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行胃肠超声检查、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均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行十二指肠等部位超声检查,坐位、仰卧、左右侧卧下检查。结果胃肠超声与胃镜检查二者结果符合率是92.76%,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二者的符合率是82.29%,胃肠超声与胃镜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与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疾病中,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和胃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联合应用,以提升临床上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胃肠超声造影 胃十二指肠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底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40例底贲门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对治疗底贲门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切除 胃癌 空肠P袢代胃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为了有效减轻瘫综合征对于大切术后恢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快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更好的维护其身心健康。

  • 标签: 胃大切术 胃瘫综合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胃部手术后出现瘫综合征的以及就诊于我院的胃部手术后瘫综合征患者共计18例。对其病史、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8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10~42天后,均恢复动力,无二次手术患者。讨论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胃肠应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肠X线造影动态观察以及核素标记排空试验等;对于手术后瘫综合征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切除术 胃瘫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阴降汤治疗糖尿病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轻瘫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滋阴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降汤对于糖尿病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滋阴降胃汤 糖尿病胃轻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大部切除与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5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脘疼痛、口干、嘈杂等胃炎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胃脘疼痛、口干、嘈杂等胃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效果良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益胃汤 芍药甘草汤 胃阴亏虚型 慢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胃部疾病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其中18例胃溃疡,16例胃腺瘤,10例胃粘膜脱垂,6例底静脉曲张,5例胃下垂,4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癌,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胃部疾病及早明确诊断,为胃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并为良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出8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其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出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良性肿瘤症状无特异表现,在临床观察后予以手术切除。在术后观察记录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结论在良性肿瘤患者诊断病情中观察临床反应,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间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标本送检免疫组化,其CD117(+)和CD34(+)例数分别为30例和36例,S-100和SMA例数分别为31例和30例。除去失访的十例,随访的56例中良性及潜在恶性46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恶性10例中4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病因死亡,其余4例均生存良好。良性间质瘤质地偏硬,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大多质地较软,常有出血坏死灶。结论胃镜+活检、免疫组化是诊断间质瘤的有效手段;良性和潜在恶性间质瘤治疗预后良好,恶性间质瘤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胃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正常情况下,排空受到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的排空。排空过程的明显加快或过慢都属排空异常,分别称为排空过速和排空过缓,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轻瘫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本文旨在探讨轻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排空异常 胃轻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其中显效29例,有效2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3.3%。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底贲门癌患者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底贲门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对底贲门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的高于采用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对底贲门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远期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胃底贲门癌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近端舒张和排空功能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1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9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吗丁啉多潘立酮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实行莫沙必利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空状况及不同时间近端容积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排空及近端容积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空较对照组更高,而近端容积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期间,应用莫沙必利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排空及近端舒张,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领域不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胃排空功能 近端胃舒张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反流病的误诊原因,提出建议,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于食管反流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至2017年被误诊的3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6例为慢性咽炎,10例为哮喘,2例为间质性肺炎。食管反流病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因此临床及其容易误诊。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于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对于长期表现为胸痛、咽喉不适以及哮喘等症状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应将食管反流病纳入其内。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误诊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淋巴瘤手术的临床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16例患者进行全切除,18例患者进行远端大部分切除,14例患者给予近端大部分切除,4例患者采用楔形切除。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52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总有效率为90.65%。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结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复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治疗,避免病症恶化。

  • 标签: 原发性 胃淋巴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食管返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4例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常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联合自拟和降逆止咳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3.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返流性咳嗽患者,予以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病情复发率,效果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胃食管返流性咳嗽 中西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肝样腺癌(adenocarcinomaofstomach,H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例HA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HAS患者中,8例为男性,1例女性;平均为(64±1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黑便或进餐时呕吐。8例患者术前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其中6例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HAS在组织形态学上具有肝细胞癌的分化特征,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AFP表达。结论:HAS罕见,且易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及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楔形切除术对间质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楔形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质瘤采用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楔形切除术,术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楔形切除术 胃间质瘤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治性全切除、根治性远端切除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治疗结果,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优,均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治性全切除、根治性远端切除胃癌根治术均可对胃癌患者起到一定效果,但后者对于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积极。

  • 标签: 根治性全胃切除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 生活质量 免疫指标 血清维生素B12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