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氯坦和缬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缬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氯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与缬坦相比,服用氯坦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血压、血尿酸水平,并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氯沙坦 缬沙坦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缬坦或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高血压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缬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实验组给予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治疗前后的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坦或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都有明显效果,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更节约成本,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替米莎坦 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多巴酚丁胺联合氯坦治疗肺心病心衰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肺心病心衰),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多巴酚丁胺+氯坦(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治疗+多巴酚丁胺+氯坦)治疗后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以及心功能级别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氯坦治疗肺心病心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氯沙坦 肺心病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丁胺醇气雾剂联合激素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上半年收治的88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44)予以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实验组(n=44)予以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9.55%),实验组患者的FEV1、FVC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丁胺醇气雾剂联合激素治疗哮喘,可获得确切疗效,对缓解哮喘症状、改善呼吸指标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气雾剂 激素 布地奈德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剖析并总结本组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通过胃镜确诊,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46.8%)、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27.6%)、消化性溃疡出血7例(14.8%)、急性胃黏膜出血5例(10.6%)。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胃镜可有效诊断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能够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率的主要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活动相关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缬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除了可以改善患者心血管基本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控制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与进日缬坦治疗高血压病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8例,其中4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进口缬坦胶囊;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国产缬坦胶囊。两组起始剂量均为80mg,1次/d,2周后降压效果不佳者,可加量至160mg,但最大剂量不超过160mg/d,10周为1个观察疗程。结果:两组服药前至服药后10局,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4例(8.9%)和5例(9.4%),均较轻微,无需停药。结论:国产与进口缬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蒡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高血压/药物疗法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缬氨酸/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制剂厄贝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复方制剂、厄贝坦、氢氯噻嗪等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1997年~2017年,收集复方制剂厄贝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包含患者数4005例;复方制剂厄贝坦-氢氯噻嗪与其他降压药物比较,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合并OR=2.63,95%CI(2.20,3.14),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OR=0.62,95%CI(0.49,0.79),P<0.001。结论复方制剂厄贝坦-氢氯噻嗪降压疗效较好。

  • 标签: 高血压 复方制剂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门诊治疗中,将非洛地平与缬坦联合用药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非洛地平基础上同时接受缬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研究对象92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46例。研究组治疗后有效者24例,血压达到控制者21例,总体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2=8.364,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为118.9±1.6mmHg,平均舒张压为79.2±1.16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8±2.5mmHg,97.1±1.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042和59.95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压均无差异性。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门诊治疗,同时接受非洛地平与缬坦治疗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用非洛地平,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高血压 非洛地平 社区门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莫必利治疗对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造成的影响。主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均为我院老年内科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治疗(对照组,n=40)与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胃底气体评分和胃排空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不同时段胃容积改变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莫必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增强近端胃排空和胃舒张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近端胃舒张功能 胃排空功能
  • 简介:摘要对缬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医学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在本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52组病人进行研究。将52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中的病人应用缬坦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利用缬坦联合氢氯噻嗪的方法,为治疗组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在两种方法应用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高近20%。并且治疗组的效率接近完全,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舒张压比治疗组的舒张压要高,对比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基本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效果比单纯应用缬坦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好,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联合氢氯噻嗪 高血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呼吸阻塞患儿行以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10例小儿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阻塞患儿行以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沙丁胺醇 氧驱动雾化 小儿呼吸阻塞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伊贝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伊贝坦治疗组36例,并于AMI后2、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了解伊贝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AMI后24周时伊贝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01).AMI后24周时,伊贝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左室峰射血率和左室峰射血率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05),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P<0.001).结论伊贝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改善左室功能.

  • 标签: 伊贝沙坦 AMI 阻抑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厄贝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用厄贝坦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厄贝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评价不同药物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厄贝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厄贝沙坦 硝苯地平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前列地尔联合缬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坦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前列地尔,评估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两组患者FPG、2hPG、Scr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FPG、2hPG、Scr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24h尿微量蛋白检测值均有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用药后24h尿微量蛋白检测值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坦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症状,不会引起血糖异常波动,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缬沙坦 血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使用缬坦+黄葵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于2014.1-2016.1期间选取我院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各45例,对A组患者单纯给予缬坦治疗,而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功能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与收缩压情况对比均无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均接近正常值,A组效果一般(P<0.05);临床疗效A组86.67%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9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缬坦联合黄葵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蛋白尿的症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对促进肾功能恢复与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纳入。

  • 标签: 慢性 肾小球肾炎 缬沙坦 黄葵 联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人,其中对照组只进行最常规基础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服用缬坦,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治疗后,用缬坦进行治疗的研究组仅有3例复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3.33%,只进行常规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复发,发病率为16.67%,由此可见,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坦可以有效地对血管扩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两者联合用药治疗IgA肾病减少尿蛋白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别。方法:将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厄贝坦组、联合组。观察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血钾、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单一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肌酐及血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治疗组降尿蛋白作用要优于单一用药。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药物疗法 苯丙氮革类/治疗应用 厄贝沙坦/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