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丙戊酸钠与左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癫痫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CV抗体(抗-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Bs阳性51例,HBV-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例,抗-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原因分析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36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未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增加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推广性较好。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左拉西坦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6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91%(30/33)与对照组84.85%(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9.09%(3/33)与对照组12.12%(4/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患儿治疗中,左拉西坦、丙戊酸钠应用下均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后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1月16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64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左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丙戊酸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癫痫发作频率(1.74±0.56)次/个月相比对照组(2.98±0.72)次/个月明显更少,P<0.05,且治疗半年后认知功能评分(28.74±1.23)分相比对照组(25.45±2.65)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63%)相比对照组(62.5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和对照组(21.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较佳的效果,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 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和应用左拉西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总共60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为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由此可知,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实施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三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三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红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诊癫痫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左拉西坦分别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02例新诊癫痫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A组和B组,其中B组为51例,采用奥卡西平治疗,A组为51例,予以左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脂、骨代谢变化实情。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A组总有效率为(92.16%),B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A组与B组在治疗前,其血脂与骨代谢水平变化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骨代谢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新诊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奥卡西平与左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均十分理想,同时两种药物对患者血脂以及骨代谢的影响均相似。

  • 标签: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新诊癫痫 疗效 血脂 骨代谢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左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以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 试验组 予以左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 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癫样放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治疗后,试验组 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79% )与对照组( 13.1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左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并发癫痫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进而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脑卒中并发癫痫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妊高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妊高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75%,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妊高症治疗中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与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患者共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妊高症的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硫酸镁单独使用,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性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1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mm(平均5.08mm),采用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内提升,植入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同期植入德国Ankylos种植体12枚,术后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2个月。结果术中无1例上颌窦黏膜破裂,术后局部伤口疼痛和头痛等2例,鼻腔出血1例,有3枚种植体在骨整合期脱落,脱落5个月后均重新种植成功,12颗种植体平均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7.36mm(5.4~11.2mm),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底形态均会有明显的骨改建,成骨效果良好。结论与开窗式上颌窦外提升相比,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创伤小,成骨快,可有效解决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牙种植问题。

  • 标签: 上颌窦底内提升 牙种植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首乌藤、制何首乌及XX合剂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结论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和制何首乌质量有差异,不同批次的XX合剂亦有差异。

  • 标签: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体外相对效力检测方法。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试剂对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及效力试验参比进行检测,以检测OD值为反应指标,用生物检定双平行线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待检疫苗对应于效力参比品的相对效力(R值)。结果样品HAAg含量与检测OD值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验证了4个指标全部通过了验证;用所建立的体外相对效力试验检测法对32批次甲肝灭活疫苗进行检测,结果与小鼠体内效力检测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均能反映疫苗相对效力,两种方法检测相对效力(R值)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所建立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体外相对效力试验是一种灵敏、特异、方便、快捷的效力测定方法,可应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效力检测。

  • 标签: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效力 抗原检测 研究及应用
  • 简介:采用稀释的新鲜血浆或陈旧血浆,与凝血酶制备成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阳性标本,不仅方法简便,并可动态观察,能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 标签: 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凝血酶 阳性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赤芍及某某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赤芍、某某胶囊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批次的赤芍、某某胶囊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结论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赤芍质量有差异,不同批次的某某胶囊亦有差异。

  • 标签: 赤芍 某某胶囊 芍药苷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