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护理。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预防的工作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压疮的具体症状,并采取有针对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与治愈压疮,预防压疮的发生。

  • 标签: 神经科老年患者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90例,将其根据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办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对其实施预防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并且严格管理麻醉的实施过程以及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和预防,能够有效的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患者 手术 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使用对治疗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氦氖激光照射,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优芬外用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0例;对照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0级0例,Ⅰ级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4例,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使用,可有效降低放射皮肤损伤程度,有效预防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贝优芬 氦氖激光 放射性皮肤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查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在诊疗之后仍然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浮肿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且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行预防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成效,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时给予患者行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速率。

  • 标签: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病预防体检中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职业病预防体检的2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均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防护度。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防护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职业病预防体检中,给予受检者健康教育,既可提高受检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又可提高实践操作防护度,值得体检中心推广应用。

  • 标签: 职业病 预防性体检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的96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术后6h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头孢呋辛。结果观察组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与仅术后应用抗生素比较,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该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妇产科围术期 抗生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的96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术后6h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头孢呋辛。结果观察组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与仅术后应用抗生素比较,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该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妇产科围术期 抗生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使用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确保围产期用药的安全。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手术治疗的50例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剂量、给予时机、疗程及疗效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剂量的抗生素,其临床疗效也表现的不尽相同,手术前使用抗生素的频率和药量对术后伤口的愈合无显著影响。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围术期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其中2016年1-12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采用药学干预,2017年1-10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96例作为干预组,采用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感染例数、用药合理情况、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结果干预组中有9例出现感染,对照组中有24例出现感染;干预组中出现了21例不合理情况,对照组出现了46例,干预组的药物合理性好;干预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减少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有着积极的干预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进行预防体检便样检验,分析这种检验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中心接受预防体检的500名食品卫生业从业者的肛拭子标本,于相同环境下展开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优化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13例,常规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4例,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扥检出率分别是2.60%、0.80%,优化检测法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SBG联合XLD优化检测法与SF联合SS常规检测法相比,在沙门氏菌预防体检便样检验中具有显著优良性,更值得应用。

  • 标签: 沙门氏菌优化检测 预防性体检 便样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期间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前间收治的4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术前不给予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术前为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15.00%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间是否预防应用抗生素对手术治疗及术后感染无明显影响,提高手术操作才是关键。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与预防护理联合用于ICU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3月至2017年07月我院ICU病房9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n=46例)和实验组(n=46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VT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并联合启用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20.502.10)cm/s、腘静脉血流速(15.103.40)cm/s均低于实验组(27.003.20)cm/s、(21.703.3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DTV发生率(32.61%)高于实验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风险因素评估表、预防护理合并推行于ICU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静脉回流,避免DVT,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 预防性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妇女预防卵巢切除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预防双侧卵巢摘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根据绝经年限将其分为三组A组(1~3年)9例、B组(>3~10年)10例、C组(>10年)10例。采用Kupperman评分表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自我感觉进行评价;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的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A、B两组总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手术前后湿热出汗、心悸、疲乏及泌尿系疾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组心悸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泌尿系症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E2、FSH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E2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12个月又升高;FSH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术后3个月升高,术后12个月下降,但术后12个月高于术前(P<0.05)。结论绝经期尤其是绝经时间在3年以内的患者预防的卵巢剔除术后雄激素与雌激素均显著降低,而FSH明显增高,绝经症状明显加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 标签: 绝经妇女 卵巢剔除术 卵泡刺激素 雌激素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根据小儿麻疹病症的原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66例,在临床中采用前瞻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小儿麻疹疾病的特点。结果小儿麻疹以4-5月龄的患儿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以面部出疹和发热为主,66例患儿中,42例患儿有麻疹类疫苗接种史,占63.64%;18例未接种疫苗,占27.27%。结论在小儿麻疹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小儿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小儿麻疹发病率,其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小儿麻疹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EA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可避免压疮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法针对压疮组成团队,分析诊疗流程并制作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结果制定与实施预防压疮改进措施,实施前后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对比,压疮风险下降;形成压疮防治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可避免压疮,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

  • 标签: FMEA 压疮 事先风险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其有效的预防对策以及护理的可行。方法对67例在2015/6-2016/6间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和分析,对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术后出血,3例发生喉返神经伤和喉上神经损伤,3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危象,2例患者发生手足抽搐,1例患者发生气管塌陷,给予上述患者实施针对预防及护理后,其并发症情况皆得到有效控制,且恢复良好。结论娴熟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关键,而具有针对的护理是术后改善并发症的重要任务。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常见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异位妊娠的保守手术治疗及持续异位妊娠(PEP)的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因异位妊娠而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3例(3.53%)出现持续异位妊娠;持续异位妊娠与术前HCG(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黄体剥除、输卵管妊娠部位具有相关(P<0.05)。结论重视妊娠组织清除工作,伴有妊娠黄体时可予以妊娠黄体清除术治疗,术后强化血β-HCG监测,必要时予以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可避免出现持续异位妊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保守性 手术治疗 持续性异位妊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共80例,现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粘连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腹部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的降低,并且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异位妊娠治疗效果,探讨术后持续异位妊娠的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79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异位妊娠,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持续异位妊娠,手术成功率达到98.7%,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和有效,并且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将妊娠物彻底清除干净。术后严密监测患者β-HCG浓度,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能够对持续异位妊娠做出有效诊断,为预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持续性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