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住院病案首页是患者住院期间相关信息精炼的汇总,病案首页填写缺陷会直接影响到医疗统计、DRGs分组、低风险死亡率和保险报销等等。所以,医师必须改进措施,规范完整的填写病案首页势在必行。

  • 标签: 病案首页 填写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持续改进,对比在实施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以及用药合理性差异。结果实施前后均抽查200份处方,实施前不合理情况为64次,实施后降低至12次。用药不合理类型大多为剂量偏高、用药间隔不当。结论加强持续改进有利于提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运用。

  • 标签: 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及护理改进措施。方法以本科室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留置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ICC置管维护护理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留置PICC置管患者实施维护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管路维护 并发症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的方法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月90例医院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比较两组满意比率;护理服务的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焦虑心理症状;跌倒、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的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跌倒、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好,可改善焦虑心理症状,减少跌倒、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等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PDCA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及护理改进措施。方法以本科室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留置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共8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ICC置管维护护理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留置PICC置管患者实施维护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管路维护 并发症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改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于我院心内科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6例,该组患者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的护理中,及时地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转变护理服务思想,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能够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能力,可以显著地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改进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室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培训模式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科技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老年患者的护理相关经验,并对护理方式进行相关创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76例,均遵医嘱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老年病人护理满意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就是护理道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关怀、敬重、真诚、平等的体现。它们将成为老年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老年病人的护理无论在质量或方法上要求都很多,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护理、耐心解释、工作严慎。即有高超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又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情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适应现代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

  • 标签: 老年病人 护理创新
  • 简介: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该文概括了温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教育多年来立足实践,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过程。文章围绕教育模式课程计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硬件平台搭建、制度保障体系构建、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 探索
  • 简介:摘要幼儿由于身体孱弱,抵抗力较差,所以幼儿群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幼儿的病症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手术来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麻醉是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及国家卫生部门对临床小儿麻醉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在高校相关专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需改进临床小儿麻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对小儿进行麻醉工作的水平。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小儿麻醉教学的改进内容及具体措施。

  • 标签: 临床麻醉教学 改进与探讨
  • 简介:摘要共青团工作的创新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迫切要求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共青团组织,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引领青年建设现代化新中国的历史重任。作为新时期基层共青团干部,深感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共青团工作应该彰显出新的姿态,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具备创新发展意识。

  • 标签: 新时期 共青团工作 创新 发展
  • 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作者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创新学生的课堂,以学生创造能力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 标签: 医学教学 免疫学 创新教育
  • 简介:摘要幼儿由于身体孱弱,抵抗力较差,所以幼儿群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幼儿的病症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手术来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麻醉是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及国家卫生部门对临床小儿麻醉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在高校相关专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需改进临床小儿麻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对小儿进行麻醉工作的水平。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小儿麻醉教学的改进内容及具体措施。

  • 标签: 临床麻醉教学 改进与探讨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眼科扩张器使用后,经消毒供应中心清冼消毒处理,用纸塑袋密封式包装后进行灭菌。由于眼科扩张器一端是尖头,经常刺破纸塑袋,以致于再次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而且再次包装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工作量。因此,笔者试用一次性小儿八号胃管套在尖头处进行处理,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

  • 标签: 组织扩展器 设备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服务采用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进行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护理工作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工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式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仅有2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服务采用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进行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子宫肌瘤 护理 质量 持续改进 效果
  • 简介:本文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学》课程基本内容,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微生态学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人体微生态学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微生态学 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站采血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全部为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进行无偿献血的100例献血人员,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自愿的情况之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当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将两组献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调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对于血站采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当中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确保采血的质量,提升无偿献血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采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穿刺孔设计改进,探讨穿刺孔改进后的临床结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芦溪县人民医院自2011年至2016年期间,比较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两组病人在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出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组,其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组(P<0.05)。结论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出现等方面,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降低了中转降低了中转开腹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穿刺孔设计改进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中转开腹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及效果。方法以我院实施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管理改进的时间(2016年10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2017年2月-2017年9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逐一纳入对照组、改进组2个组别。两组分别实施常规临床路径管理、改进临床路径管理。结果改进组患者的治疗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改进组患者自入院至接受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临床路径管理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总好转率,缩短患者入院至接受治疗时间。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临床路径 电子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