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自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医生Blundell第一个将人的血液输给严重出血的产妇后,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小的医疗手段,救治了大量患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丢失的是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随着血液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输血实践,人们发现输注全血会产生一些弊端。目前,医学界已将成分输血临床应用的比率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

  • 标签: 成分输血 输注 患者 临床应用 全血 血液
  • 简介:目的通过儿科近年来血液病人的成分输血分析,了解儿科成分输血是否存在合理性。方法分析儿科2000-2005年血液病人年度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的比例。结果儿科血液病人用血量为红细胞用量最多呈逐年上升,全血、血小板用量较少。结论儿科血液病人成分输血率平均75%以上,达到部颁标准;2004-2005年成分输血率89.97%,接近发达国家成分输血的比例。

  • 标签: 儿科血液病 成分输血 分析
  • 简介:为使受血者接受最安全的输血,节省血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本站和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联合以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术中输血为突破口,开展了患者自身输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 标签: 自身输血 手术病人 子宫肌瘤 术中输血 血源 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人术前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决定施行自体输血之日起,入选病例每天口服多糖铁150mgBid。采血前1小时按预采血量的3倍给予晶、胶体溶液(晶、胶体溶液量比例为2:1),经外周静脉输入,然后经另一侧静脉采血,每次采血400ml,间隔72小时采血1次,总采血量不应超过1200ml。结果除2例病人因术中失血量过多同时输注异体血以外,其余患者均未用异体血,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只要患者Hb、Hct、Plt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心、肺疾患,在老年病人中开展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自体输血 人中 老年病人 患者 采血量 老年人
  • 简介:本站地处广西东北部全州县城内,担负着辖区10个医疗机构的供血任务。1997-1998年间,血液冷链运转送血3036次,其中专车送血156次,搭乘公共汽车2880次,总供全血量18944个单位(200ml/U),成分血5084U,平均每次运转送血量7.9U。供血半径:0.5~65km2个,65~130km3个,130~195km2个,195~250km3个。由于存在用血网点分散、交通不便、供血半径大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受血者用血安全,强调血液冷链系统(指贮血容器、交通工具、岗位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现分析如下。

  • 标签: 供血 血液 转送 血量 冷链管理 输血
  • 简介:1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现状输血已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我国是肝炎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人群的近1/10,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携带情况虽未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但少数医疗机构和部分地区通过对输血前患者和献血人群进行丙肝病毒的筛查,说明普通人群未经输血已存在丙肝病毒携带的机率。

  • 标签: 输血前 感染疾病 丙肝病毒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简介: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行科学、合理的用血技术,避免由输血引起的法律纠纷,笔者对2003年收取的1980分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申请单 书写
  • 简介:贮存式自身输血是在手术前根据患者术中预输血量采集患者自身血液,以CPD-A液贮存于4℃冷藏箱中,术后将血液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采用自身输血技术,不但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染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经济、科学、安全、有效的输血.2002年辽宁省血液中心与沈阳市骨科医院合作,在骨科手术中推广贮存式自身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自身输血 骨科手术
  • 简介: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既可节约用血,又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已成为临床输血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避免异体输血传播疾病和多种输血不良反应.本科自1998年5月以来,对68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预存自体血200ml~800ml,术中或术后回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68例病人全部来自本院外科,其中普外科30例、骨外科18例、妇产科10例、脑外科6例、泌尿外科2例、胸心外科2例.68例中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16~68岁;肿瘤病人10例(甲状腺瘤、子宫肌瘤各5例),非肿瘤病人58例.

  • 标签: 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 回输 传播疾病 异体输血 自体血
  • 简介:作为治疗手段,输血与血制品的应用功不可没,但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亦日显端倪.近年,克-雅病(CJD)受到极大关注.CJD又被称为"病毒性痴呆"或"皮质-纹状体-脊髓联合变性症",由Jakob于1921年首先描述,而Jakob却把功绩归于在他之前报道过类似脑病的Creutzfeldt.因本病病理中的典型变化为大脑灰质与神经元形成空泡而呈海绵状,Nevin等提出"海绵样脑病"的称谓,为人和动物所有类似病疾的通称.

  • 标签: CJD 脑脊液 症状 传播途径 输血 血制品
  • 简介:抗人球蛋白试验(AHG)被视为检测免疫性抗体的一种经典方法,特别对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病因的诊断十分有益.随着免疫血液学技术的发展,检测免疫性抗体方法也逐渐增多.新近,国外推出一种新的方法即磁珠固定被动血凝试验[1](M-MPHA),该方法具有简便、敏感的特点.为此,笔者应用该方法检测了109份多次输血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AHG法进行Rh抗体敏感度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磁珠固定被动血凝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免疫性抗体 输血患者 红细胞抗体 血清学检验
  • 简介: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方法对79例大量输血患者进行血清钾、钠、钙和抗凝全血血气分析。结果有21.5%的患者出现低血钾,30%发生低钙血症,并且有18.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结论大量输血后,要及时检测电解质,掌握机体酸碱平衡状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 标签: 大量输血 电解质 酸碱平衡
  • 简介:  Excel2000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电子表格系统,具有极强的图形图表处理功能和丰富的宏命令及函数计算功能.可方便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统计工作.……

  • 标签: 计算机应用软件 EXCEL2000 统计报表 成分输血率
  • 简介:由于在输血医学中应用血清试剂和治疗性鼠免疫球蛋白(Ig)制品,使人体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具有"一般化"倾向,治疗效果易受人抗鼠抗体诱发的免疫应答的影响.为避免这种B淋巴细胞转化的干扰,近来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取代组织培养法克隆人单克隆抗体,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在输血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输血医学 抗体特异性 噬菌体展示技术 治疗性 B淋巴细胞 诱发
  • 简介: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逐渐引起医患双方和政府的重视.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笔者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血清学检测
  • 简介:异种器官移植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异种输血的研究带来了曙光.人与猪的红细胞的血清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猪就成为实现异种输血最具可能性的红细胞供体.猪红细胞上存在异种抗原,包括aGal抗原和non-aGal抗原.aGal抗原和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aGal抗体结合后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在抗体介导的凝集反应中起主要作用.但是non-aGal抗原和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non-αGal抗体结合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作用也不能低估.经特定修饰、改造以后的猪红细胞,是来源丰富的异种血源.

  • 标签: 研究进展 红细胞 血型抗原修饰 异种输血 同种输血 免疫排斥反应
  • 简介:聚乙二醇厦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化合物。本文综述了用聚乙二醇沉淀提高血型和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及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缸细胞血型抗原决定簇和制备通用型血的研究,并综述了用聚乙二醇修饰血红蛋白及用含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生产血液代用品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聚乙二醇 抗原检测 通用型血 血液代用品
  • 简介:抗-JK^b引起的输血反应在临床上较少见,常表现为迟发性的输血反应。笔者对1例抗-JK^b引起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后乳酸脱氢酶(LDH)和a-羟丁酸(HBDH)增高的生化检测结果进行了观察,这对于此类输血反应各项指征的研究和预防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输血反应 HBDH 急性 增高 抗-JK^B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