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同期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8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对照组院内死亡率10%(3/30)低于观察组院内死亡率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20%,溶栓治疗的病死率14.29%,对照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6.67%,溶栓治疗的病死率3.33%,两组患者的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肌梗死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更为严重,能增加院内病死率。

  • 标签: 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抽签法把100例手术急诊病人分成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病人都为50例,研究组1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2应用循证手术护理,比较两种手术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2都比研究组1短,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并发症出现率是24.0%,研究组2的并发症出现率是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护理满意度是86.0%,研究组2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荐。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急诊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是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较高的技术,而由于需要救治的患者多,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还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风险。为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本文对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采血开展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考察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90例在我院门诊抽血抽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抽血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抽血失败1例,对照组抽血失败7例,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75.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采血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诊疗质量,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理想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手术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患者手术压疮的发生几率展开探究。结果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压疮症状。结论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发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对于对照组,依从性、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手术室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门诊部注射的100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沟通技巧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优化沟通技巧护理,对比两种护患沟通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沟通技巧应用在门诊注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患沟通 优化沟通技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措施,收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期间以及实施前(2015.1-12)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理论操作合格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做好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教学新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两个班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40名,其中对照班级护生在手术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新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调查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班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班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班的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手术护理教学新方法,可明显提高护生考核成绩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教学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细节护理于手术护理,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种类给予细节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中,于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通过分析,十分满意61例,满意35例,不满意4例,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为96.00%。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细节护理后无紧张70例,达标率为70.00%,细节护理前无紧张28例,达标情况为28.00%,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了患者的消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2例麻醉恢复患者,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8%比参照组的84.51%要高(P<0.05)。研究组在心率和苏醒时间方面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麻醉恢复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苏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率,疏通焦虑、烦躁等情绪,对患者预后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访视在手术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基础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综合的术前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都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55.56%,满意28.89%,一般满意11.11%,不满意4.44%,总满意率95.56%;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2%,满意40%,一般满意20%,不满意18%,总满意率8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在手术护理中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n=100)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患者(n=100)采取手术管理,对两组手术患者1年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随机抽选的原则,抽取29名护理护理人员,并对其的工作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5%)对比对照组患者(15%)显著要低,存在差异(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对比对照组患者则显著要高,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通过采取手术护理管理的方式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并将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值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和采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管理 医院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透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回顾分析影响血透护士的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方案。结果血透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其身心健康的危害性明显降低。结论及时了解血透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严格根据防护对策实施,可明显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血透室护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操作要求对手术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研究采用回顾性及现场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结果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前,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2.63%、93.75%、88.57%,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后,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96%、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1%,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4%、6.22%、11.34%,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57%,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9%、2.21%、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消毒灭菌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内空气、设备、器械等灭菌率。此外,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监测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糖控制应用在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接收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与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加血糖控制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优劣。结果①B组SOFA、APACHE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优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住院时间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将血糖控制运用在重症监护中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 血糖控制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经由荧光定量PCR检查、痰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5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60例肺结核患者TB-PCR检查、罗氏改良痰培养、痰液直接厚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93.33%(56/60)、75.00%(45/60)、68.33%(41/60)、58.33(35/60)。结论肺结核患者经由罗氏改良痰培养检验痰结核杆菌准确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结核 痰结核杆菌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形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加强手术科学管理,改善手术护理服务,手术室长期进行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的调查,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护士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手术医师满意度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在手术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为手术医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术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护士的理论及操作,也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纠纷的产生。术后访视对患者的一些注意事项的交代可以促进其术后康复,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可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