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香砂六君子汤对胃溃疡患者血清及胃动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及胃动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及胃动素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5%),差异显著(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于改善胃溃疡患者血清及胃动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兰索拉唑 胃溃疡 胃泌素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血清(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GAS水平变化、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h两组GA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观察组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胃穿孔 开腹修补术 血清胃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17与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接收的体检者1500例进行研究,均行血清胃蛋白酶原、-17与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并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阴性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17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血清胃蛋白酶原、-17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17与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结果与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大的关联,且加强对其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胃部疾病筛查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幽门螺杆菌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两者关系密切,均属多基因、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胰岛抵抗(IR)是其中心环节。目前,传统饮食控制、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都很难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治疗是重度肥胖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其中旁路术(gastricbypass,GBP)由于具有长期稳定减肥并改善IR的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胃旁路术 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 重度肥胖 饮食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血清中脂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干预后其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1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及19例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分析脂联、hs-CRP与血脂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hs-CRP较正常对照组高(P〈0.02),脂联较对照组降低[(5.3±1.6)mg/L比(13.8±2.4)mg/L,P〈0.001)]。血脂异常者治疗3个月后,血脂及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s-CRP治疗后比治疗前:(2.34±1.02)mg/L比(3.24±1.33)mg/L,P〈0.05)],同时其脂联显著升高[(5.3±1.6)mg/L比(8.6±3.0)mg/L,P〈0.01)];脂联与治疗前后HDL-C变化量呈正相关(r=0.48,P〈0.01),而hs-CRP与治疗前后HDL-C的变化量成负相关(r=-0.23,P〈0.01)。血脂异常组脂联与hs-CRP呈负相关(r=-0.34,P〈0.02)。结论: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其血清抗炎因子脂联与炎症因子hs-CRP已存在失平衡,而普伐他汀不仅具调脂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清脂联并降低hs-CRP浓度。

  • 标签: 血脂异常 普伐他汀 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抵抗(IR)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胰岛抵抗患者44例作为阳性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各项指标。结果AST、ALT、r-GT、TG、HDL-C、Cr、CK、Ca、P、IgM、C3、ASO、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BUN、ALB、APOB、GLO、TBIL、DBIL、IBIL、ALP、TBA、ADA、UA、GLU、TCHO、APOA1、LDL-C、LDH、HBDH、CysC、Fe、IgG、Mg、IgA、C4、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AST、ALT、r-GT、TG、Cr、HDL-C、CK、Ca、P、IgM、C3、ASO、hs-CRP与胰岛抵抗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C的作用。方法择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开展肾功能检查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开展研究。观察组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损伤阳性检出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ysC、Scr、BUN水平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CysC阳性检出率高于Scr、BUN,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C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用于患者疗效和预后的评价之中。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肾功能检查 血清胱抑素C
  • 简介: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水平,并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9例CHB、77例LC患者的血清水平,同时检测76名正常人血清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和LC患者,无论男女其血清水平均明显降低,且CHB患者瘦水平明显低于LC患者.以上3组血清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CHB和LC患者,不论肝功能异常程度如何,其血清水平均低于正常人,其原因与肝脏受病毒感染损伤、肝脏功能异常明显相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血清瘦素 测定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外周血清水平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来诊的27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OP组)和31例同龄、同性别、正常骨密度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清(LEP)、骨钙(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老年男性OP组的血清L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男性OP患者存在明确外周血清LEP低水平表达。

  • 标签: 骨质疏松/诊断 瘦素/血液 男(雄)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观察对象,纳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对两组对象均进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胱抑C水平,分析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胱抑C水平为(1.58±0.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38)mg/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体内的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

