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最近我院后循环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后中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及成功预测血管再通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后循环中风患者100例,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术或者血栓抽吸术。观察并对比患者相关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①在预后理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术前行溶栓者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TICI2b/3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者(P<0.05);②预后理想患者术前进行溶栓处理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6小时以内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后理想穿刺的时间在6小时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P<0.05);预后理想血管再通时间在6小时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P<0.01);预后理想患者TICI为2b/3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所占比例(P<0.01);④支架植入术和血栓抽吸术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实施抢救患者所占比例,三个月内mRS得分≤2患者所占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管闭塞位置、溶栓处理、支架治疗、血栓吸取、实施急救、发病到穿刺时间均与血管再通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开始进行治疗时间可以作为对后循环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手术 中风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血清FSH与睾丸体积比值,分析穿刺有精子与穿刺无精子患者该比值的相关性,从而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存在性,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穿刺取精的可行性。方法128例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无精子症的患者,其中包括梗阻性无精症患者(OA)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OA),使用Prader睾丸模型测量患者睾丸体积的大小,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FSH的水平,并计算其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成功后镜下检测有无精子,并根据穿刺结果分为无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结果无精子组睾丸体积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水平平均数高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平均值高于有精子组,并且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无精子的年龄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优选的睾丸体积切点值为12ml,此点其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4.1%,睾丸体积ROC曲线的AUC为0.923;优选的血清FSH水平切点值为12.58mIU/ml,此点其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83.8%,FSH水平ROC曲线的AUC为0.802;优选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的切点值为1.16,此点其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5.5%,血清FSH/睾丸体积值ROC曲线的AUC为0.981。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睾丸体积、血清FSH以及FSH/睾丸体积比值对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存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以FSH/睾丸体积比值最有意义。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体积 卵泡刺激素 穿刺取精术
  • 简介:摘要卵巢储备功能主要指的是按啊卵巢内存储卵泡数量和性质所决定的皮质区形成可受精卵母细胞功能。卵巢储备功能全面决定了卵巢反应性以及控制按性超促排卵成功与否。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分为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指标临床研究情况,旨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卵巢储备功能 年龄 FSH E2 AMH 基础性窦卵泡数量 INHB FSH/LH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的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症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的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的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的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物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物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 标签: 钙调素 ELISA 定量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包被液 抗原包被浓度
  • 简介:目的:构建诱导表达野生型或突变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PTEN与肿瘤间的关系提供理想的实验工具。方法:提取甲状腺癌、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RNA,经反转录后扩增PTEN片段,将其连接入慢病毒载体,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T细胞(293T)细胞,获得病毒。将其感染MDA-MB-231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在甲状腺癌和肺癌中发现PTEN突变体:蛋白印迹检测结果证实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构建成功.突变型PTEN的克隆形成能力强于野生型PTEN。结论:发现了PTEN突变体.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诱导慢病毒表达体系,突变型PTEN不但有抑癌作用.还有致癌作用。

  • 标签: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突变型 慢病毒表达载体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尼地尔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地尔。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地尔治疗心肌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尼可地尔 硝酸甘油 心肌缺血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摸索及优化肽核酸(PNA)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QOGS)阵列的检测条件。方法:设计针对HBV的bis-PNA探针,将其固定在QOGS阵列表面,具体摸索了bis-PNA探针与HBV基因组DNA杂交时的最佳pH值、最佳离子浓度、最佳探针固定量。结果:杂交缓冲液pH值为6.8、离子浓度为20mmol/L、探针浓度为1.5μmol/L时杂交条件最为适宜。结论:摸索出了PNA-QOGS阵列反应时的最佳条件,为成功地构建PNA-QOGS阵列检测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肽核酸 基因传感器 检测条件 优化 bis-PNA探针 HBV基因组DNA杂交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酶和耐酒石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EA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避免性压疮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法针对压疮组成团队,分析诊疗流程并制作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结果制定与实施预防压疮改进措施,实施前后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对比,压疮风险下降;形成压疮防治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避免性压疮,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

  • 标签: FMEA 压疮 事先风险指数
  • 简介:尼贫血(Faneonianemia,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除B亚型为X-性连锁遗传)。本病由瑞士Fanconi[1]于1927年首先命名并报道。FA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多样化形体畸形、智力发育异常、进行性骨髓衰竭、高发肿瘤倾向和多脏器受累为特征[2].

  • 标签: 范可尼贫血 骨髓衰竭综合征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摘联合义齿对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方法,观察组采取固定-摘联合义齿修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牙齿咀嚼效率和牙周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摘联合义齿显著提高了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了牙齿咀嚼效率和牙周病治疗效果

  • 标签: 固定-可摘联合义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索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AP患者83例,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以120mg/L和150mg/L为阀值时CRP对SAP的诊断效率。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第72小时为峰值,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SAP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72小时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7。预测灵敏度48h和72h水平相当为70%,特异度第72h最高,为76.2%。CRP水平为150mg/L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120mg/L高,分别为80%和76.2%。结论CRP水平的波动能反映A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归情况,尤其当患者入院后CRP>150mg/L,要注意坏死性胰腺炎可能。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 简介:摘要特殊染色主要是借助于相应的成分来进行染色,以此来更好地掌握组织、细胞之中的正常结构,亦或者是病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场物质、病原体以及病变等情况。特殊染色本身就属于现代病理学技术范畴,将其有效的应用在其中对于组织器官结构、病态下的细胞等一系列改变情况都存在良好的明确作用,而且还能借助于这一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由此可见,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应用价值显著,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现代病理学技术 特殊染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尼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地尔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纠正患者相应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共计符合标准并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4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患者的猝死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研究和调查当中可以看出,本研究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都相对较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等情况为高危的因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发病和季节、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存在有明显的关联,比较两组患者的猝死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猝死率行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危险因素对于心脏病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护理干预 可预见性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患者行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8例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所应用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分别为64例。对照组行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参照组则行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换药次数、清洁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参照组的症状改善优良率61例(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65.6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的患者行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还能够减少换药次数,更加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腹部手术患者 感染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儿童气质对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用孕周32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儿童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采用儿童气质问卷与家庭环境量表来评价儿童气质与家庭环境,同时借助儿童行为问题来评价儿童学龄期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期气质节律性、学前期气质反应强度、2岁时家庭父母参与、8岁时家庭父母情绪对学龄期儿童行为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其结果共同解释56%的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在婴儿时期,可通过预测母亲年龄、气质节律性与情绪性、1岁家庭环境总分来判断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且可解释33%的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在学前期可利用气质反应强度、3岁时家庭父母参与、母亲年龄来预测血量儿童行为问题,可解释学龄期34%儿童行为问题;而在学龄期则可借助气质适应性、坚持性、家庭教育等各方面来解释学龄行为问题。结论保障儿童健康,避免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可对高龄母亲、家庭教育环境与积极气质来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儿童行为问题 儿童气质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