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共84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通过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柱后突Cobb’s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柱后突Cobb’s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固定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简单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多段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植骨治疗。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复位,预防骨折复位丢失,且疗效优于支架外固定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钢板内固定 支架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县级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的数据对比为97.14%、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实行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促使患者脊柱及早获得恢复,值得在脊柱骨折中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单纯内固定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伤椎椎弓根内螺钉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对21例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伤椎椎弓根内螺钉固定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及术后12月伤椎前缘压缩率和后凸Cobb’s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的现象,无断钉、断棒、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术后12月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而术后与术后12月无明显差异。结论后路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可减少内固定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对比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跨伤椎固定伤椎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02例在我院进行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比组(n=49)和探究组(n=53),对比组患者所用固定治疗方式为跨伤椎固定,探究组患者所用固定治疗方式为伤椎固定。结果治疗后探究组患者后凸Cobb角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88,P=0.0323),伤椎压缩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83,P=0.0409)。2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59,P=0.0002),2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67,P=0.1843)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伤椎固定治疗效果明显较跨伤椎固定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手术复位中使用伤椎固定方法和跨伤椎固定治疗方法两种手段的临床效果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脊柱外科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3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伤椎固定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将3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对比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患者轻,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对照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重于实验组患者。在统计学计算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后,疼痛情况低于跨伤椎固定患者,并发症方面伤椎固定手术患者较轻,下床时间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两者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皮微创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皮微创皮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疗效 并发症 经皮钢板固定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跨伤椎固定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多采用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伤椎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情况,分别采用日本腰椎功能评价JOA评分法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脊柱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观察术前术后伤椎体压缩率与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压缩率、伤椎压缩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术后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跨伤椎固定伤椎固定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疼痛,改善伤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但伤椎固定治疗对于伤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效果更佳,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增加。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合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31例患者均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单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肱骨头内翻角度、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支撑重建 锁定钢板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跨伤椎固定伤椎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94例纳入本研究,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跨伤椎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经伤椎进行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包括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术后半年的相关矫正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即可VAS和JOA指标对比无数据差异(P>0.05),而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度、即刻矫正度以及术后半年的Cobb角度、即刻矫正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的术后即刻矫正指标和术后半年的相对高度和矫正丢失度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矫正治疗中应用伤椎固定治疗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更好地维持矫正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固定合康复治疗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治疗优良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骨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内固定合早期康复治疗组(早期康复治疗组,n=40)和内固定合传统康复治疗组(传统康复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125.3±8.2)分、(28.2±5.3)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康复治疗组(90.3±8.4)分、(22.5±5.1)分(P<0.05),治疗优良率95.0%(38/40)显著高于传统康复治疗组77.5%(31/40)(P<0.05)。结论内固定合早期康复治疗较传统康复治疗更能有效改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 标签: 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微创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本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51~74min,平均时间65.29±7.18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出血量69.58±21.64mL,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骨折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伤椎单侧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跨伤椎固定,观察组患者伤椎单侧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椎体压缩率与前后凸Cobb角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伤椎单侧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术与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皮钢板接骨术组(A组)和外固定支架组(B组),各组50例。A组行微创皮钢板接骨术;B组行外固定支架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指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外固定支架术,其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行微创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1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接收并行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另31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优良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治疗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抽取7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研究组(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不同组别手术相关指标、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够改善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 经皮钢板 内固定术 胫骨Pilon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