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标识组,各45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管理完成护理任务,标识组在常规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并比较护理标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应用护理标识进行入院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实施前(12.86%)。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2% ,观察组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90% ,观察组 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降低护理风险,提升病患满意度,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入住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选择临床上常规骨折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进一步进行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对A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对B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A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事件的几率高于B组,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安全标识来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度,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只进行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护理标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技术、服务态度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而言,在融入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路径上融入护理标识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将其按时间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护理标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传统的血透室中护理标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血透室护理安全情况,降低危险情况发生率,患者反映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液透析 血透室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应用护理标识。实验组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护理中。结果实验组引流风险发生几率为0、环境风险发生率3.23%、护理满意度96.68%,对照组引流风险发生几率为6.67%环境风险发生率10%,护理满意度90%,结论应将药品及环境标识等护理标识,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中,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所在科室的开展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实验样本为5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质量评分以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更高,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开展手术室护理标识,患者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低,同时可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标识 手术时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中的300名经历了手术室治疗并接受了护理的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这3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我们对其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最后将两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我院声誉,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我院相关管理人员可积极采用此方法。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色彩标识输液器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行多导管管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并统计实施护理标识制度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研究组管道安全事故各个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临床多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色彩标识输液器 管道标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大型综合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不断递增,影响了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对大型综合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大型 综合医院 感染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有效改善。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所收取的165例呼吸内科感染病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受的感染因素主要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呼吸道侵袭性操作的感染、患者自身因素、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等有关。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受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改善,有利于帮助病患预防和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使得身体得到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升防治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在优化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档案归类以及内容汇报监督工作,对我院的感染管理系统进行监管,对比管理平台应用后对我院医生在进行病例上报的错误率、内容合格率以及上报的人员比例。结果进行平台管理优化后我院工作人员的上报错误率不断下降(P<0.05),内容合格率以及人员参与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借助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能够明显优化感染管理的管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及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感染措施,更好的进行卫生条件的改善。

  • 标签: 信息管理平台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介入室预防医院感染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院感质控组织,精细管理进入人员、物品器材、环境卫生以及消毒灭菌操作。结果统计各项操作的完成度,可得进入介入室人员服从要求的比例为98.9%,空气合格率和合格处理污染物的比例都达到100%,所有经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预防介入室发生感染。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介入室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总结和改进是促进护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我院护理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改进和完善优质护理工作,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

  • 标签: 妇产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3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60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共81例,医院感染率为22.5%;患者年龄是否≥60岁、住院时间≥30天、肝功能、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采取侵入性操作,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是否出现腹水以及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均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众多,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关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对于住院的骨科患者,一般多数是需要做手术的或者是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发生了感染,多数的病情就会恶化,或者感染不容易被控制,有的甚至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骨科医院要对患者病房的空气、对患者的护理用品以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要进行加强消毒的管理,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的感染,并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病房 控制 医院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具体诱发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收集其血液、尿液或脓性分泌物等标本,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全部患者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分布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47例,占比为23.50%,下呼吸道46例,占比为23.00%;医院感染分布科室主要为儿科,妇科,产科室,占比分别为31.50%、20.50%和15.50%。结论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感染分布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进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布 易感人群
  • 简介:摘要急腹症的主要表现症状是急性腹痛,特点是起病比较急促、变化方式多、病情进展比较快、病情一般会向着加重的方向进展,若是抢救不及时,耽误治疗时间,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时长,并且很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基层医院中收治的急腹症的诊治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

  • 标签: 医院 外科 急腹症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济管理已经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随着卫生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医院信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信用是遵守诺言、兑现承诺.信用也即可信度.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同样应当恪守诚信,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1].

  • 标签: 医院管理 医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