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笔者单位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即行微量泵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周静脉注射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并对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溶栓成功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有①血压;②附壁血栓是否存在;③血栓形成时间。结论尿激酶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效果容易因血压、血栓形成时间以及附壁血栓是否存在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 标签: 尿激酶微量泵泵入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骨病患者50例,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肌酐、血液内尿素、磷、钙、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临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可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其能有效使疗效得到提升,显著改善血钙、血磷等指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对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取40例行长期血透治疗且伴有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HD治疗,联合组行HD+HP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联合组皮肤瘙痒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Ca2+、β2-MG、PTH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HD+HP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心绞痛 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串联(HP+HD)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5人,随机分两组,HP+HD组25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次;HD组20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β2-MG及iPTH、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及临床症状。结果HP+HD组和HD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高血压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HP+HD组症状改善优于HD组;两组治疗后β2-MG和iPTH均有降低,HP+HD组降低程度大于HD组。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可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及清除中分子物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自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并分别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与他烃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4.0%,对照组仅为7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4.0%,对照组相应数据分别为8.0%和1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与单纯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其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联合疗法 并发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30名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均首先给予洗胃、导泻、解毒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用HP联合HD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明显,及时迅速清除体内毒物,减少并发症,能够减少病人病死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溉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超滤量对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超滤率(UFR)分为两组,UFR≤15mL/(h?kg)的24例患者作为A组,18例UFR>15mL/(h?kg)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透析后/透析前血浆尿素比(R)和在线尿素清除率(Kt/V)。结果A组的UF、UFR、R值均显著低于B组,Kt/V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透析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一定超滤速度范围内,Kv/V值随超滤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超过一定超滤速度后,Kt/V值将随超滤的增加而降低,过快超滤速度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性。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甲状旁腺腺素(PTH)、中分子物质(MMS)等血清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含量,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血液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使患者的肾功能够较快恢复。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突出的优点,血液灌流的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案,可有效缓解患病人员的病情状况。若要是患者的治疗不当或者是不够及时,容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威胁到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该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以及病毒感染诱发的因素的影响,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资料显示出急性肾衰的具体发病原因。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推动多种肾脏疾病治疗的发展,并且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中超滤量对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超滤率(UFR)分为两组,UFR≤15mL/(h·kg)的28例患者作为A组,28例UFR>15mL/(h·kg)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FR和尿素下降率(URR)和在线尿素清除率(Kt/V)以及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UF、UFR值与Kt/V、URR透析不良反应率呈正相关,与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呈负相关,B组患者的UF、UFR值与Kt/V、URR值呈负相关,与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在一定超滤速度范围内,Kv/V值和URR值随超滤的增加而增加,透析不良反应减少,而当超过一定超滤速度后,Kt/V值将随超滤的增加而降低,且透析不良反应增加,过快的超滤速度与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与灌流联合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36位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把他们分为透析灌流组和未透析灌流组,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从中毒至开始抢救时间、达阿托品化时间、达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率、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接受透析灌流治疗患者小组的达阿托品化时间为(3.6±1.2)小时,未接受透析灌流治疗患者的达阿托品化时间(7.7±1.3)小时;透析灌流组患者的达阿托品化量为(73.5±11.5)mg,非透析灌流组患者的达阿托品化量为(186.5±77.5)mg;透析灌流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为(13.5±1.5)天、非透析灌流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为(17.5±5.5)天;透析灌流组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非透析灌流组的死亡率为15%。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的差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是显著的(P<0.05)。结论给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进行透析灌流治疗后可以大幅度减少阿托品量、缩短达阿托品化时间及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安全且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重度有机磷中毒 灌流 临床对比
  • 简介: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为评价双语教学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对河北北方学院120名2004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教材选用的意见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稳步发展。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血液检验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患者7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TG、血磷水平、胆固醇及残余肾功能(RRF)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血磷水平及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RR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TG、血磷水平及胆固醇,对RRF具有较高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构成成了严重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甚至对大家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理应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心血管患者的护理也更加完善化,护理模式和方法也发生了转变,本篇论文就针对心血管患者的一些护理方法进行介绍。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我国是老年人口大国,随着老年人的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其会发生各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提高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观察病情、健康指导四个方面,提高护理质量,使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从护理依从性和护理结束后满意度两个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依从性评分为(6.51±0.85)。健康生活方式符合率为(4.10±0.87)。门诊随访依从性评分为(5.26±0.89),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因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 病人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法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以及IL-6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的方法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高脂血症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