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肺癌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螺旋CT检查,分析早期肺癌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与特点。结果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结节病灶51个,检出率82.25%,CT主要表现肺内存在软组织结节,单发,直径均>10mm,有空洞、分叶与毛刺等主要特征。结论低剂量螺旋CT能够有效检出肺内结节,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及时发现与临床诊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早期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表现 特点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大剂量HGG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先兆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25例,研究组采取大剂量HGG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HG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血清β-HGG、雌二醇和孕酮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就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大剂量HGG治疗,所获效果良好且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HGG 临床 先兆性流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小剂量局部注射泼尼松的方式对于桥本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桥本氏病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对照组病人采用口服泼尼龙片的方式,对实验组采用直接将泼尼龙注射到甲状腺体内的方式,并辅助双氯芬酸口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论从临床治疗效果、病症减轻还是体征变化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桥本氏病采取甲状腺内注射泼尼松龙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泼尼松 桥本氏病 注射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3-011
  • 简介:背景: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是细胞移植治疗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刺激促进干细胞增殖。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正常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为使用0.15g/L质量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MTT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第5,7,9天,实验组细胞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CD29/CD44/CD45/CD105的表达无影响。实时PCR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RNA的表达(P<0.05)。结果证实,质量浓度0.15g/L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进人脐血干细胞增殖。

  • 标签: 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还原型谷胱甘肽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评估肝占位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86例肝占位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A级54例,B级18例,C级14例;7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采用ARFI技术测量患者肝脏剪切波速度值(SWV);同时对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排泄实验,记录ICG血浆清除速率及ICG15min滞留率。SWV值与ICG血浆清除速率、ICG15min滞留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WV值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手术治疗患者与非手术治疗患者SWV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患者的临床决策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ARFI技术判断肝占位患者手术可行性的应用价值。结果SWV值与ICG15min滞留率、ICG血浆清除速率、Child.Pugh分级有相关性(r=0.764,P〈0.001;P0.686,P=-0.000:r=0.864,P=-0.000)。手术治疗患者SWV值为(2.46±0.45)m/s,非手术治疗患者SwV值为(1.54±0.3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0,P=0.000)。ROC曲线显示,当诊断界值为2.06m/s时,约登指数最高为0.775,其相对应的ARFI技术判断肝占位患者手术可行性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0%。结论ARFI技术可有效评估肝占位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为临床治疗方式的决策提供帮助。

  • 标签: 弹性成像技术 肝疾病 肝脏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儿接受上述治疗后,痊愈患儿15例(42.9%),显效11例(31.4%),有效7例(20.0%),无效2例(5.7%),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患儿依次为11例(31.4%)、10例(28.6%)、6例(17.1%)及8例(22.9%),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超低剂量CT扫描技术检查肋骨骨折时的影像质量和该诊断技术的可行性,以期望到达临床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被检查者受到的辐射。方法取54例胸外伤而入我院检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使用超低剂量CT扫描,对照组使用普通低剂量CT扫描,由专业的医师分析两组扫描后的结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经过普通低剂量CT扫描后确诊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98.13%,而研究组经过超低剂量CT扫描后确诊的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96.53%,两组检测手段都能有效诊断出肋骨骨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低剂量的CT扫描手段诊断肋骨骨折能够达到临床上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要求,并且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伤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辐射剂量 肋骨骨折 CT扫描
  • 简介:观察并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配到6个组,每组2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维生素C(15mg/kg)治疗组(C组)、维生素C(75mg/kg)治疗组(D组)、维生素C(150mg/kg)治疗组(E组)、维生素C(225mg/kg)治疗组(F组)。处理后4h每组各处死10只,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D二聚体,观察胰腺的形态及病理改变。统计各组3d的存活率。血清指标以及病理评分各组结果中,C、D、E、F组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组的3d存活率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升高(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增加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当剂量达到饱和时,提高剂量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维生素C的使用不应片面追求过大剂量,而应按药代动力学决定用量较合理,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维生素C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5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应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日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给予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剂量 阿奇霉素 支气管扩张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26-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吸宫术前米非司酮药物合理应用剂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于我站行人工流产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药物,对比两组患者宫颈扩张软化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宫颈扩张软化情况、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吸宫术前12h、3h,给药150mg患者,相比术前12h给药75mg患者,其宫颈软化扩张效果更加,能够有效缩短人工流产吸宫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吸宫术 米非司酮 药物剂量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普通干扰素-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儿,随机均分为标准剂量组(普通干扰素-α5mU/m2体表面积,3a/周,治疗6个月)和高剂量组(普通干扰素-α以10mU/m2体表面积,3次/周,治疗6个月)。结果高剂量组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普通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儿均安全、有效,高剂量较标准剂量能更快地抑制HBVDNA的复制。

