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中98名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本组治疗与管理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观察半年,对比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相比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前,实施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更明显,且生活方式也得到明显改善,证明相比有显著的区别(P<0.05)。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血压的稳定控制。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社区治疗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100例,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观察组则加入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2.00%,差异极大,p<0.05,但是,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速患儿的恢复,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疏血通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的86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实施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状,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肺癌 术后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临床特征。方法文章中涉及的川崎病患儿例数为5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根据分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典型川崎病,观察组为不完全型川崎病。结果对照组,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唇干裂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是心电图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方面差异极小,p>0.05。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应加大心电图以及实验室的检查,注意检查结果,同时针对于唇干裂、结膜充血以及皮疹的患儿重点检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不完全型 川崎病 患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3±2.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5598.4±611.8)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9±2.9)天,平均住院费用为(7373.6±624.2)元,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是14.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是26.5%,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底,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几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临床中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类型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抗菌药物种类,名称及DUI,联合使用情况,给药时间及术后感染情况,以便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具体研究1。结果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高频抗菌药物依次为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指数(DUI)均小于1.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奥硝唑的使用率最高,达到26.0%,其次分别是依替米星11.0%,头孢地嗪8.5%,甲硝唑6.8%,头孢唑啉钠五水合物6.4%。11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仅是术后给药,占比45.45%。手术前后均给药的患者有60例,占比54.55%且110名患者中没有一人报告为感染。在药物联合使用中,二联用药的使用率达到92.0%。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最大比例从小到大依次主要为硝咪唑类+青霉素类,硝咪唑类+头孢菌素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结论从整体情况来看,我院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较合理,但部分二联用药存在不合理问题,医院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提高药物使用的科学性2。

  • 标签: 阑尾炎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舍瑞林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78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而研究组则再此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舍瑞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激素各项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5.13%)低于对照组(23.08%),但妊娠率(82.05%)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腹腔镜保守手术、舍瑞林进行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以及减少复发率、提高妊娠率,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保守手术 戈舍瑞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TA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感染型畸形中央尖治疗的临床效用。方法将102例感染性畸形中央尖患牙按照诱导的药物不同分作氢氧化钙组、Vitapex组和MTA组各34例,氢氧化钙组选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Vitapex组选用Vitapex根尖诱导进行治疗,MTA组选用MTA根尖诱导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感染相关指标情况和诱导周期及成功率等情况。结果MTA组患者牙周病变消失、红肿消退及咀嚼功能恢复等时间皆比氢氧化钙组和Vitapex组短,且诱导周期和诱导成功率等都明显优于氢氧化钙组、Vitapex组(P<0.05)。结论对感染型畸形中央尖采取MTA根尖诱导成型术可有效缩短感染时间和诱导周期,提高诱导成功率,推广价值高。

  • 标签: MTA 根尖诱导成型术 畸形中央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脑梗死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6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组(进展性脑梗死,35例)和B组(非进展性脑梗死,91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梗死灶分布情况及不同梗死病灶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皮质梗死灶所占比例65.71%显著高于B组18.68%,基底节梗死灶所占比例11.43%顯著低于B组4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冠及后循环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得出,皮质梗死灶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呈正相关(P<0.05),基底节、后循环梗死灶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呈负相关(P<0.05),放射冠梗死灶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皮质部位脑梗死患者易发生进展性脑梗死,皮质、基底节、后循环梗死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不同部位 进展性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60例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患者开展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3次瘘管未愈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继续通过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和2%碘酚烧灼瘘管治疗,研究组30例则改为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60.00%;研究组则有2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93.33%,可见研究组的疗效显著(P<0.05)。结论对于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临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用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顽固瘘管型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在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侧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压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以及压疮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18%VS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VAP和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老年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1日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0.15±9.17)分、治疗后10天(11.20±6.47)分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佳的优点,值得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短期 急性脑梗塞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60例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患者开展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3次瘘管未愈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继续通过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和2%碘酚烧灼瘘管治疗,研究组30例则改为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60.00%;研究组则有2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93.33%,可见研究组的疗效显著(P<0.05)。结论对于顽固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临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用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顽固瘘管型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性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隔灸神阙穴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一针刺疗法,观察组行隔灸神阙穴联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哮喘控制评分(ACT)、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改善有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CT高于对照组,过敏性鼻炎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7.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灸神阙穴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治疗总有效率高,且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隔姜灸神阙穴 针刺治疗 变态反应性鼻炎 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2例患者,并分析患者血清AFP水平,并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72例经病理诊断为正常的患者,深入分析三组患者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检查差异。结果经过本次临床分析,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在采用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后,所得AFP水平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且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TNM分期中,检出率及AFP水平也是不同的,患者肿瘤分期越考后,检出效果越明显。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检查精准度、灵敏度更高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胎蛋白 组织病理诊断 原发性肝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患者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文书、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2%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