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脑出血组136例和脑梗死组184例,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比三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情况及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进行比较无较大区别(P>0.05)。结论在诊治脑血管疾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情况。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63±4.27)μmol/L,比对照组的(7.24±3.81)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2.63±4.27)μmol/L,相较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5.47±2.87)μmol/L更高(P<0.05);中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较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4.23±3.82)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3.27±5.28)分,高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2.48±6.71)分(P<0.05);中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1.49±2.84)分(P<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关,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脑梗死患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实验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3.13±3.58)μmol/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0.64±3.45)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4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之间联系十分密切,是引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关联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入的患者,根据其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分配到不同的组别,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检测患者血浆Hhcy水平。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Hcy下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族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为Hcy并非由独立的高危因素引起,一种治疗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临床上采用个体治疗。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研究进展 治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acid,Hc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检者血浆中Hcy,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folicacid,F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17.15±4.63µmo1/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浆FA和Vit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高Hcy血症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同型半半胱氨酸 脑梗死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联合检测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3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2例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参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7.82±5.74)μmol/L,参照组为(9.58±1.19)μmol/L;研究组的脂蛋白a水平为(257.45±23.35)mg/L,参照组为(140.68±10.17)mg/L;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而又可靠的参考数据。

  • 标签: 冠心病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病变狭窄程度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其心功能分级及病变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临床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6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观察两组同型半胱氨酸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12.03±1.71)umol/L、降钙素原(14.96±1.57)ng/L、C反应蛋白(40.45±2.66)mg/L、白介素-6(60.68±2.26)ug/L、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49.46±3.81)ng/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中,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指的是患者体内的血浆或者血清中所包含的游离与蛋白相结合所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与混硫化物的数量增加,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导致患者的代谢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HHCY,是引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脑小血病等多种疾病1,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文将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进展展开论述。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疾病 相关性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服用维生素B6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叶酸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8周,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压、血浆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016年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健康成年人34名作为对照组,探究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检测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探究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3.86±5.60)μmol/L、(47.52±27.38)ng/ml,高于对照组的(8.53±4.75)μmol/L与(2.41±1.9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0.38±5.45)μmol/L、(7.15±3.14)ng/m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以上两种物质的含量间接提示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P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颅脑外伤组)。所有患者在24小时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GCS评分,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定其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及Hcy值。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采用Spearman法分析Hcy与HR、MAP及NE的相关性。结果颅脑外伤患者APACHEⅡ评分、Hcy水平、HR、MAP及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脑外伤患者组内分析发现,Hcy水平与HR、MAP、APACHEⅡ评分及NE水平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血Hcy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颅脑外伤交感兴奋的新指标。

  • 标签: 颅脑外伤 交感神经兴奋 同型半胱氨酸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后循环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100例受检者的空腹清晨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本次血液测定。结果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可应用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控制患者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可有效预防后循环缺血性疾病,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6年6~12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78例),合并脑梗死组(44例),测定两组患者身高、体重,抽空腹血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静脉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结果两组患者BMI(体重指数)、血同型半胱氨酸、HOMA-I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静脉血糖、空腹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胰岛素抵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收取的100例脑梗塞病人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血管超声进行检测,观察两组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及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颈动脉狭窄的概率是96.0%,对照组则是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颈动脉血管狭窄斑块的发生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颈总动脉膜厚度及TG、HDL、LDL-G、TCHO等指标均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可明确病人狭窄病变是否存在,在临床中使用意义重大。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3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分为正常组140例,斑块组162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详细询问有无吸烟、饮酒、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检测患者血糖(GLU)、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dLDL-C、Hcy水平。将斑块组中有一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单发斑块组,有两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双发斑块组,有大于两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多发斑块组,进行三组间sdLDL-C、Hcy水平比较。结果斑块组吸烟人数、收缩压、UA、GLU、Hcy、LDL-C、sdLDL-C水平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收缩压、UA、GLU、Hcy、LDL-C、sdLDL-C(P<0.05);组间Hcy、sdLDL-C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多发斑块组、双发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sdLDL-C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与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具有一致性。联合检测两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硫化氢(H2S)水平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39例合并偏头痛患者作为高血压偏头痛组,并有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血浆Hcy、H2S水平。结果血浆Hcy、H2S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具有差异性(P<0.01)。高血压合并偏头痛组患者的Hcy水平最高,H2S水平最低,高血压组的Hcy比对照组高,H2S比对照组低(P<0.05)。血浆Hcy和H2S水平和偏头痛的关联性紧密,临床中可以对其进行分析来判断患者的病情。结论血浆Hcy、H2S水平异常导致了H型高血压患者偏头痛症状,临床中监控两项指标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积极的进行防治。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偏头痛 同型半胱氨酸 硫化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CKD)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根据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分为两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按照美国K/DOQI指南CKD3期GFR30~59ml/(min·1.73m2);CKD4期GFR15~29ml/(min·1.73m2);CKD5期GFR<15ml/(min·1.73m2)。记录各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肌酐值、心脑血管疾病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有心脑血管并发症者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者相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组内比较,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肾脏病进展,同型半胱氨酸逐渐升高,并且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概率增加。说明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脏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肾脏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肾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AD组45例和MCI组47例,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相关性。结果AD组患者TC、TG指标显著高于MCI组和对照组(P<0.05),AD组和MCI组BG、L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MCI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MCI组叶酸、维生素B12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组叶酸、维生素B12指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D组和MCI组HHcy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Hcy指标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叶酸、维生素B12呈现负相关,与血糖呈现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HHcy与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并及认知功能障碍高危因素。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69例早期疑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23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胱抑素C检测,B组23例患者单纯给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C组23例患者给予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检出情况。结果C组23例患者检出率为,C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C组23例患者准确率为,C组患者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其检出率,且准确率高。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联合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