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ICC 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7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本院接诊的肿瘤病人 80 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 A 、 B 两组( n=40 ),当中, A 组采取 PICC 管留置法, B 组采取静脉穿刺法。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作出比较。 结果:A 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比 B 组的 27.5% 低, P < 0.05 。 A 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5.0% ,比 B 组的 75.0% 低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合探究式学习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心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 100名进行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对照组 50名,按照传统心外科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 50名,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入探究式学习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理能力优良率为 82%,对照组护理能力优良率 58%, P< 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综合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 94%,对照组满意度 78%, P< 0.05。结论:探究式学习理念用于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外科 护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1日到 2018 年 12 月 30日期间来我院行无痛分娩的 4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 n=200)与治疗组( n=2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产妇 分娩结局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3年 7月到 2015年 7月收治的 66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3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的表现进行早期常规抢救,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率和 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率为 93.94%,对照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率为 51.52%,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更高,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干预指导, 3个月后统计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早期抢救的治愈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 早期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8年 6月份至 2019年 8月份在医院中进行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的患者共 88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内镜清理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情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应用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清理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