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通过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150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一组、二组与三组,一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进行治疗,二组的病患用中频理疗进行治疗,三组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进行治疗。比较三个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与JOA评分。结果一组有效率为80%,二组有效率为60%,三组有效率为90%,所以三组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有效率更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JOA评分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更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患使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的治疗效果比单一使用电针夹脊穴或中频理疗的效果更好,JOA分数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电针夹脊穴 中频理疗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推拿手法属于中医临床外治法的范畴,应该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方式。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影响推拿补泻的因素比较多,本文分析补泻对小儿便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推拿 补泻 小儿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康复中中频治疗仪理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2例)进行研究,依其入院顺序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6例。本次患者术后乙组不做干预,而甲组中频治疗仪理疗,总结临床症状积分、康复疗效。结果甲组的临床症状积分(1.01±0.32)分低于乙组(2.11±0.46)分,差异显著(t=11.778,P=0.000)。甲组康复的总有效率(97.22%)高于乙组(80.56%),差异显著(x2=5.063,P=0.024)。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康复中,中频治疗仪理疗的康复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康复 中频治疗仪理疗 疗效
  • 简介:摘要儿童由于身体尚未完全发育,脏腑稚嫩,一旦生病后,家长都会担心焦虑,加上对医学知识缺乏认知,有的家长可能会疾病乱投医,滥用抗生素,使得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免疫力降低。有学者认为,对儿童进行保健,可以增加对疾病的预防,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医推拿穴位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保健措施,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儿童的特征,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推拿,该方法不但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快捷,且可以益智防病,健脾补肾,对于儿童保健以及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医推拿 穴位儿童保健 应用
  • 简介:摘要蒽环类药物在肿瘤的防治方案中应用率较高,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心脏毒性,故导致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但若能清楚其临床特征,并加以药物干预,那么将有助于减轻心脏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蒽环类药物产生心脏毒性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药物干预手段方面入手,阐述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与药物研究进展。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防治措施 药物干预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的的意义。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中,抽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同时辅以中药穴位敷贴,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辅以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小儿肺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阴道分娩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应用常规处理,研究组由专业助产士全程陪护,指导产妇合理应用分娩球,并给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第二产程Ⅲ级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级和Ⅱ级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球 穴位按摩 阴道分娩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所占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多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目的,所以常规治疗中仍以抗生素及序贯治疗为主;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肺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尽早进行微波或电超导与药物综合辅助治疗,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有效办法。本文就小儿肺炎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小儿肺炎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中药 辅助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频电疗联合针灸“通督温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JOA腰痛评分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中频电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针灸“通督温阳”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JOA腰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JOA评分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研究组JOA评分为21.69±4.59分,对照组为14.83±5.09分,相比差距显著(P<0.05);以及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8%,对照组为86.05%,相比差距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频电疗联合针灸“通督温阳”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功能,改善腰椎疼痛。

  • 标签: 中频电疗 针灸 通督温阳 腰椎间盘突出症 JOA腰痛评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12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克一日一次静点,恩替卡韦分散片0.5毫克一日一次口服,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日一次,每次2-4个小时,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穴位贴敷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穴位按摩在头痛(风湿上犯和外感头痛)病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头痛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2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才用热敏灸配合穴位按摩,于治疗后一周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热敏灸能提高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热敏灸 头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腹胀病人采取耳穴压豆法和穴位针刺法促进肛门排气、消除腹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术后发生腹胀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耳穴压豆和穴位注射的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法。结果观察组在取得总有效率的比例上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注射法能促进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排气排便,且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腹胀 耳穴压豆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月经周期穴位伏安特性与血流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选择在校大学生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肾俞双侧穴位进行测试。分别在非月经时期、月经期、月经后对所选的穴位进行伏安曲线和血区血流量测试。结果非月经期的健康女性肾俞穴伏安特性和对照点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月经期与月经后健康女性的伏安特性与对照点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非月经期、经期和月经之后健康女性的左肾俞穴和对照点相比穴位处的血流灌注量明显小于对照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可以准确的体现人体血气的变化状况,同时穴区的血流灌注量丰富是穴位低电阻的主要形成原因,在临床中具备一定的疾病征兆性的提示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女性 月经周期 伏安特性 血注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三里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执行一般解决尿潴留的护理方法采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热水熏洗外阴,下腹部热敷,肚脐放葱蒜泥、开塞露肛门放入等方法1,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结论足三里按摩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尿潴留症状。

  • 标签: 足三里 按摩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熨烫配合穴位按摩在眩晕(风痰上扰)病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实验组用中药熨烫配合穴位按摩,于治疗后一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熨烫能提高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熨烫 穴位按摩 眩晕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患者就诊流程现状,优化贴敷流程,提高贴敷效率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196名穴位贴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开单建卡缴费、穴位贴敷排号、等待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等4个方面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科室在穴位贴敷期间不同时段花费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加大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和改进穴位贴敷材料和灵活调整穴位贴敷时间,病人等待时间缩短为52.7±,贴敷时间缩短为3.4±,缩短率为40.3%。结论优化穴位贴敷流程,更有利于满足门诊不断增长的肺病保健人次的需要,提高我科的优质服务水平。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就诊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用药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多为二重感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以及全身或局部浮肿、白细胞降低、乏力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需高度重视,及时干预处理。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38%与对照组4.2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增加药物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后,受损肝脏均获得一定修复,疗效较满意。结论对药物性肝病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