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舒适护理。采取KDQOL-SFTM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KDQOL-SFTM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增长,不过观察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融入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舒适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舒适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86.42±3.53)分,常规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49.52±10.58)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远低于对照组的35.89%,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舒适护理 具体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应用价值与具体表现。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48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血钾浓度水平不同,观察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与特点。结果①检测血钾浓度为5.5~7.0mmol/L者19例,其中心电图异常8例(42.11%),心电图表现T波尖而不高或高而不尖或高尖呈帐篷样;②血钾浓度为7.0~8.5mmol/L者17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10例(58.82%),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且伴有QRS波群时限增宽且振幅降低者12例,表现为S段下移,P波降低或消失,P-R间期延长者5例;③血钾浓度为8.5~10.0mmol/L者9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例7例(77.77%),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并伴有QRS波群时限增宽,其中4例患者出现ST段下降,P波消失或降低,P-R间期延长;④血钾浓度超过10.0mmol/L者3例,心电图异常者3例(100.00%),心电图出现QRS波群逐渐增宽,与T波融合呈现正弦波。结论心电图在诊断高钾血症中具有一定效果,心电图变化随着患者血钾浓度水平增高出现明显异常,且浓度水平越高则异常率明显增加。

  • 标签: 心电图 高钾血症 应用价值 具体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我市范围之内对疫情监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在我市随机抽取25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案例。根据疫情监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化措施,统计并对比在疫情监测工作改进前后的疫情防控效果。结果借助有效的疫情监测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重大疫情疾病的发病控制效果,强化疫情监测管理水平,改进后多个疫情防控效果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大传染病防控监测工作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即是强化疫情监测的管理水平,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疫情监测控制范围与控制。

  • 标签: 疫情监测 重大传染病 预防控制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提高躁狂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躁狂症的病人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躁狂症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提高病人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提高 躁狂症 护理满意度 具体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同时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营养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中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在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的比对照组低,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难产、子痫以及先兆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结果出院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5.23%,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7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的焦虑和抑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状态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小儿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患儿护理过程中,效果确切,可将其作为小儿脑瘫的可靠护理方法。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脑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教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外科护理措施,健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阑尾炎健康知识得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教组患者的阑尾炎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阑尾炎 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0例(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74.42%),各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卒中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超声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相关学者重视对骨科领域应用超声的研究,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到关节及肌肉、滑膜、肌腱的病变,骨与关节感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折及儿宜股骨头无蔺性坏死。超声诊断大大提高了骨科疾病诊断的效率,进一步推动了骨科领域医学进展。

  • 标签: 超声 骨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督灸”又称长蛇灸、铺灸,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罗诗荣先生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1,是在督脉上施以隔药灸疗法,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督灸是在背部正中点火燃艾,形似长蛇。督灸法施术独特,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治病快捷,功效卓著,是一般灸法所不能比及的[2]。督脉铺灸用细软如棉的艾绒,燃烧时速度慢,火力均匀、温和、持久,渗透力强,能够窜透肌肤,直达组织深部,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疾。督灸疗法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也得到更深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近年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综述如下。

  • 标签: 督灸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更新,而脑电图作为当前医疗中使用最频繁的医疗技术,在疾病的治疗中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更是受到了研究者的持续关注。脑电图是人脑神经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脑电图数据是经过客观实验记录所得到的反映脑电活动随时间变化的微小电压值、实验时间序列和实验事件信息等的数据,也就是脑电信号的数据。脑电图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医生常常以脑电图的变化来判断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目前,俄罗斯科学家运用头皮直接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症,美国科学家运用头皮直接电刺激观察了语言功能的改善,本文对脑电图在疾病应用进展作简要陈述。

  • 标签: 脑电图 应用 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头面颈部瘢痕患者,所选患者均采取两期手术治疗,先将皮下扩张期置入,再取出,行瘢痕切除手术及移植皮瓣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据随访反馈结果来分析,所选的64例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持满意态度,其中7例患者有增生现象,6个月后再行瘢痕切缝治疗,瘢痕基本消除。64例患者共使用95个扩张器,术后出现血肿的患者有5例、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有2例、术后出现切口外露的患者有2例,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在使用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安全。

  • 标签: 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