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规范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14个输血护理单元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于2015年7月在所有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全新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CBTIS),并将CBTIS子系统植入护士工作站中,联合使用护理移动工作站,采用PDA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实现血液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并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研究科室的申请输血次数、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并将所有数据与2014年同期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7至12月,我院14个护理单元累计输血申请患者1702例,其中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14个输血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CBTIS子系统联合使用PDA,可以明显优化输血护理流程,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提高各项输血安全指标。

  • 标签: 临床输血信息系统(CBTIS) 输血护理 信息技术 PDA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临床路径实施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艰巨的挑战,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和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协作配合。本文分析了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促进病案信息技术人员更好的为临床路径实施服务。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 临床路径 实施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病案管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病案信息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工作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为各领域管理机制及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医疗机构也不例外。本文就基于此,对信息技术在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论述,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如何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相关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借助协同体系的建设维护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促进医院的稳定运行。

  • 标签: 信息技术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 协同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分方面,术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还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断普及,各种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来,因此在医学信息资源组织工作当中,也更加注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围绕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模式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介绍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模式。

  • 标签: 医学信息 资源组织 关键技术 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依据术中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接受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固定、人工椎体结合钛板固定,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固定以及普通cage结合钛板固定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相比之下前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于笔者单位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类型的融合器,分别为采用ROI-C融合器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疼痛与吞咽困难,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要优于传统融合器。

  • 标签: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我们将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6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折 脊柱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的原则、技巧及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 方法 原则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TLIF治疗(A组,n=50)与PLIF治疗(B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较B组,A组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无差异(P<0.05)。A组仅1例感染,并发症率为2%;B组感染2例,硬膜囊破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相较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可缩短病程,提高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65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保守治疗、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用于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踝关节炎 关节肿痛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对此,教师们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目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一共有两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两种模式相融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融合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踝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71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参照组进行开放踝关节融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关节融合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包括疼痛评分以及Kofoed评价治疗优良率。结果参照组患者关节融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与研究组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跟踪随访优良率达到65.79%,参照组优良率为54.55%,两组跟踪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后期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踝关节炎 踝关节融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结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技术与其标准化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结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通过标准化的淋巴结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组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组化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组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组化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诊治的6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和研究组(n=34,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和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临床效果佳。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