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配合内分泌的治疗,增强疗效。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5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用药,27例)与对照组(单用托特罗定,2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比较治疗后24h平均排尿减少次数、24h平均尿失禁减少次数、夜尿减少次数及最大排尿量变化值,实验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好于单用托特罗定。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雌激素 托特罗定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究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比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茶碱 长效&beta 2受体激动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对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方法抽取支气管哮喘的患者88例,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传统的干预,对照组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再给予多索茶碱,而观察组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丙卡特罗治疗1,然后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经过两组的治疗结果,肺功能的所以指标和白天以及晚上都比治疗前明显变好(P<0.05),2组的患者都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的更低。结论两组的治疗效果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可以改善并缓解病患的病症,但是观察组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丙卡特罗治疗安全性更高些。

  • 标签: 长效&beta 2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哮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标本中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采集360株革兰式阳性球菌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中选择系统为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系统、药敏补充实验完成方式为K-B法(纸片扩散法),最后的数据结果分析是通过WHONET5.6完成。结果360株样本中,26.37%金色葡萄球菌、17.22%表皮葡萄球菌、7.50%溶血葡萄球菌、20.00%凝固酶阴性的其它葡萄球菌、7.50%屎肠球菌、4.44%粪肠球菌、0.83%肺炎链球菌、16.11%其它链球菌或肠球菌。常见葡萄球菌、常见肠球菌、常见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具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啉、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利福平、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具有耐药性。链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结论加强对肠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可以为后续的临床抗菌性药物的使用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革兰氏阳性球菌 耐药性
  • 简介:采用稀释的新鲜血浆或陈旧血浆,与凝血酶制备成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阳性标本,不仅方法简便,并可动态观察,能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 标签: 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凝血酶 阳性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方法用ELISA方法对体检、哨点及VCT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试剂或方法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假阳性率对比。结果对该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27%)明显高于(0.07%)。结论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 标签: HIV初筛实验 假阳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肾脏生化检查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分级检验法进行检验;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检验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的性检出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检验方式检验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与参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3,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20(50%),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为23(57.5%),参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5(12.5%),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为8(20%),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和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讨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检验效果,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患者可尽早的接受针对性治疗,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结果。方法先用ELISA法检测8506例患者血清,再用TPPA及WB实验检查阳性标本,以分析假阳性的结果。结果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有324例,其中老年组中204例患者是阳性,中青年组中120例患者是阳性。老年组中,经TPPA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98例,假阳性率是2.94%,经WB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91例,假阳性率是6.37%,经数据分析,TPPA法与WB法的假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中,经TPPA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17例,假阳性率是2.50%,经WB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15例,假阳性率是4.17%,经数据分析,TPPA法与WB法的假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增加梅毒检测准确率,在ELISA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病史及表现,用WB法或TPPA法再次进行复查。

  • 标签: ELISA法 梅毒抗体 假阳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素性骨质疏松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的3月~2017年的3月所诊治的79例激素性骨质疏松患者,予以悉心护理并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比应用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更高,接受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达94.94%。结论重视并加强激素性骨质疏松护理中健康教育工作,能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与康复效率,提升患者把握风险的能力,进而保障其获得最安全的预后。

  • 标签: 骨质疏松 激素性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四年来因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退回血站的红细胞特征,寻找避免因直抗阳性导致血液浪费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期间医院因直抗阳性退回的红细胞,通过报废血液流水号收集献血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5、2016、2017年分别有36袋、30袋、39袋、71袋红细胞类产品因直抗阳性被退回血站进行报废处理,其中女性献血者直抗阳性率高于男性,以18-35岁年龄组最为明显。结论为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对18-35岁女性献血者开展献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鼓励健康男性无偿献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红细胞 计算机系统管理
  • 简介:目的为了解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性别、年龄相关性。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定量检测乙肝患者HBV-DNA。结果(1)2741例阳性患者中,男1801例,载量4.82±1.86;女940例,载量4.79±1.96。(2)2294例患者中,从小到大七个年龄段病毒载量分别为6.26±1.94、5.85±1.68、5.38±1.97、4.43±1.80、4.44±1.77、4.27±1.61和4.19±1.49。结论男性患者极显著多于女性,病毒载量也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毒载量逐渐降低。

  • 标签: 肝炎 乙型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以及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的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本医院开展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临床样本、尿液临床样本、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各100份,统计以上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52.00%)相比尿液临床样本、呼吸道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21.00%、12.00%、6.00%)显著更高,P<0.05,体现出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检验方法,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每组均分为48例,观察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7(97.9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39(81.25)%,两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心律失常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IgA肾病患者分别实施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接诊的69例IgG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4例患者实施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35例患者实施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组间疗效比较,B组有效率77.14%明显高于A组有效率61.76%(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组8.57%明显低于A组23.53%(P<0.05)。结论对IgA肾病患者实施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优于环磷酰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西药三联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疗效;溃疡愈合、Hp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Hp转阴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三联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和血清学指标,加速溃疡愈合和促使hp转阴,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潘托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6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联合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与实验组(32例潘托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同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2.50%、34.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在阿莫西林、甲硝唑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潘托拉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潘托拉唑 HP阳性 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