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牙髓炎两种根管治疗方式的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拔后给予根管治疗)与观察组(开术进行根管预备及充填),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急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率为89.5%,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后根管治疗的近期效果及急性反应发生情况与牙失后根管治疗基本一致,但前者术中疼痛可显著减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疗效 拔髓后根管治疗 活髓牙失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冠折的疗效。方法对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采取摘除术保留根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79颗冠折露髓的年轻恒前牙,经保治疗近期和远期成功率均较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活切断术处理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临床效果好。

  • 标签: 年轻恒前牙 冠折 活髓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牙周手术-修复联合疗法在保存残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残根牙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对象,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正畸-牙周手术-修复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残牙修复疗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和95.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3%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88、3.88;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Ⅰ度、Ⅱ度、Ⅲ度冠桥松动比率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4、3.22、6.08;P<0.05)。结论对于折断面位于龈下的残根,当处于患牙适应证范围内时,采用正畸-牙周手术-修复联合治疗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保存天然残根,降低患牙并发症,又可最大程度上维持修复体美观性,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残根 正畸 牙周手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潜阳入阴法治疗不寐。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封潜阳丹”为基础方辩证加减药物,对50例不寐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15天)病人自觉睡眠改善良好,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结论“封潜阳丹”加减标本兼治,引阳入阴,为治疗不寐的良好方剂。

  • 标签: 不寐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囊性肿物 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系白血病(AM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选择老年AML患者31例,治疗组19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12例应用DA、HA或MA方案。结果治疗组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26.3%,有效率68.4%;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6.8%,有效率为89.4%。对照组第一疗程CR率为25.0%,有效率为66%。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3.3%,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髓恢复时间、所需浓缩红细胞及单采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难治性老年人AML较其他普通化疗方案疗效肯定,同时较普通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时间短,输血量减少。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 急性 髓系白血病
  • 简介:目的:对管型尿标本的保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甲醛冷藏法、-18℃冷冻法,对管型尿的保存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三种方法最好的是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管型尿可保存数月。

  • 标签: 管型尿 麝香草酚 冷藏 霉菌 检验专业 保存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性白血病运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性白血病患者,根据强化治疗阶段方案不同分为HD-Ara-c组(30例)和多药交替化疗组(30例)。将两组急性性白血病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性白血病患者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高(P<0.05),两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相近(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能够起到提高急性性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率的作用。

  • 标签: 急性髓性白血病 大剂量 阿糖胞苷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急性系白血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CG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西他滨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补活血健骨汤联合芯减压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45例患者,按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补活血健骨汤联合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应用补活血健骨汤联合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补髓活血健骨汤 髓芯减压植骨术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系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系白血病患者,共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HA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AG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急性系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CAG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效果 安全性 分析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的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的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传统治疗如保守治疗、局部注射以及开放手术等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脊柱微创手术由于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中得到认可。其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核成形术作为脊柱微创手术的典型代表,由于其治疗适应症窄以及疗效不确定等原因并未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核成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核成形术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椎间盘突出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与地中海贫血中医同属“血证”、“虚劳”等范畴,辨证之本都在于“肾虚精亏”。“益生血颗粒” 是首个被证实为治疗地中海贫血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创新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治疗再障也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可调控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活性,改善造血微环境,为临床治疗 CAA提供了铺垫和可行性。现整理 3例病案以初步探究“益生血颗粒”治疗 CAA的临床意义。结论:“益生血颗粒”治疗 CAA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升外周血指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益髓生血颗粒,中医药,医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萎缩肾虚亏证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脑萎缩肾虚亏证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各34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归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SS评分,中西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5.3%,中西药组为94.1%,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8%,中西药组是11.8%,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脑萎缩肾虚亏证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脑萎缩肾虚髓亏证 左归饮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三联菌散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2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20例本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菌散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5.00%vs80.00%)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三联菌散治疗的效果显著,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系白血病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地西他滨联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方案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急性系白血病的老年患者32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CAG方案,观察组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跟踪随访治疗效果达到81.25%(13/16),较比对照组56.25%(9/16)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肝损伤、肾损伤、感染、恶心呕吐、脱发、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中,两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CAG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在临床针对急性系白血病的老年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有效降低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67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排便正常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其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外造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报告的纵隔外造血病例,荟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文献共筛选出纵隔外造血个案报道论文23篇,加上本院治疗1例共计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4.3岁;有贫血相关记录者25例,2例无贫血,合并有贫血病史者23例(88.46%);脾脏肿大11例,脾切除4例;有临床症状记录者12例(46%),胸痛6例,乏力4例;病灶为多发者20例(76.9%),多发病灶发生于脊柱两侧者16例(80%);所有病灶均位于后纵隔。手术切除后确诊者17例(65%),穿刺活检确诊者8例,通过贫血病史结合CT表现临床诊断者1例。结论纵隔外造血是良性改变。好发于中年贫血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大部分患者无症状。病灶位于后纵隔,好多发,并常在纵隔两侧同时出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合并贫血者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可减少复发风险。该病预后良好。

  • 标签: 髓外造血 纵隔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