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粮食食品在贮存时未多加注意时则极其容易发霉,特别是受到黄曲霉污染,一旦人们进食过多的黄曲霉食品,则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时甚至可能会诱发如消化道癌症等疾病,必须要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对此,本文主要阐述黄曲霉在粮食食品中的具体危害,并提出相应合理防治措施,以确保食品食用安全。

  • 标签: 黄曲霉素 粮食食品 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材中黄曲霉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Hypersll GOLDTM(1.9μm,2.1×100mm);流动相: 乙腈-10mmol/L的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量: 0.3 ml/min;以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柱温:25 ℃。结果:根据药材基质的不同,优化得出相应满足方法要求的前处理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中药材中黄曲霉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黄曲霉毒素 HPLC-MS/MS 方法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研究中药材上面的黄曲霉的污染现状分析与相关的对策。方法结合黄曲霉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我们提出了要利用好PCR技术、核酸杂交技术等方式,来建立基于LAMP和qPCR技术的黄曲霉菌快速检测技术。结果本硏究根据功能基因VER-1的外显子序列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体系的扩增引物,并优化体系获得稳定高效的扩増结果。结论每味中药材的基质不同,所采取降毒措施是否有效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发抗黄曲霉菌中药材品种是一大关注点。

  • 标签: 中药材上 黄曲霉毒素 污染现状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黄曲霉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5μm,4.6×250mm);流动相: 甲醇-乙腈-水(30:16:54);流量: 0.8 ml/min; 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50nm;柱温:30 ℃。结果:根据药材基质的不同,优化得出相应满足方法要求的前处理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结论:优化后方法可用于中药材中黄曲霉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黄曲霉毒素 基质效应 FLD检测器 方法确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农民,2009年9月7日因树枝刷擦右眼,后感觉右眼疼痛,视物不清,2d后右侧头痛,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药名不详)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于2009年9月13日转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眼部检查显示:眼睑高度肿胀,角膜浸润水肿,前房积脓,眼底出血伴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玻璃体混浊,

  • 标签: 黄曲霉菌 真菌性 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B1 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80 例 B1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 组 40 例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 ,对照 组 40 例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 B1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躯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5% ,两组 B1 型踝关节骨折 患者的临床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保守治疗用于 B1 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躯体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更加显著,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优于保守治疗效果,甚至会增加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由此可见,保守治疗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 标签: B1 型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罗己降压片中维生素B1含量。方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4%戊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至3.0)-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nm进行测定。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维生素B1为99.04%,RSD=0.17%(n=9)。维生素B1在0.4000~1.60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罗己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HPLC法 罗己降压片 维生素B1 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效果。方法对37例胃肠神经功能症患者在足三里、耳穴神门注射维生素B1。结果在临床治疗的37例中,显效28例,有效9例。结论在足三里、耳穴神门注射维生素B1能有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穴位注射 维生素B1 胃肠神经官能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铁铵锌铜维B1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进行铁铵锌铜维B1糖浆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液指标、铁代谢情况、母婴结局、不良反应、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血清铁蛋白)、SI(血清铁)、TSAT(转铁蛋白饱和度)高于对照组,sTf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对比(p>0.05)。结论:铁铵锌铜维B1糖浆能够恢复血液指标,改善母婴结局,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 标签: 铁铵锌铜维B1糖浆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Zn-B1-B6)对儿童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2022年2月至3月于医院就诊的婴幼儿(1~3岁)为研究对象60例,随机分为Zn-B1-B6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相应的安慰剂;Zn-B1-B6组给与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持续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方面,Zn-B1-B6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 智力 语言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Zn-B1-B6)对儿童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2022年2月至3月于医院就诊的婴幼儿(1~3岁)为研究对象60例,随机分为Zn-B1-B6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相应的安慰剂;Zn-B1-B6组给与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持续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方面,Zn-B1-B6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 智力 语言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Zn-B1-B6)对儿童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2022年2月至3月于医院就诊的婴幼儿(1~3岁)为研究对象60例,随机分为Zn-B1-B6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相应的安慰剂;Zn-B1-B6组给与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持续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方面,Zn-B1-B6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韦达普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液 智力 语言 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脾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及其介导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烫组32只、烫伤组32只、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32只.后2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伤后6h腹腔注射林格液或EP液延迟抗休克,伤后12h起每隔12h给予4mL林格液或EP液至伤后48h;假烫组除于37℃模拟烫伤外其余处理同烫伤组.于伤后1、3、5、7d处死各致伤组大鼠,另处死正常对照组大鼠,免疫磁珠法分离大鼠脾脏CD4~+CD25~+Treg,ELISA法检测脾脏HMGBI含量及T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表面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数据以吸光度值表示).对数据进行多组间方差分析和2组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结果(1)烫伤组大鼠脾脏HMGBI含量伤后1~7d显著高于假烫组,其中第1天达峰值[(46.7±8.3)ng/mg蛋白];EP治疗组大鼠脾脏HMGBI含量伤后1~7d明显低于烫伤组.(2)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大鼠伤后1~5dCTLA-4表达明显增强(t值分别为10.459、12.051、4.029,P〈0.05或P〈0.01);EP治疗组伤后1~7dCTLA-4表达较烫伤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796、9.913、9.581、10.022,P〈0.05或P〈0.01).(3)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大鼠伤后1~7d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其中伤后1d达低谷(0.167±0.059);IL-2水平伤后1~7d显著下降,其中伤后5d达低谷(44±24)pg/mL.与烫伤组比较,EP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受抑状态明显缓解,且IL-2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严重烫伤后HMGB1产生可诱导Treg向成熟发展,从而介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免疫功能抑制.EP通过抑制HMGB1的合成与释放,改善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烧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白细胞介素2 免疫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简介:目的了解LPS受体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合成、释放的影响以及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采集35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TBSA患者伤后1、3、5、7、14、21、28d静脉血.另设11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浆HMGB1水平,RT-PCR法检测HMGB1tuRNA表达.对数据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35例患者的CD14基因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7例占20.0%、TC杂合子型16例占45.7%、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12例占34.3%.T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为57.2%和42.8%.验证表明,此研究群体达到了Hard-Weinberg平衡.在CD14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概率较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低.3例CC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仅1例死亡;9例TC杂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7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伤后1d患者血浆HMGB1水平即迅速升高,伤后14、21、28d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患者血浆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CC纯合子型(F值为3.5671、4.2035、3.8529,P〈0.05或P〈0.01).伤后14d脓毒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MGB1mRNA表达量为1.5±0.5,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1.2±0.4,t=-2.205,P〈0.05).伤后7、21d脓毒症组患者血浆HMGB1水平分别为(44±29)、(25±15)ng/mL,均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的(26±12)、(10±6)ng/mL(t值分别为-2.355、-3.872,P〈0.05或P〈0.01).结论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严重烧伤后HMGB1的合成与释放,并与烧伤患者脓毒症易感性有关.

  • 标签: 烧伤 抗原 CD14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同时以丹参酮II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d、治疗5d和治疗1周、治疗2周的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丹参酮IIA磺酸钠 低分子肝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因肺癌并发脑转移,误服外用'速效止痛拔癌膏'7.5g,该药的主要成分为蜈蚣及蝎毒素。服后出现频繁呕吐,吐物为非血性的胃内容物,躁动不安。四肢抽搐,流涎,继而意识不清,大便失禁。入院时查体:体温35℃,脉搏触不清,血压测不出,呼吸深大,20/min时而呈下颌呼吸,神志不清,躁动,口唇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67/min,节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

  • 标签: 蜈蚣毒 蝎毒素 药物中毒 抗癌药物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