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各种CT技术参数与CT质量的关系,为CT成像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计算H31S、STD+算法下,层厚10mm、240mAs水平下,不同管电压的噪声水平;层厚10mm、管电压120kV条件下,不同管电流水平下的噪声水平;管电流240mAs、管电压130kV条件下,不同层厚水平下噪声水平。分别在不同算法情况下的低对比分辨率;在模型上外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测算不同管电流条件下模块图像质量,3名医师独立评价。结果不同算法、电压、电流、层厚水平下,噪声水平存在差异;低对比度分辨力与管电流和曝光时间乘积存在相关性;随着电流的下降,在同一大小的模块主观评分逐渐下降,同一电流下,随着模块减小,主观评分逐渐下降。结论CT技术参数与CT质量存在相关性,管电压、管电流对信噪比等图像指标影响较显著,在实际校验中也应考虑算法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 标签: CT机 技术参数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管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20例患者采用可调压分流管(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固定压力分流管(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有效率为90%(18/20),高于对照组的75%(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分流效果优于传统定压式分流管。

  • 标签: 可调压式分流管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原发性肾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随访情况。结果:2例肾膜肉瘤患者分别为25岁女性和27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肿瘤平均长径为8cm,呈灰白色均质状肿块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由相对一致的梭形和圆形上皮样细胞呈交错状、片状分布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显示为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伴分支状薄壁血管。瘤细胞间边界不清,细胞质少至中等,细胞核呈空泡状,伴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1例可见似肾母细胞瘤中的始基样成分,为边界较清、结节状排列、圆至卵圆形细胞团。免疫组化表达上皮膜抗原(EMA)、CK、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SMA、MyoD-1、WT-1、CD10、HMB45。原位荧光杂交SYT双色分离探针标记均见SYT基因重排阳性。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腹腔内肿瘤复发,另1例患者术后10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肾膜肉瘤罕见,易发生于年轻成人,形态表现与一些肾脏儿科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肾细胞癌有交错;充分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融合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滑膜肉瘤 组织学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的中医病和药方及盐酸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3月,患者例数为60例,利用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吉非替尼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盐酸埃克替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以及腹泻患者明显比观察组多,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用于非小细胞的治疗,其临床效果即为满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病情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中医病机 盐酸埃克替尼片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恢复椎体结构以及功能,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美拉唑肠溶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共有102例,时间段为2016.8.15-2017.8.15,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实验组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与80.39%,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奥美拉唑肠溶进行治疗,药物安全性较高,便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肠溶以及复方嗜酸乳杆菌同时应用于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前者单纯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另取奥美拉唑肠溶实施联合治疗,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接受奥美拉唑肠溶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后,取得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高。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ICU呼吸依赖患者撤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所有ICU呼吸依赖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ICU呼吸依赖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观察组53例患者;对照组的5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撤成功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撤成功率为88.68%,对照组的撤成功率为6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以及仪器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呼吸依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ICU呼吸机依赖患者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撤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化痰平喘联合氨茶碱缓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于我院就诊的63例病例,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的30位病患进行氨茶碱缓释治疗;对实验组的33位病患进行化痰平喘与氨茶碱缓释联合治疗,并同步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严格记录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化痰平喘与氨茶碱缓释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推广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化痰平喘片 氨茶碱缓释片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尤其是生活环境的恶劣,越来越多的群众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胸部CT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影像科医师的专科局限性,使其做出的影像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要求呼吸科医师必须具备独立、良好的胸部CT阅能力,既要结合CT影像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又要制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正确阅读胸部CT影片是呼吸科临床专业硕士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而现今的胸部CT影像学专著内容广泛、繁杂,无法达到快速、有效地提高阅水平的目的。建立一个呼吸科临床专业硕士的胸部CT阅训练及考核系统,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快速、有效地提高胸部CT阅水平的方法。

  • 标签: 胸部CT 阅片能力 加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化痰平喘联合氨茶碱缓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化痰平喘联合氨茶碱缓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ls用力呼气容积、平均l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于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化痰平喘联合氨茶碱缓释治疗,除了能够提供临床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外,还有助于患者的肺功能的恢复,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化痰平喘片联合氨茶碱缓释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慢性荨麻疹病人接受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分散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年间的10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匹多莫德分散治疗和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分散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片 匹多莫德分散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56例单节段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全麻下行伤椎PKP术治疗,随访该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d复查X线及末次随访X线上伤椎前缘、中线高度的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以及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该组病人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该组患者组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常规X线检查未发现骨水泥渗漏患者,1例患者CT检查示骨水泥肺动脉栓塞,3例患者邻近椎体骨折。结论使用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该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适度的穿刺部分及骨水泥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球囊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医护理后其护理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并显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尽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该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性 胸腰椎压缩性 骨折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慢性荨麻疹病人接受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分散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年间的10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匹多莫德分散治疗和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分散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片 匹多莫德分散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参与治疗的非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组(微创腰大池组,n=30)和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技术组(常规侧脑室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腰大池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侧脑室组73.3%(22/3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常规侧脑室组26.7%(8/30)(P<0.05)。结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经济实惠、患者家属易于接受的优点.

  • 标签: 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 非梗阻性脑积水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对自体皮移植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皮成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自体皮移植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处理上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和皮成活的情况。结果治疗28d后,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益气、祛瘀通络,能显著改善植皮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皮的成活。

  • 标签: 自体皮片移植 血液流变学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术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肘关节膜软骨瘤病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肘关节镜结合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及病变膜,采用改良的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肘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关节绞锁消失、改良,评分由术前的48分提高到术后的79分,29例患者非常满意,8例满意,3例不满意。结论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膜软骨瘤病可取得良好效果,适当的入路选择、规范的镜下操作和病变膜的彻底清除是影响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肘关节镜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8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对象,科学的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止疼药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止疼药的使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减少止疼药的服用,可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 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疼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腹胀的护理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病患7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人,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患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腹胀发生率。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研究组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腹胀的护理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病患腹胀的发生,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实行。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腹胀 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