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减压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减压,观察组为奥曲肽联合减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围改善、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自主排气、气液消失低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减压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鼻胃减压管 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总结经行肠内营养护理患者鼻部皮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均使用复尔凯,采用康惠尔透明贴(5cm×7cm)+3M透气胶布进行贴固定,加强对鼻部皮肤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鼻部皮肤红肿、过敏、破溃。结论经长期行肠内营养患者鼻部皮肤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肠道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总结液囊空肠营养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40例胃癌患者,术前留置液囊空肠营养,术后8小时即开始经液囊空肠营养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制定并实施相匹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包括加强营养液输入速度、温度、防污染的控制,做好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基础护理,不适症状的观察和护理。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无营养液及输送系统所致感染发生。期间,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5例,腹泻2例,其中1例腹胀患者未能缓解,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其余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消除。结论采用液囊空肠营养给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8小时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可很好的耐受,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种优越的方式,避免了术后早期经口建立肠内营养,导致吻合口瘘等风险,也避免了术中经远端小肠造瘘留置空肠营养,术后发生空肠造瘘口瘘及留置营养时间长等缺点。而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是液囊空肠营养行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和减少相关不适症状的关键。

  • 标签: 胃癌根治术后 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术中放置液囊空肠营养、术后8小时开始经空肠营养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针对留置空肠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患者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鼻咽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不适症状均得到有效处理,无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d,平均住院费用31079.6元。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胃管鼻空肠营养管 胃肠道不适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留置期间因固定导致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士更换贴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将144例留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73例。对照组采用同一种固定方法定期(周一、周四)更换;观察组采用两种固定方法交替使用,更换周期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交替应用两种固定法可显著降低ICU患者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交替 固定 局部皮肤损伤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支持是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重要方式,该种方式的效果较好,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就我院实际操作情况,来探讨经胃镜导丝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空肠管置入 鼻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高位肛瘘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紧线术,研究组采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肛门失禁评分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脱线时间(8.19±2.38),创面愈合时间(48.91±7.18)较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患者的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 远端减压紧线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口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鼻饲管管饲护理法,干预组患者采取间歇口管管饲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间歇性口管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间歇口胃管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运用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h内留置。放松疗法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可调整操作时所导致的心理及生理功能紊乱,以顺利置。我科自2007年应用以来,已有25位患者受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做到了人性化。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治疗 导管 留置 插管法 胃肠 身心放松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神经科110例留置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及滑脱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较低,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脱率低,简单美观,降低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性拔的发生率。

  • 标签: 鼻胃管 固定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底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40例底贲门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对治疗底贲门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切除 胃癌 空肠P袢代胃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源性慢性咽炎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017年收治的源性慢性咽炎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肥厚型咽炎38例,慢性单纯性咽炎40例,不同类型患者均实施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慢性肥厚型患者治疗有效率97.37%,较比慢性单纯性95%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源性慢性咽炎不同类型实施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均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源性慢性咽炎 鼻内镜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揭盖术治疗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内镜下骨骨折整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外伤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开展常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与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骨骨折整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给予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内镜骨骨折整合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外形表现。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术 鼻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为了有效减轻瘫综合征对于大切术后恢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快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更好的维护其身心健康。

  • 标签: 胃大切术 胃瘫综合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胃部手术后出现瘫综合征的以及就诊于我院的胃部手术后瘫综合征患者共计18例。对其病史、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8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10~42天后,均恢复动力,无二次手术患者。讨论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胃肠应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肠X线造影动态观察以及核素标记排空试验等;对于手术后瘫综合征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切除术 胃瘫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阴降汤治疗糖尿病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轻瘫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滋阴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降汤对于糖尿病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滋阴降胃汤 糖尿病胃轻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大部切除与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胃癌患者。并根据胃癌类型和手术方式不同而决定拔时间,保持有效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掌握洗胃的要点。结果对52例胃癌病人胃肠减压管道的护理,及时发现并降低了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胃癌 胃肠减压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