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预案外延伸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行基础护理+院外延伸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复查情况、饮食情况以及Barthel评分进行记录统计,并与其余仅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进行指标的对比评价。结果行基础护理+院外延伸护理的患者其各项指标平均均显著优于仅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院外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同时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院外延伸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诊治。方法 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 200 例外科急腹症病患。结果 200 例急腹症病患中 197 例治愈或明显好转,治愈率为 98.5%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急腹症的特征是起病急、变化多等,如果延误诊断,不能够及时抢救,则会加剧病患痛苦,延长病患病程,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病患的生命,临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外科急腹症主要有:感染与炎症、腹部出血、血管病变等疾病。在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比较常见,但因为病种多、病因复杂,通常要求临床医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为丰厚的临床经验、较为严谨的工作态度,才可以做到提早诊断,才可以在第一时间有效治疗,进而提升疾病治愈率,化解医患纠纷。

  • 标签: 基层医院 外科 急腹症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外猝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该院救治的150例猝死病例进行分组分析,其中120急救车送诊的75例为观察组,急诊科直接接诊的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开始接受心肺复苏时间和救治成功率,并针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论院外猝死患者救治成功率与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呈正相关,猝死患者应尽早开始心肺复苏。采取防治结合有利于减少猝死发生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猝死 急救 心肺复苏 院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院外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救资料,总结救治经验,为进一步提高院外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淮安市急救中心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6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救治资料,56例患者均进行了远程电话指导第一目击者初步急救,EMS人员均实施了基础生命支持(BLS),其中:42例送院患者中37例采用球囊与阀装置进行辅助通气、19例采用气管插管进行辅助通气,6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模式A/C;容控;潮气量500~600ml;呼吸频率10次/分;吸呼比1:2;PEEP5cmH2O。;1例患者进行了第一目击者AED除颤,4例患者进行了双相波200J、2~3次不等的电击除颤。42例送院患者均静脉推注不同剂次的肾上腺素、胺碘酮。 结果 56例院前心肺复苏(CPR)患者中,经现场及途中急救并送至医院急诊科者40例、导管室2例,其中:出现自主呼吸、心率者1例(溺水,1.79%);ROSC者3例(电击伤1例、溺水1例、心源性基础疾病1例,5.36%);无自主呼吸、心率者38例(67.85%),14例(25%)无自主呼吸、心率者家属放弃送医院。结论 院外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普遍偏低,因素较多,但做好“120”调度员远程指导“第一目击者”参与的 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高质量CPR、早期除颤、高效团队配合、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等环节,定能提高院外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  CPR 呼吸 心跳骤停 院外急救 EMS
  • 简介:摘要:急诊科做针灸是不少的,尤其是部分留观病人的辅助治疗。针刺可以干预的少数急症。比如晕厥虚脱昏迷之类,针刺可以升压,对于部分一过性低血压(或动脉痉挛)引起的晕厥是有用的;对于脑卒中或脑外伤的昏迷,针刺有促醒作用,用于稳定期;对于癫痫,确实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发作针刺表现出意外的疗效。对于部分急性痛症,针刺可以有意外的疗效,有时甚至是针出痛消,比如泌尿结石、胃痉挛、轻度的肠梗阻阑尾炎、痛经、腰扭伤等。本文结合具体病例资料,分析了中医针灸技术在院外急救的应用作用、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

  • 标签: 中医 针灸技术 院外急救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发现 中医针灸技术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效果及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3 月救治的 50 例不同类型的急症患者现场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在本次 50 例急症患者中,疼痛缓解 32 例,较缓解 14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2% 。 结论: 在院外急救实践中采用中医针灸技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基层医院,合同护士较多,流动性大,护理队伍不稳定,给本院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护理工作繁重和琐碎,部分工作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而创新护理对于基层医院护理方面的必要性,体现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强化护理管理职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基层 医院 外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42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护理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急救,观察组实施“院外急救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出车时间(1.02±0.01)min、现场急救(6.84±0.18)min、入院时间(59.84±0.44)min、抢救成功率95.24%、死亡率4.76%、并发症发生率9.52%。对照组出车时间(4.51±0.35)min、现场急救(10.49±0.26)min、入院时间(76.49±0.59)min、抢救成功率76.19%、死亡率23.81%、并发症发生率33.33%。结论将“院外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到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中,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缩短致伤至入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多发伤 院外急救 &ldquo 院外急救护理路径&rdquo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84-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诊疗在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诊疗模式进行分诊,对照组患者可自行决定就诊医院级别,并自行前往。随访结束后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度和满意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观察组诊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级诊疗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可以使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分级诊疗 基层医院 规范化诊疗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乡镇卫生外科感染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方法:在规定时间内(2022年2月16号到2023年2月16日)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人(300人)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且均实施回顾性分析,统计外科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在本次实验中的300个实验对象里,外科感染率为25%,其中20%的患者因围手术期预防不当引起,16%的患者因选用药物不合理引起,16%的患者因抗生素用法不当引起,12%的患者因用药剂量不准确引起,因抗生素疗程过长引起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因用药指征不明确引起的患者是总人数的12%,12%的患者因不合理联合用药引起。结论:导致乡镇卫生院发生外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外科感染 抗生素 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产妇住院不及时,3小时之内分娩,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危胁。遂宁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接128例急产妇呼救,在急救设施齐全、出诊迅速的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母婴均安全转送至院内接受继续治疗。为总结经验,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零风险 救护 院外急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患者腹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23年8月)治疗急腹症患者共118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59例/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化护理,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进行优质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增强治疗疗效,有助于促使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基层医院 外科 急腹症 腹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膀胱癌患者采用院外持续护理后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回顾性抽取自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诊的罹患膀胱癌患者,对共78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院外持续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案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社会功能及生命活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院外持续护理 膀胱癌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膜透析患者的院内护理及院外延续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一共为72例,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了2组既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很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其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内护理及院外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患者 院内护理 院外延续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