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探究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50例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同时依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即A组行常规乳腺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B组行乳腺钼检查和C组行乳腺钼联合常规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各组的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及检出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在三组中,C组的诊断特异性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诊断特异性方面,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组中,C组的检出率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在术前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相较于单纯的彩超检查或钼检查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钼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不同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甲组患者0.4ng/ml、乙组患者0.5ng/ml、丙组患者0.6ng/ml不同控浓度舒芬太尼,比较三组患者在T1(麻醉前)、T2(患者意识消失时)、T3(气管插管时)、T4(插管后1分钟)、T5(插管后5分钟)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在T1、T2、T3、T5各时间点心率、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在T4时间段三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患者在插管中应用0.4-0.6ng/ml控浓度舒芬太尼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但不同控浓度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有差别。

  • 标签: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 不同靶控浓度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老年高血压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患者为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使用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高血压情况,调整器官亚临床病变,整体效果理想。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氯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高血压 靶器官亚临床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小儿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人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人数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过程中,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的效果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喉剑喷雾剂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区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早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确诊鼻咽癌的早期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小区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结果26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实验组13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放疗比较,实验组放疗反应(口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控率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区调强放疗技术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比较,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率基础上,小区调强放疗技术改善了患者口干、口腔黏膜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小靶区调强放疗 常规调强放疗 放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生化仪检验中血清标本溶血其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模拟的50份自然溶血样品,两组血清样品进行常规生化检验与诱导溶血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正常血液样本的Hb(0.27±0.01)g/L、LDH(126.79±4.50)U/L、GLU(4.22±0.47)mol/L、TBIL(8.91±4.53)mol/L、AST(29.01±2.27)U/L与ALT(23.10±2.11)U/L水平,均低于模拟溶血样本Hb(1.57±0.24)g/L、LDH(218.03±6.80)U/L、GLU(5.01±0.41)mol/L、TBIL(10.90±5.00)mol/L、AST(53.85±2.79)U/L与ALT(57.90±3.1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生化仪检测过程中血清标本溶液其存在明显的干扰,血糖自动生化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溶血标本的发生。

  • 标签: 自动生化仪 血清标本 生化检验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X线和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病理学诊断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病理学诊断前,为6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实施B超诊断和钼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诊断情况。结果6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经过B超诊断,确诊46例,诊出率76.67%,钼X线诊断,确诊56例,诊出率93.33%,钼X线的诊出率高于B超,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钼X线和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诊断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钼X线的诊断价值更高,准确率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钼靶X线 B超 乳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与DR胸片在筛查早期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肺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与DR胸片进行检查,并两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均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P<0.05。结论在肺癌高危患者当中应用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有利于提高疾病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促使患者尽早治疗,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肺癌 疾病筛查 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 DR胸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2017年06月份~2017年12月份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我院将单纯性的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通窍鼻炎颗粒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外科手术唤醒麻醉使用喉罩联合控输注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合手术精确定位,将患者的脑功能区占位病变进行切除,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几率,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方法根据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20例脑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喉罩插管和异丙酚控输注,结合雷米芬太尼镇痛治疗,术中将患者唤醒,清醒状态下经皮质诱发电位监测和电刺激定位,将病灶切除后,再次全麻关颅。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喉罩插管麻醉和术中唤醒以及再次全麻。呼吸和循环指标比较平稳,镇痛效果突出,能够配合手术要求患者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定位和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没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存在。三例患者在唤醒期间存在轻微的血压上升以及心率加快情况,两例患者术后有痛苦回忆。结论为患者提供全麻下喉罩联合控输注进行唤醒麻醉,可以让患者的脑功能区病灶被最大限度的切除,并且让患者的脑功能正常,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术中唤醒 靶控输注 喉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X线钼进行检查,研究1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研究2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1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1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研究1组患者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更高,P<0.05;研究2组和研究1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以及彩色超声均乳腺癌患者可进行较好的检测,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X线钼靶 彩色超声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手术麻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予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控静脉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静脉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三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警觉-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警觉-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最高,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瑞芬太尼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控输注进行唤醒麻醉,以配合手术精确定位,同时切除患者脑功能区的占位性病变,以减少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脑功能区发生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全部患者应用喉罩插管与异丙酚进行控输注,同时应用雷米芬太尼进行镇痛,以在术中将患者唤醒,再于清醒状态经皮质诱发电位的监测与电刺激定位,切除病灶后患者再次进行全麻下关颅。结果20例患者全部顺利应用喉罩插管进行全麻与术中唤醒以及再全麻。并且呼吸与循环指标均平稳,且镇痛完善,能够完全配合手术要求脑功能区进行定位与病灶切除。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3例患者在唤醒期间有轻微的血压升高与心率加快。2例患者出现术后的痛苦回忆。结论患者全麻下应用喉罩联合控输注进行唤醒麻醉,能够使手术患者脑功能区其病灶进行最大程度的切除,同时能够保持患者正常的脑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其术后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术中唤醒 靶控输注 喉罩
  • 简介:摘要通过不同高血压病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器官损害差异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究,并且运用有关检验高血压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构成比几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统计,得到以下结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病例中,阴虚阳亢证的比例最高,其余证型的饮酒量,吸烟量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的病人,痰湿雍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好,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最高,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好。以上实例证实,高血压心、肾、脑、大血管等器官损害事件,尤其是高血压心脏损害,可以通过中医证型来进行预测。

  • 标签: 中医证型 高血压病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对照组80例,常规给予制霉菌素片治疗。随访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6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加味桂芍四妙汤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X线与高频B超联合应用的作用。方法对接受钼X线、高频B超诊断的乳腺病变患者共108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病理检查结果记为“金标准”,分析钼X线、高频B超、钼X线联合高频B超。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共有32例乳腺恶性病变,恶性检出率为(32/108),共有76例乳腺良性病变;钼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11%、88.89%、81.25%、73.36%,高频B超分别为89.47%、87.96%、77.14%、73.85%,钼X线联合高频B超分别为98.68%、93.52%、96.30%、79.93%,联合诊断方法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且联合诊断方法的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与单独诊断相近。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X线联合高频B超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较高,建议联合使用2种方法以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钼靶X线 高频B超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9月 1日 -2019年 9月 1日收治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 78例,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9例以及参照组 39例。参照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持续输注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控输注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前的平均动脉无差异, P> 0.05;研究组插管前、人工气腹后以及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动脉压波动水平较小, P< 0.05;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同时还可稳定动脉压,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分娩技术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0例,由妊娠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取常规分娩和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分娩技术,对比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其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SAS和SDS评分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分娩技术产妇和新生儿存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会阴完整性,减小新生儿窒息可能性,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全自动 气囊仿生助产仪 分娩技术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控输注(TCI)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8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效应室浓度输注TCI丙泊酚的34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啶复合控输注(TCI)丙泊酚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麻醉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研究组少于参照组,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2.9%)显著低于参照组(20.6%),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控输注(TCI)丙泊酚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靶控输注(TCI)丙泊酚 无痛胃镜检查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