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群无痛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行常规胃镜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高龄人群无痛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和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人群无痛胃镜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改善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水平。

  • 标签: 高龄 无痛胃镜 常规胃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胃镜检查护理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果,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其中满意人数占到32,胃镜检查的优良率也为97.5%,较对照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胃镜检查安全有效,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胃镜检查 人文关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干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异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进行无痛胃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异物取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7.14%(34/35),对照组异物取出成功率77.14%(27/3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无痛胃镜治疗时,异物取出成功率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无痛胃镜 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下逆行胆囊造影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15例胃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并发症状况、护理满意状况、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并发症状况更少(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在胃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患者的护理中,施以舒适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状况、日常生存质量,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胃镜 逆行胆管造影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胃镜在判断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下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及手术证实早期胃癌患者125例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胃癌117例,胃镜下确诊率92.13%,诊断为胃溃疡7例,糜烂性胃炎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管状腺癌58例,乳头状癌24例,黏液腺癌23例,印戒细胞癌12例,未分化癌7例,特殊类型癌2例。结论胃镜检查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胃镜检查是首选的并且是必须选择的项目。对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癌 超声胃镜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4-10月接受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B组60例在无麻醉状态下直接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躁动、呛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3%、1.7%、5.0%,低于B组的13.3%、11.7%、18.3%(P<0.05);A组检查成功率、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占比分别为96.7%、93.3%,高于B组的83.3%、70.0%(P<0.05)。结论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及临床检查成功率。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门诊各科室就诊的4000例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粪常规检验,将其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粪便红细胞、白细胞、隐血、寄生虫卵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粪便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隐血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寄生虫卵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粪便常规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粪便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采用麻醉药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老年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单纯丙泊酚的麻醉,观察组则在此应用前予以4mg氢溴酸高乌甲素的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于临床采用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丙泊酚对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的麻醉,可有效减少对于丙泊酚的用量,并具有较快的麻醉起效时间与理想的临床麻醉效果。

  • 标签: 老年 无痛胃镜检查 麻醉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髋部外伤患者CR与螺旋CT扫描在髋部创伤发现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2017年度骨科住院146例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对初次CR未检出患者骨折,再次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照分析骨折检出率。结果146例患者中,初次平片显示明显骨折115例,可疑骨折15处,漏诊16例。急诊CT扫描显示漏诊部位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对急诊髋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R平片,是下肢部外伤中髋部创伤发现骨折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髋部 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CSP产妇,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分别接受阴道、腹部超声与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三组检查情况。结果丙组诊断相符率为92.0%,高于甲组、乙组60.0%、64.0%(p<0.05);丙组误诊率为8.0%,低于甲组、乙组的40.0%、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娠囊型、部分处于宫腔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分别为25例、14例、5例。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升瘢痕妊娠诊断的精确率。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68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实验结束后,对观察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两组之间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680例患者中,显示异常淋巴细胞的患者有548例(80.59%);血小板计数比正常患者低的有96.76%,淋巴细胞计数比正常患者低的有48.38%,中粒细胞以及白细胞计数比正常患者较高,分别占54.85%、72.65%;蛋白尿的阳性率为98.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血常规以及尿常规异常,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疾病的治疗提高可靠的数据。

  • 标签: 血常规 尿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64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将收集的64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诊治的胃癌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为,分别对患者进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胃癌确诊率为96.42%,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100%,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的诊断中均有着较高的确诊价值,但由于胃镜下活体检查易出现取材不当等因素影响结果,因此需依照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 胃癌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疱疹性咽峡炎54例和手足病患儿32例进行研究,所有均在发病72h内给予血常规、CRP检查。结果疱疹性咽峡患儿的CRP指数高于手足病患儿(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CRP水平高于手足病患儿,并且二者的WBC水平均表现为上升,这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小细胞贫血儿童具有较高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发生率。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胺酸酯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A组缓慢引入0.1g/kg舒芬太尼和0.1?2mg/kg依托咪酯,B组缓慢舒芬太尼0.1mg/kg,丙泊酚1?2mg/kg。麻醉前(T1),麻醉后1分钟(T2),内窥镜检查后1分钟(T3),苏醒后1分钟(T4),记录两组SBP,DBP,HR和RR。记录两组睑反射时间,胃镜检查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及应用麻黄素和阿托品。结果两组用药及不良反应比较,A组2例,B组收缩压下降4组以上,麻黄素需升高血压;A组1例,B组2例HR<50次/分,阿托品用量需增加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射疼痛1例,房颤4例,咳嗽3例,4例肢体运动障碍,SpO2<90%者1例,恶心呕吐者2例,B组疼痛19例,房颤0例,咳嗽11例肢体运动障碍;组注射产生疼痛,房颤的发生率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治疗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人 无痛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结肠手术中运用阑尾残端回肠插管造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手术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1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方式,观察组接受阑尾残端回肠插管造术。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肠瘘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均未发生肠瘘,对照组中发生3例肠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结肠手术过程中,运用阑尾残端回肠插管造术能够有效的减少肠瘘发生,降低并发症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回肠插管造口术 阑尾残端 肠瘘 结肠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在小儿手足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所有患有手足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择90名患儿展开此次研究。按按随机均等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循证护理组(n=45),常规护理组按疾病的常规内科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另一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验结果(白细胞指标水平、蛋白指标水平、葡萄糖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可见经过循证护理的患儿,其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指标水平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下降(P<0.05),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应用对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合并脑炎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近一年来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检查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0.05mg)静脉滴注,A组2min后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B组采用咪达唑仑(0.1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后再行胃镜检查检查完毕后10min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NCSE评分及术后POCD发生率。结果B组检查后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评分均小于检查前(P<0.05),A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评分均优于B组(P<0.05),术后POCD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前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不仅安全,还能获得很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无痛胃镜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老年胃镜检查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胃镜患者,按照不同的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内镜检查中的一系列指标,如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使用时间,是否存在咳呛等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5个月的不同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此外,在检查过程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胃镜检查时间也得到了明显的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胃镜检查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增加,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镜检查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