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康复阶梯图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7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康复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39)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研究组(n=39)则按照康复阶梯图展开康复干预。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CSS评分、FMA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SS评分较低,FMA评分较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康复阶梯图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常规康复护理 康复阶梯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42/44),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1.78±2.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27(34/44),满意度评分为(84.63±2.87)分,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举具有积极效果,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脑部功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三级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和随访1个月、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和褥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能有效延续患者家庭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三级康复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一共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中医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评分(80.21±1.25)分以及满意度评分(91.45±2.01)分、语言评分(92.11±1.4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评分(70.28±1.16)分以及满意度评分(72.45±2.01)分、语言评分(79.28±2.01)分(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影响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耳鸣、耳聋、眩晕是临床医学中长期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三大顽症,其中耳鸣的治疗与康复进展最慢。对于治疗神经性耳聋,可以采用人工耳蜗或者助听器改善患者的听力。本文对耳鸣的治疗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美国耳鸣指南和德国耳鸣指南中的区别之处,并提出耳鸣治疗与康复的相关观点,旨在为耳鸣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耳鸣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讨接受延续护理项目患者和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患者之间,发展并实施适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方法对在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前3天内给予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相关行为问题的护理评估,启动家居康复训练和个案管理等,在出院后给予居家延续护理服务3个月,随访12周,给予监测和评价。结果介入干预前、完成3个月介入干预后、随访12周出组时,通过调查问卷、临床指标测试,进行个案效果的持续评价和实践效果的评价。各项指标有所提高。结论方案实施获得成效,改善病人的自我效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减少复住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外伤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92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所采取康复护理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康复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简易职能精神状况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的变化情况。结果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43例(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76.09%),两组护理前的MMSE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MMSE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伤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外伤患者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喉癌患者手术期和术后康复护理中系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喉癌患者9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病理学检查中确诊为喉癌,同时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的评估中,数据显示观察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同时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护理 喉癌患者 围手术期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148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产妇分别为74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延伸服务,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泌乳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73例(98.65%)明显高于参照组65例(87.84%),研究组的泌乳量较少几率4例(5.41%)显著低于参照组21例(28.3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不仅能够增加产妇产后的泌乳量,同时,还能够满足产妇所提出的护理要求。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 延伸服务 产褥期产妇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2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产妇进行产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和21.82%,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的18.18%和7.27%,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78±2.10)d明显短于对照组和(15.68±3.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宫缩痛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显著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宫底高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子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妇产后抑郁 子宫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4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更早,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QOL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2周、3周时实验组QO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24hIII级疼痛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尽早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各39例,联合组给予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常规组给予现代康复疗效治疗,干预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4个月后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常规现代康复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现代康复疗法 传统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探讨对象,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脑血栓患者。对照组脑血栓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脑血栓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0.00%,比对照组高27.50%,两组脑血栓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后实施康复护理,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栓患者 康复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812天津爆炸伤患者康复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案爆炸伤患者6人,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干预,观察在经过心理指导干预前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在经过全面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并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进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爆炸伤 心理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于神经康复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6例进行分组研究,抽签分为常规组(n=48)和康复组(n=48),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快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低于常规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指数高于常规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优化神经康复效果,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快速康复护理 神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老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更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可有效促进中风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康复护理 中医针灸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缺乏突破,造成大量病人留有神经功能缺损,1所以卒中后期的康复十分重要。包括物理训练和心理治疗,良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认识疾病的正确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而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则加重了患者原有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肢体功能康复,3所以针对性的治疗更为重要。目前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其他,如音乐治疗、漂浮治疗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早期药物治疗十分必要,4应足量足疗程,但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目前存在较大争议。5其他疗法也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用,但针对性及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抗抑郁药物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