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本院86例疑似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分别接受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的“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子宫瘢痕妊娠80例,非子宫瘢痕妊娠6例;经超声超声诊断提示子宫瘢痕妊娠78例,非子宫瘢痕妊娠5例,假阳性1例,及假阴性2例;经腹超声、超声的阳性预测值比较中P>0.05;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经腹超声,且比较中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 腔内超声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分析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35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利用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后,有196例患者利用镜找到了治疗的引导方向,通过对手术后一年的随访,在对235例成功随访患者调查发现一次性手术成功并痊愈的患者为137例,输尿管狭窄再次复发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为98例。研究发现,泌尿外科技术可以有效针对输尿管狭窄进行有效治疗,尤其是对于长度

  • 标签: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 方法:在我院接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中选择 88 例,以数字表法的方式加以平均分组,即选择常规手术治疗的参照组与激光闭合术治疗的闭合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均是 44 ,分析激光闭合术在疾病中治疗的优势。 结果:闭合组患者在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与手术并发症等多项指标数值上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治疗之后,闭合组人员生活质量分数以及静脉严重程度分数均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缓解病情,可以在医学上推广 。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闭合术 治疗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起搏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 14例患者资料,患者临床治疗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 QRS波宽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射血分数( LVEF )均明显改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起搏应用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就有明显价值。

  • 标签: [ ]三腔起搏器 心脏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效果。方法60 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肾切除手术治疗 , 实验组采用泌尿外科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 (56.0±6.0)min 短于对照组的 (62.0±10.0)min, 术中出血量为 (42.4±2.4)ml 少于对照组的 (76.8±4.8)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泌尿外科 腔镜技术 结石性脓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对比输尿管微创治疗与成形术在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 6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取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输尿管成形术)和实验组(行输尿管微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高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成形术,输尿管内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微创治疗 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静脉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 肢 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激光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100.00% ,对照组为 82.50% ,远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 < 0.05) 。结论 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手术,静脉激光治疗疗效更佳,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静脉腔内激光 传统手术 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近期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运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在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 180位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并将其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 92位患者( 112膝),而对照组有 88位患者( 94膝)。观察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向关节注射适量的富集干细胞以及 PRP悬液,并在 6周后再次注射。而对照组患者在致治疗的过程中向关节注射适量的透明质酸钠,每周注射一次,总共需要注射五次。并在治疗后 3个月以及 6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利用 WOMAC 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根据 WOMAC 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之前,观察组的平均分为 45分左右,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分数有明显的下降,经过六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平均分已经低至 22分。对照组在治疗之前的分数为 46分左右,在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分数同样出现明显的下降,经过六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平均分已经低至 33分左右。由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的平均分存在差异性,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WOMAC 最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中有大约 93%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情方面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只有大约 76%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率。结论:由于两组结果的对照率存在某种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明显由于对照组采取的医疗手段,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腔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9月 -2019 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2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 n=62)、对照组( n=6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 Lvsholm关节功能总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 VAS评分以及 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VAS评分以及 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临床疗效 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过去许多开放性手术逐步被手术所取代.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医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了腹腔镜取物袋,以观察配合手术,提高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活血生骨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科室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 1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置观察组(例数 =72)和对照组(例数 =72)。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活血生骨汤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 VAS评分和 Lysholm评分,均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活血生骨汤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活血生骨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科室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 1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置观察组(例数 =72)和对照组(例数 =72)。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活血生骨汤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 VAS评分和 Lysholm评分,均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活血生骨汤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关节炎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心脏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心脏起搏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心脏起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脏指数、 5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心脏指数、 LVEF以及 5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 3.36±0.56) L/( min·m2)、( 39.22±5.11) %、( 518.56±41.34) m, 均优于对照组的( 3.10±0.55) L/( min·m2)、( 35.26±5.06) %、( 500.56±40.67) 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8.18%, 高于对照组的 85.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双心脏起搏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小, 整体治疗效果符合临床需求,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双心脏起搏 ;心功能 ;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ual chamber pacemaker on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 chronic arrhythmi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plans, 5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ngle chamber pacemaker,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cardiac index and 5-min walking dist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heart index, LVEF and 5-min walking distanc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36 ± 0.56) l / (min · m2), (39.22 ± 5.11)% and (518.56 ± 41.34) m,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10 ± 0.55) L / (min · m2), (35.26 ± 5.06)% and (500.56 ± 40.67) m,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18%, higher than 85.45%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ual chamber pacemaker in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 chronic arrhythmia has little effect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is in line with clinical needs, with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失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联合治疗,观察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术后的随访结果可以发现,脊柱后路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联合治疗腰椎滑脱失稳后患者的满意率和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率都很高。结论:脊柱后路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联合的方法可以对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同时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被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 椎间隙融合器 腰椎滑脱失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膝骨关节炎( KOA ) 患者关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与 玻璃酸钠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104 例 KOA 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52 例。对照组患者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患者 关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与 玻璃酸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及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0.3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VAS 评分明显降低, HSS 评分明显升高(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与 玻璃酸钠的临床 疗效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玻璃酸钠 复方倍他米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 KOA )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KOA 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2 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研究 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倍他米松关节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及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明显降低, HSS 评分明显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的临床 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提高膝关节功能,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价值 。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玻璃酸钠 复方倍他米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镜手术应用无菌巾制作的镜器械放置袋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4月接收镜手术治疗的 20例患者为对照组, 2020年 1月至 4月接收镜手术治疗的 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摆放平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菌巾制作镜器械放置袋,对两组手术器械损耗率与手术医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的 150件镜器械总损耗率为 2.67%,对照组术中使用的 146件镜器械总损耗率为 16.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手术医师满意度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0%的满意度( P< 0.05)。结论:在镜手术中,应用无菌巾制作镜器械放置袋,可显著降低镜手术器械的损耗率,提高手术医师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无菌巾 腔镜器械放置袋 腔镜手术 器械损耗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椎弓根固定及后路椎间融合对治疗腰椎滑脱病人的疗效分析。方法:纳入本科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腰椎滑脱病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及后路椎间融合治疗所有入组患者,跟踪随访患者进行不良事件收集,随访时间12个月,末次随访完善影像学检查,采用JOA评分量表、ODI评分量表、SF-36评分量表作为评估患者的预后有效率。结果:椎影像学检查复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12个月之后均达到椎间骨性愈合,固定节段融合或骨折愈合情况(有连续骨质通过),无复位丢失及固定失效现象。其中90例术前症状完全恢复,疗效评定优;33例腰臀部仍会出现轻微疼痛,尤其是在过于劳累或天气发生变化时,疗效评定良;7例症状体征无缓解,无法参与工作,疗效评定差,患者康复率(94.63%)。无患者出现马尾神经、神经根及大血管损失、椎间融合支架移位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不良事件。结论: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椎弓根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支架对腰椎滑脱治疗效果佳,在两者相互协同促进的作用下,患者预后疗效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路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水囊压迫与宫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观察组采用宫水囊压迫治疗,对照组采用宫纱布填塞治疗。比较止血手术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术后填塞至 24h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手术时间和填塞保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填塞至术后 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82%( 3/44),对照组为 18.18%( 8/44), P<0.05。结论:宫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宫腔水囊压迫 宫腔纱条填塞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