除寰枢椎前方挛缩瘢痕组织或骨连接,后路PCF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融合术。结果:术后11例获得复位,行寰枢椎复位固定术;1例行枕颈融合术。术后随访正常。结论:前路松解PCF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骨折脱位方法可靠。

  • 标签: 寰枢关节/损伤 脱位/外科学 骨折/外科学
  • 简介:目的了解双特异抗体在固相酶免疫方法中对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是否有优化作用。方法通过血型糖蛋白A(GPA),将抗GPA,抗HIVp24抗原的双特异抗体间接包被到固相上,建立检测HIVp24抗原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把“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结果与抗HIVP24抗原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双特异抗体建立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3.2ng/ml,抗HIVp24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6.3ng/ml。结论结果表明双特异抗体对ELISA方法的检测效果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应用 双特异抗体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三活菌散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2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20例本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双歧杆菌+三活菌散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5.00%vs80.00%)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三活菌散治疗的效果显著,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