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生制作微课《护理学基础》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二年级两个班护生共121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传统演示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护生课外练习,护生自制微课的方法。比较两组无菌操作技能成绩,并对试验组10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试验组护生自制微课后,技能考试成绩试验组为(77.89±7.82)分,对照组为(73.55±9.543)分,无菌操作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访谈资料的提炼与分析显示,认为自制实验微课,可提高实验室课外练习使用频率。结论护生自制微课的方法,对大部分护生课外练习有督促作用,可以提高其操作的水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生 微课 护理学基础 实践训练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和舌肌训练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和72.5%(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和VFS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这表明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舌肌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Frankel训练法联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脑损伤后共济失调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脑损伤后共济失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训练,并给予Frankel训练训练,比较两组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共济功能均有改变,研究组治疗前后30d时两组对比改变已经明显(P<0.05),90d时改变更加明显(P<0.05)。结论Frankel训练法联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脑损伤共济失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优于一般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Frankel训练法 针对性康复训练 脑损伤后共济失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康复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56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8例。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基于口肌训练,研究甲组加用语言认知训练,对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儿的下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唇口部运功功能评分、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可明显促进语言康复,并明显改善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语言认知训练 口肌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训练伤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我卫生队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腹部训练伤伤员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伤员中,单纯腹壁损伤36例,合并腹内脏器损伤4例。经针对性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及早明确诊断,并根据伤员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能够提高腹部训练伤伤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伤员的康复,本研究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腹部损伤 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109例,依照不同的治疗干预措施,将其分为研究组、参考组,研究组有53例患者,参考组有56例患者。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5.4±13.6)分,参考组为(70.8±15.7)分,研究组和参考组相比较,其结果比参考组高(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老年痴呆患者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医学检验、生物科学、卫生检验等专业的实验教学,由检验技术基础技能训练和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各专业的基础技能训练具有共同的特性,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建立不同专业检验技术基础技能训练模块,加强各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减少课程间技能训练项目重叠、遗漏现象。同时编写配套的标准化实验指导,建立一支规范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统一实验教学的手段、目标和要求。每一项目实训环节完成后,学生依据标准化实验指导进行自查,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考评,作为学生技能训练合格与否及熟练程度的依据。从个体到整体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指导下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 标签: 实验教学 基础技能 实验考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总结提高护理效果,减少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5年内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将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汇总。结果合理的基础护可以有效的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拥有高度责任心,娴熟操作技术以及丰富专业知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基础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训练,观察组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训练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视力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巩固弱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作用
  • 简介: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更好地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努力提高运用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签分组。60例入对照组,不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其余60例入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护理质量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可全面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措施 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对痹证的认识源于《内经》,发展于《金匮要略》,并在后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现代中医临床遣方用药、针灸、制药均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以《内经》为基础,以期从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分类、症状、辨证论治、中药使用、方剂等方面出发,总结经典对痹证发展的贡献。掌握痹证的发展史,是继承的基础,也是发扬中医学特色的前提。

  • 标签: 痹证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偏瘫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观察其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6例。选用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康复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患者肢体恢复与生活质量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有很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瘫痪 肢体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经两周康复训练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为(1.73±0.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0.69)分(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情景式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作用,为干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方法对我院认知心理门诊2017.11~2018.04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和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评估,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情景式训练组(治疗组)与图片教学语言训练组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式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式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患者的不行能力影响较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降低。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前景,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开始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尽早恢复步行能力。

  • 标签: 偏瘫站立训练系统 脑卒中 康复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设计制作临床基础检验学CAI大课课件,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素材。方法:应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Premiere等软件进行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结果:共制作了27个大课课件,CAI课件将用于医学检验本科教学。结论:CAI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制作 教学方法
  • 简介:胃肠感觉是内脏感觉的一部分.广义上的胃肠感觉可分为感知性感觉和非感知性感觉两部分.本文中“胃肠感觉”一词仅指感知性胃肠感觉,包括胃肠特异感觉和胃肠痛觉两种,是狭义上的.胃肠感觉是胃肠感觉神经的活动在各级中枢内的整合结果.胃肠道受内在感觉神经和外来感觉神经的双重支配,这是胃肠道神经支配的特点.但这两种感觉神经在产生胃肠感觉中的作用不同,内在感觉神经不直接参与胃肠感觉的形成,而外来感觉神经的活动则经过各级中枢的整合作用,引起胃肠感觉和广泛的胃肠分泌与运动反应.本文简要介绍产生胃肠感觉的外来感觉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内脏感觉 内脏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脊神经节 牵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