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人员产生的特质焦虑、社会支持及工作倦怠的状况。方法选出2014年8月到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我院的医护人员600位,并借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焦虑评定量表及工作倦怠评定量表记录所有医护人员的状况。结果护士的特质焦虑、社会支持及工作倦怠好于医师,P<0.05。结论社会支持的分数对于情感衰退与个性解体具备测定功能,支持的运用状况对于个体荣誉感具备测定功能;特质焦虑对于情感衰退与个性解体具备测定功能,对于个体荣誉感不具备测定功能。

  • 标签: 特质焦虑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社会支持护理提高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自尊水平、生活质量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社会支持护理;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尊水平评分、GQOLI-74评分均高,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施以社会支持护理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并对其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护理 子宫全切除术 自尊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量表的关联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社交性负荷和发展受限性负荷,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过重,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给予其照顾者护理支持和健康促进,减轻照顾负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老年痴呆 主要照顾者 负荷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PICC患者采用微信教育在改善社会支持和导管维护依从性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月至2016年12月门诊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教育,观察组采用微信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导管维护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社会支持总分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社会支持总分均较干预前出现上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教育能有效的改善门诊PICC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导管维护的依从性,临床运用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门诊 PICC 微信教育 社会支持 导管维护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自尊现状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l2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8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尊量表对两组的社会支持和自尊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状况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得分(53.65±17.24)显著低于对照组(62.15±12.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737,P<0.01);观察组自尊得分(29.31±4.06)显著低于对照组(31.56±4.2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547,P<0.01)。观察组社会支持与阴性症状量表呈负相关(r=-0.228,P<0.05),而与年龄、体重、起病年龄、病程、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最高奥氮平等效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56~0.090,均P>0.05)。观察组自尊与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呈正相关(r=0.266,P<0.05;r=0.285,P<0.01),而与年龄、体重、教育年限、起病年龄、病程、阴性症状量表、最高奥氮平等效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2~0.112,均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及自尊均偏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与阴性症状量表具有相关性,其自尊与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 自尊 精神状况 相关性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筛选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乙组,各43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营养支持,对比效果。结果乙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结计数、BMI均明显高于甲组,相差明显,(P<0.05);且乙组患者便秘、胃潴留、肺炎、溃疡、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4.65%、9.30%、2.33%,均明显低于甲组的20.93%、18.60%、25.58%、30.23%、16.28%,组间相差明显,(P<0.05)。结论予以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可优化患者的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当前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方法12例严重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给予肠内、外综合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单一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严重烧伤患者肠内、外综合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严重烧伤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SAP营养支持疗法方面的热点及新观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在胰腺炎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肠内营养可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功能,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SAP患者采用经鼻胃管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同鼻空肠管途径一样安全、有效。目前半要素或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经验和临床研究尚不充分,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及益生菌不作为常规推荐。

  • 标签: 胰腺炎 营养支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接纳水平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支持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评分为(55.12±6.6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9.62±5.64)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支持性护理干预 自我接纳水平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呼吸支持方法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路径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基线临床资料、呼吸支持抢救过程进行回顾,并统计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患者带呼吸机后,出现相关性肺炎5例(10.0%),经多次痰培养发现不同细菌;胸片检查提示并发气胸10例(20.0%);胃液检查显示存在胃液隐血4例(8.0%);同时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18.0%)。结论急诊过程中,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需建立紧急人工气道,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和治疗,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临床抢救的效率,改善其预后结局。

  • 标签: 呼吸支持 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有营养不良前兆、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必须提供营养支持,即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体现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备受关注。通过营养支持,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又能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预后。如今,营养支持已经成为胃肠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营养支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病人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未施行肠内营养(N-EEN)组(n=38),EEN组于胃癌术后24h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应用能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N-EEN组为术后静脉营养,术前、术后7d测定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体重、记录术后肠蠕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EEN组和N-EEN组术后体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减轻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士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24h后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则实施常规鼻饲营养联合静脉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第一天的血液指标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重度利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对治疗有推进作用,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其临床救治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创面、急救、营养、心理、复苏、康复和感染等。现阶段,营养支持乃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有助于确保患者机体营养补给充足,同时还能起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以及提高预后效果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在烧伤患者的常规治疗工作当中合理采用一种适宜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反之,若患者存在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将会延缓其创面愈合的速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能有效降低其预后效果。对此,予以患者合理且有效的营养支持,可确保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摄入的充足,并能由此起到提高其临床救治效果的作用。临床医师在对烧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之时,需要考虑对其辅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速度,促进预后改善。本文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为严重烧伤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营养支持 感染 严重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总结ICU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10ICU收治的119例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119例患者均以肠内营养为主,117例好转出院,2例病情较重死亡。结论采用家庭自制匀浆膳、肠内营养乳剂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死亡率。

  • 标签: 加强医疗病房 肠道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6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各自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的营养治疗,能够获得诸多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的营养状况,将患者的免疫力也能够明显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节约费用,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的164例ICU患者观察研究,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后,对实验组82例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82例患者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支持后7天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各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T细胞亚群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提高免疫功能、增加营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ICU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SAP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52例患者恢复良好,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质量未明显降低,手术后2周相关指标恢复后开始恢复流食。治疗期间共出现并发症患者5例,其中腹腔脓肿1例,胰腺囊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SA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其重点在于护理人员细致耐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痛苦,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混合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混合组与接受单独营养粉剂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单一组,每组各有患者105例。结果混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心房尿钠肽和心脏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过程中混合匀浆膳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结构,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以及病情恢复,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肠内营养支持干预 混合匀浆膳 单独营养粉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2例外科危重患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期间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微量元素进行监测,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及时正确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7.54%,病死率为2.46%。结论TPN治疗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及营养状况。

  • 标签: 危重患者 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