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分级护理管理应用于 ICU患者的护理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 2014年 7月到 2015年 9月的 54例 ICU患者,将所有的 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分级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的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也相对较高;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明显的提高。以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分级护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得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恢复时间也明显得到改善,较常规的护理方法更加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患者 护理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在本院心外科接受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术治疗的 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 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57%(

  • 标签: 瓣膜病 冠心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评价。 方法 选 择来我院就诊的 120 例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 优质护理、 对照 两 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在骨关节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于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选取在我院骨关节外科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关节外科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处于肺癌晚期并且进入临终关怀期患者进行家庭式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到 2018年 2月来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 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将 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家庭式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家庭式护理后患者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处于肺癌晚期并进入临终关怀期的患者应用家庭式护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转态,并且对患者所产生的异常心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式护理 肺癌 临终关怀期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行业的创新变革,微课作为一种高度灵活的移动学习模式,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微课在我国护理教学方面的应用及教学方法,探究了儿科护理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微课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模式、微课在儿科护理学中的设计方法,对微课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价值评估,以期为儿科护理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微课 儿科护理 微课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 妇科腔镜手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临床价值及影响 。 方法 : 将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妇科病患者共 94 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手术室护理研究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手术室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 4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经手术室护理后其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 P<0.05。 结论 : 妇科腔镜手术治疗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差错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失血损伤,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促使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手术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应用分析 中医护理在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临床护理 中的效果及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 2016 年 11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痔疮手术治疗后便秘患者共 50 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护理对比研究 。取密封信封随机抽选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6 例,研究组 2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便秘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便秘缓解用时、术后住院时间、便秘缓解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差异。 结果: 予以不同模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便秘缓解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且研究组术后便秘缓解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 予以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中医护理,可使患者便秘症状获得有效缓解,促进其术后恢复,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护理 痔疮 术后便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冲洗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我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选择 9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电脑排序的序号单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单号的为对照组,在术后运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双号的为观察组,在术后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口腔卫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控制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冲洗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 SWOT 分析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到 2018 年 1 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 100 例,按照随机分化表的划分,将 100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0 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 SWOT 分析法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 SWOT 分析法介入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SWOT 分析法在肾结石护理管理过程中有着突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WOT 分析法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 2014年 4月)为研究对象,对该科室内的 40名医护人员以及 32名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不满意( X2=7.263, P值< 0.05)、比较满意( X2=6.291, P值< 0.05)以及非常满意( X2=13.725, P值< 0.05)对比差异均显著,并且实施细节护理前的总满意为 67.50%,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总满意为 97.50%,对比差异显著( X2=8.872, P值< 0.05);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前后的考核能力结果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考核能力结果出现不及格( X2=4.296, P值< 0.05)、良好( X2=6.629, P值< 0.05)以及优秀( X2=1.752, P值< 0.05)的人数对比差异显著,并且总达标率在实施前后的差异性也较大( X2=3.851, P值< 0.05)。结论 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 ICU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进行 评价。 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 例在 ICU 病房接受治疗的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早期预警评分干预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 患者护理后出现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的病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 2 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 采用 早期预警评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的发,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 护理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 的:研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应用 QCC 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从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3 月于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病例中,选取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 5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手术期采取 QCC 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和家属就医的满意度评分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中, QCC 护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并对并发症的出现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患儿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的稳步提升,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围手术期 QCC 护理模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 (PCT)和凝血功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收治的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将其分成对照组 (98例,同期住院但无感染的患者 )和治疗组,治疗组共计 102例,并根据 美国重症医学会 (SCCM) 与欧洲重症医学会 (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 3.0定义及诊断标准 和患者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一般感染组(无脓 毒症,41例 )、脓毒症组 (35例 )和脓毒症休克组 (26例 ),入选患者入院治疗前抽血查 PCT、 CRP、 WBC及 APTT、 PT等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记录体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评分 ,治疗 7天后复查 PCT及 APTT、 PT水平 ,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 APACHE Ⅱ评分,并对比治疗组不同感染程度患者的 PCT、 CRP、 WBC、 APTT、 PT。 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 APTT、 PT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组患者的 PCT、 CRP、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PCT、 CRP、 WBC、 APTT、 PT水平显著高于 脓毒症组、 无脓毒症组,三组间两两 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无脓毒症组有40例患者存活, 1例患者死亡,脓毒症组有 30例患者存活, 5例患者死亡,脓毒症休克组有 16例患者存活, 10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ICU细菌感染病例采用 降钙素原和凝血功能检测,能有效识别感染和脓毒症高危人群,从而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降钙素原 凝血功能 脓毒症 预后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为其实施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我院及湖州中心医院进行诊治,共计 66膝,为所有患者实施关节镜检查、 MRI及 CT检查,对比分析 MRI、 CT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查特异性为 90%、敏感性为 91.07%、准确性为 90.91%、阴性预测值为 64.29%、阳性预测值为 98.08%。 CT检查特异性为 60%、敏感性为 82.35%、准确性为 77.27%、阴性预测值为 50%、阳性预测值为 87.50%。 MRI检查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P>0.05)。 MRI半月板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 CT检测( P<0.05), MRI 0级损伤检出率低于 CT检查、Ⅲ级损伤检出率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 I级、Ⅱ级损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损伤检出率。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影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 56例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研究时段为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将 56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n=28,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 n=28,常规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受高压氧治疗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相比较来说,观察组( 96.43%)更高,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而言,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行。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高压氧治疗患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 100 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将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为 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发展性照顾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 经护理 2 周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136.5±15.46g ,摄奶量为 105.6±10.7ml/d ,智力和心理评分为 83.6±7.6 分、 84.7±7.7 分;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402.1±13.78g ,摄奶量为 236.2±10.1ml/d ,智力评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6.4±7.8 分和 95.3±8.9 分。两组早产儿护理结果及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对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护理价值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 2016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200例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以及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积分结果显示,≤ 1分患者 21例, 2~20分患者 36例, 21~40分患者 67例,≥ 40分患者 76例。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尿酸水平越高,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检验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检验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尿酸水平可以有效诊断冠心病,同时可以判断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故该种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盆腔瘀血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相关性。(相似)方法:对 112 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查,按超声诊断分级例患者超声诊断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的分别为 62 人、 27 人、 23 人,患病病程与静脉内径呈正相关,症状积分、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与超声诊断分级呈正相关, BMI 与超声诊断分级呈负相关。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底静脉曲张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超声诊断分级与上述临床因素存在一定的的关联性。(相似)

  • 标签: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 盆腔瘀血综合征 超声诊断分级 临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