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9岁,平均51岁;肿瘤直径4.0-13.5cm。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以呈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表现为片状生长,肿瘤细胞表现为靴钉样改变,其中特征性变化为间质纤维增生及多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集合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免疫标记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19、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34βE12、CK7、Ksp-cadherin和P504S,而均缺乏CK20、CD10、TFE3、CEA、Villin及CD117表达。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其诊断时应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髓质癌等鉴别,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肾集合管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对不典型肺结核30例CT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7~71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单纯胸痛8例,单纯咳嗽12例,痰中带血5例,低热、咳嗽5例,病程长短不等。白细胞数仅2例高于正常范围。

  • 标签: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清区中医医院5年间15例妊娠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数据整理分析,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发病时间、诊断方法、病因及诱因、产科处理方法及围生期结果,总结胎盘早剥产生的原因、诊治经验,总结有效的诊治及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查阅并收集武清区中医医院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5年间,发生胎盘早剥的15例孕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1219例病人中不典型胎盘早剥15例,发病率为产妇的1.23%。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孕产妇应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提高孕期保健质量。积极去除各种诱因,可减少和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病因 临床表现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20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确诊率较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妊娠结局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并且预后较差,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不典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的效果,并为医护人员更好的治疗患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院治疗的38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分析总结其诊断成功的原因。结果不典型CT表现有6种,某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8例,肺炎实变型8倒,磨玻璃密度阴影4例,气管支气管结核5例,结节或肿块9例,纵隔淋巴结结核4例。结核诊断率93,7%,误为肿瘤6.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要加强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在早期容易误诊为肿瘤等疾病,要提高早期诊断率,CT检查是确诊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诊疗水平,术前应详细检查(B超、核素扫描),CT检查判断正确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诊断 不典型肺结核 临床分析
  • 简介:两院2005-01/2007-01分娩总数2846例,发生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孕周32~41周;其中初产妇61例(8.2%),经产妇13例(18%);产后出血最少550ml,最多3500ml。

  • 标签: 产后出血/病因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1例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占位。组织学示肾上极的肿瘤组织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状突向腺腔内,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部分集合管腺上皮见异型增生。瘤细胞阳性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角蛋白7(CK7)、角蛋白19(CK19)、上皮膜抗原(EMA)、转录因子E3(TFE3)和E-钙黏素(E-cad),而角蛋白20(CK20)、CD31、CD34、CD10、CD117、肾脏特异性钙黏蛋白(ksp-cad)和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表达则呈阴性。肾中部囊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肾囊性透明细胞癌,癌细胞阳性表达CD10、波形蛋白和CK19,而CK7、CD117表达则呈阴性。结论:CD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由于组织起源不同,CD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小,但这种合并存在的情况仍有可能。

  • 标签: 肾脏 集合管癌 透明细胞癌
  • 简介:摘要对于我们来讲,眼睛十分重要,人的眼睛是人身体上相对来说最脆弱的器官,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的眼科疾病的出现概率,例如长时间玩手机、熬夜、甚至一些小事故,都会使脆弱的眼睛出现问题,轻者势力减退,重者甚至失明。眼睛受到伤害不仅是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更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眼部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对眼科疾病医疗护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将分析一些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提出一定对策。

  • 标签: 眼科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切口干扰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等存在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相关,可以通过术前预防、提高主刀医生水平等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可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中,只有行PCI手术治疗1例,其余均给予扩张冠脉以及抗凝治疗,治疗时间为(25±8)d。治愈30例,好转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0.0%。死亡患者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模糊,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需要联合心肌酶谱与心电图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特征 治疗体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妇4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时间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明确诊断作为观察组25例,产前未诊断出作为对照组23例,对比两组产妇的资料进行中整理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症状中5例出现腹痛,占20%;阴道出血2例,占8%。对照组产妇临床症状中11例出现腹痛,占47.83%;阴道出血7例,占30.43%,两组产妇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胎盘早剥分级状况以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典型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 研究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esmellitusnephron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管腔直径《100μ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肾脏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的异常.DN的自然过程: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临床蛋白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瘦素(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Tartaglia和Chen分别报道了leptin受体基因就是DM基因,提示leptin与DM关系密切.为了解DN与leptin之间的关系,我们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了DN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如下.

  • 标签: 瘦素 糖尿病肾病 放射免疫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伴发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发热、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出血量多少以及梗死面积大小等相关因素,分析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52例(谵妄发生率为19.2%),其中34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量脑出血是导致脑出血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脑梗死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结论谵妄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高龄、感染、出血量、发热以及梗死面积均为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出血 梗死 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夏季、瘢痕子宫、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与感染关联;围术期用药(抗生素)能减低切口感染。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切口感染,通过控制体重指数、治疗基础疾病、胎膜早破者密切观察适时终止妊娠;围术期应用抗生素;夏季加强无菌操作、瘢痕子宫充分给予试产的机会、选择择期剖宫产、缩短手术时间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 标签: 剖宫产术 外科伤口感染/预防和控制 危险因素
  • 简介:临床病史患者女,41岁.自1994年3月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痤疮、皮肤色素沉着、胡须增多、月经不规则、乏力、口渴、多尿和多饮等症状.血皮质醇356.0nmol/L;昼夜节律消失;尿皮质醇1082.0μg/24h;地塞米松8mg不能抑制.

  • 标签: 胸腺不典型类癌 异位ACTH综合征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防治产后出血。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有出血现象的产妇82例,分析年龄、孕周、孕次、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体重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后的出血率要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危险因素包括产龄高、经产妇、多胎妊娠、孕周40周、巨婴、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妊娠并发症等均会促发产后出血。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筛查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危险因素
  • 简介: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妥善解决制约发展的各项因素。从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审视人文课程的重要性、注重适应期教育等。全面推进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构建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进发的制度环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

  • 标签: 医学 创新型人才 个性化 人文 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选择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硬肿症等,合并症则选择听力障碍、发音障碍、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摄食困难和流涎等项目。对患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结果脑瘫患儿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种合并症,且高危因素与合并症亦有重叠现象,不同临床类型的脑瘫患儿合并症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间密切相关,应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制定全面的诊疗方案帮助患儿康复,以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危险因素 合并症 相关分析 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