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合理的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模式,以提高ECMO护理水平,理论框架为Donabedian模型,评价模式为结构—过程—结果。在此基础上构架出护理培训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ECMO护理的规范化培训中。通过对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前期的结构评估、中期的过程管理及后期的结果评价,提升ECMO护理质量。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成功率(当年培训成功的批数/当年所有开展培训活动的总数)由2015年的22.22%(4/18)升至2016年95%(19/20),尤其是ECMO患者因为护理产生的并发症率由2015年的67%降至2016年23.5%。结论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是提升ecmo护理培训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 标签: ECMO 护理培训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诊科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急诊护理人员构架进行调整,制定培训计划,成立组长负责制的分层培训模式,完善考核方案,记录培训人员在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以及之后的工作能力。结果通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护理人员参与抢救的准备时间从以往的5分钟减少到1分钟,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整体合作综合抢救能力以及单向急救操作技能和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急诊护理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规范化护理培训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室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培训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护理知识理论授课、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现场示范和录制视频教学。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护理知识有了显著提高P<0.05,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较前规范P<0.05,47名护士所在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培训后1个月后教育质量较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培训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护理知识、教育水平、胰岛素笔的使用和血糖仪的使用规范性均显著提高,为提高非糖尿病专科糖尿病护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培训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模式在院前急救护士业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3月参与常规培训急救中心护士18例为对照组,并于2017年4月~6月以三维模式培训进行再次培训,设为实验组,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结果三维模式培训后,护士的现场评估、评估与管理、颈托使用、脊柱板、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18名护士均对此次培训表示满意。结论三维模式培训对院前急救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加强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急救护士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性反应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维模式 院前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共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30名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院实际和住院医生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应用,不断提高住院医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诊疗水平。结果住院医师经过PBL结合SP教学模式培训后,对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针对常见的各种疾病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方案,培训合格率100%,有效应用率92%。结论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住院医生的实操水平和诊疗能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PBL结合SP教学模式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训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专业在教育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具有广阔知识面、扎实基本功、高素质、强劲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医学人才。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因此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多角度打造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 标签: 病理学专业 教育新模式 实践探究
  • 简介:笔者叙述检验医学发展史,从初期的检验十分粗略,方法也很简单,发展到现在自动化、微量化的多学科检测。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理学、化学、计算机网络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及其在检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开始向现代化实验室模式转变,专门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和成分也明显变化。因此,笔者提出了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从医学检验教育模式转型为检验医学教育模式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增加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效果更为理想,能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增加患者对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的生活,更加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急诊科新护士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急诊科新护士数均为15例,给予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多带一,给予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一带一,比较两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66.7%,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3.3%,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带一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带教模式 急诊科新护士 临床综合能力 培训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检验系采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不断加强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独立实验室等单位的教育教学交流合作,让企业专家参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实--3基地建设,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工作。探索建立基于医企联合、突出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检验医学教育模式,进而力求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科作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其他医学学科,形成产、学、研、医相辅相戎、相互促进的医学教育模式,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模式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知晓率为70.59%低于研究组91.18%,存在统计学差异(X2=4.660,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知晓率高,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模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质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接收的10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开展同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癌知识掌握评分为(92.7±6.1)分,对照组患者胃癌知识掌握评分为(71.5±3.4)分,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护理采用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胃癌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同质健康教育模式 胃癌 术后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模式,不用有规定的时间上课,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用再规定的时间等老师来上课,可以随时随地去在线听讲,随时随地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慕课能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基础课合理的应用,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其优点,结合现状提出建议,让慕课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课中。

  • 标签: 慕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公共基础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骨折病人24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护理,干预组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比2组患儿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0.76±4.66)分,满意度为93.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骨折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2017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奇偶顺序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指标,包括FP、2hPG以及HbA1c等,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围绕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医学检验的学科特点,分析了目前检验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近几年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通过实践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是培养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重要途径。

  • 标签: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540对待孕夫妇作为研究样本,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70)和观察组(n=270),对照组采用常规优生健康检查,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2组优生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优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待孕夫妇对优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