  • 标签: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中采用小剂量的铁进行补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自愿参加本研究的854例4个月~2岁的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7例,其中对照组对婴幼儿的饮食采用常规的膳食指导,干预组婴幼儿在常规膳食指导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定期铁剂给予,经过同疗程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缺铁性贫血疾病发生率。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干预组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为8.9%,对照组患儿的贫血发生率为14.8%,干预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贫血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两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小剂量铁剂补充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的疾病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铁剂 预防 婴幼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7-01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心率情况下64排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月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冠脉CTA检查,对两组不同心率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有效辐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降低了70%以上的有效辐射,两组辐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心率偏慢的患者有效辐射降低更明显。心率偏慢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心率偏慢患者减少的有效辐射更多,图像质量更好。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像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东茛菪碱对老年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阿托品,A、B组再此基础上应用不同剂量东茛菪碱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C组患者动脉血气剖析Pa02>60mmHg时间明显长于A组、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病死率、阿托品总用量、阿托品中毒例数、阿托品化时间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东莨菪碱 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R5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49-01
  • 简介:目的:观察无持续剂量和有持续剂量两种不同方法的咪达唑仑患者自控镇静(PCS)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持续剂量+单次剂量(Bolus)组(A组,n=20)、无持续剂量的Bolus组(B组,n=20)和无镇静对照组(C组,n=20)。A组和B组在实施局麻前分别使用咪达唑仑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自控镇静:A组PCS设置为持续剂量0.1mg/(kg·h),Bolus为0.25mg,锁定时间为3min;B组PCS设置为无持续剂量,Bolus为0.5mg,锁定时间为3min,两组均无负荷剂量。C组在常规局麻无镇静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术中持续检测ECG、HR、BP、SpO2、患者镇静程度评分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并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h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ACTH水平变化。术后随访患者镇静满意程度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冠脉病变、术前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ACT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A组和B组MAP、HR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SpO2较C组显著下降(P<0.01),B组较C组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和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3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3.9±0.9)和B组(2.5±0.5)镇静评分明显优于C组(1.2±0.42)(均P<0.05);BIS值A组(71.5±10.5)和B组(75.4±10.9)显著低于C组(92.5±3.7)(均P<0.05),A组较B组镇静评分高、BIS值低(均P<0.05),并出现2例镇静过度。结论采用无持续剂量的咪达唑仑进行自控镇静可较好地控制镇静程度,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安全�

  • 标签: 患者自控镇静 冠状动脉支架术 咪达唑仑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及口服小剂量骨化三醇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growthfactor-23,FGF-23)及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63例,其中已口服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有33例(占52.38%).用ELISA法检测FGF-23,化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旁腺素(iPTH)、铁蛋白(FE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彩色超声仪检测有无心肌及瓣膜钙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有无动脉斑块形成,腰椎侧位X片查腹主动脉钙化.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3例MHD患者中有不同部位血管钙化的31例(钙化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显示:年龄(OR=1.066,P=0.163)、hsCRP(OR=1.195,P=0.065)、钙磷乘积(OR=1.154,P=0.011)、FGF-23(OR=l.048,P=0.012)是发生血管钙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水平的ALB(OR=0.575,P=0.0.016)和口服骨化三醇(OR=0.004,P=0.006)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对FGF-23无明显影响,可能减轻血管钙化.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FGF-23 骨化三醇 血管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临床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伍小剂量缩宫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有98例使用该方法后阴道分娩分娩率占87.5%,宫颈成熟率占98%。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伍小剂量缩宫素方法简便易实施,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引产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对其进行护理。另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受相同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常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予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手术感染病例为3例(8.3%),手术平均时间为(56.82±8.40)min,住院天数为(5.79±0.8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73.94±9.17)min和(8.32±1.26)d。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必须引起重视。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腹腔镜胃肠手术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95-02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我院救援医学专业学生急性中毒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2013年3月-6月,我们在整合和优化三部教材中的急性中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2010级30名救援医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2组进入临床实习:一组基于案例实习(跟踪式实习组,15人),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顺时或逆时追踪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获取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另一组采用传统转科实习(轮转式实习组,15人),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和终点,获取患者中毒的病历资料。期末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1)整合后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分配得到优化,2013年学生的期未理论考核成绩(分)好于2012年学生[(88.1±5.8)比(79.3±12.8),P〈0.01]。(2)2013年两种实习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效果显示,跟踪式实习组学生的实践技能成绩(分)高于轮转式实习组学生[(79.1±6.9)比66.2±6.7)分,P〈0.01]。(3)对基于案例学习的跟踪式实习教学法的问卷调查,师生满意度分别为95.3%和93.3%。【结论】优化急性中毒教学内容有利于改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基于中毒案例学习的跟踪式实习对于提高救援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中毒 基于案例的学习 优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护理观念转变对优化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通过我科的30名护理人员从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观念转变。结果护士的护理观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建立。护士护理观念转变后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心理素质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转变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观念转变后,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为96.2%,明显优于护士护理观念转变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进行护理观念的转变可以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和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观念转变 护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