  • 标签: 凝血功能 血清胱抑素C 急性脑梗死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sC应用于糖尿病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单纯糖尿病患者为研究1组(56例),合并有肾病者为研究2组(52例),同期在本院行体检者为对照组(55例),通过对比此三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1组、2组的患者其CysC、血Cr及BUN指标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且研究2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1组;且CysC、血Cr及BUN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23%、88.46%、65.38%;结论CysC应用于糖尿病肾功能检测其临床意义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肾功能 血清胱抑素c 血Cr BUN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 肾功能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跟据尿蛋白检验分为正常组、微量、临床三组各30例,行相关指标检验。结果正常组Cysc提示阳性率43.33%,优于Cr13.33%、BUN16.67%;微量组Cysc提示阳性率达到93.33%,优于β2-MG80.00%、Cr23.33%、BUN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于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诊断效用较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理想标志物。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清胱抑C与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另外以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对比他们凝血功能与血清胱抑C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其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有关指标水平皆要高于对照组健康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在观察组中,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其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有关指标水平要明显比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胱抑C与凝血功能可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指标,临床检测价值巨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6例CHF患儿(CHF组)和32例非CHF患儿(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FT4)及促甲状腺(TSH)的水平并比较;并对心衰患儿心功能改善前后的血清甲状腺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FT3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2)T3、T4、FT3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1)。结论CHF组患儿血清T3、T4、FT3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血液 甲状腺素/血液 慢性病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必净和抗生联合治疗对腹腔感染患者的效果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抗生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腹腔感染患者7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抗生单纯治疗组(单纯治疗组,37例)及血必净和抗生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8例);同时单纯治疗组又随机分为抗生对照组(18例)及抗生PCT指导组(19例);联合治疗组又分为联合对照组(19例)及联合PCT指导组(19例)。所有患者根据基础病情及感染情况经验性应用抗生,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抗生PCT指导组和联合PCT指导组根据血清PCT水平调整抗生的用量和时间,抗生对照组和联合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其他炎性因子的水平调整用药。观察各组的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及抗生的平均使用时间。结果腹腔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水平都有一定的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速度更快,其PCT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单纯治疗组(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的CRP及WBC从第5天开始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PCT指导组抗生平均使用时间(5.7±1.5)d明显低于联合对照组(9.5±1.8)d(P<0.05);抗生PCT指导组抗生平均使用时间明显低于抗生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治疗降低了腹腔感染患者PCT、CRP及WBC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并且能改善抗生对腹腔感染的治疗效果,根据PCT的变化确定停用抗生的时间点,有利于减少抗生的使用量。

  • 标签: 血必净 抗生素 腹腔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C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器质性心脏病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50例,纳入Ⅱ级组,Ⅲ一Ⅳ级40例,纳入Ⅲ一Ⅳ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压、血脂、心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合计组比较病程、年龄、SBP、DBP、HR、Cyc-C、ⅠL-17、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c-C并非独立危险因素;Ⅱ级组、Ⅲ一Ⅳ级组SBP、DBP、HR、Cyc-C、HCY、UA、TG、T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COR=2.17,95%CⅠ(1.67~14.5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Cyc-C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最佳截断值为1.10mg/L,诊断敏感性57.77%(52/90),特异度54.05%(4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OR=1.04,95%CⅠ(1.15~1.3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胱抑C与病程、年龄、SBP\DBP\HR、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存在相关性,但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治疗后与病程、年龄、HR、HCY、BNP存在相关性,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结论血清胱抑C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在疾病发生中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胱抑C水平上升与高TC有关,可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的控制效果,反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功能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细胞间的交流对于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近期研究揭示了细胞间交流的第三种方式,即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来进行相邻或远距离细胞间的交流。根据其来源和释放途径的不同,可对EVs进行分类。外体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分泌小囊泡,根据来源细胞不同,它们可以进行不同细胞间的交流,并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 标签: 外泌体 检测方法 肿瘤诊断 抗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β2防御(HBD-2)与血清白介素-1(IL-1)在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产妇归为A组,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归为B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三组的HBD-2与IL-1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的HBD-2与IL-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组与对照组的HBD-2与IL-1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产妇而言,其体内的HBD-2与IL-1水平随着绒毛膜羊膜炎的出现而不断上升,这两种因子对绒毛膜羊膜炎可起到准确的预测及诊断作用。

  • 标签: 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 &beta 2防御素 血清白介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