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脑梗塞治疗中,单纯胞二磷胆碱与其联合血塞通的临床疗效。方法 截选48例调研对象,均为脑梗塞患者,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n=24,单纯胞二磷胆碱治疗),联合组(n=24,胞二磷胆碱+血塞通治疗);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神经功能与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2-02月至2023-02月。结果 较之常规组,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联合(胞二磷胆碱+血塞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强化其疾病疗效。

  • 标签: 脑梗塞 血塞通 胞二磷胆碱
  • 简介:【摘要】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合理选择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抗胆碱能药物中常用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选择原则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胆碱能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选择原则
  • 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按照酶水解底物的专一性、水解速度的差异、对抑制剂敏感性以及组织分布特点,将体内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AChE),人AChE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如脑白质和灰质、脊髓、神经节内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肌肉接头,还分布于红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和血清等非神经组织中,是维持体内胆碱能神经冲动非常重要的水解酶。

  • 标签: 胆碱酯酶 脓毒血症 炎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合理选择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抗胆碱能药物中常用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选择原则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胆碱能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选择原则
  • 简介: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ml+青霉素400万单位,1次/12h,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30mg,1次/d;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ml+胞二磷胆碱0.75,1次/d静脉滴注。当日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继之全身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奇痒。当时考虑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即停用青霉素,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5m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后,胸闷、憋气症状减轻,皮疹逐渐减少变淡。次日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及胞二磷胆碱时又出现胸闷、憋气,皮疹增多,考虑为细胞色素C过敏,停

  • 标签: 胞二磷胆碱 静脉滴注 青霉素 细胞色素 皮疹 荣成市
  • 简介:现有的肝脏功能测定项目中,多选择肝细胞破坏后所释放出的酶以及对胆汁代谢有关的一些项目,对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方面的酶试验重视不够。胆碱脂酶(chE)由真胆碱脂酶(AchE)和拟胆碱脂酶(PchE)两部分组成,二者均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血清中的chE以来源于肝脏的PchE为主,而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的AchE含量甚微。

  • 标签: 胆碱脂酶 酶测定 诊疗价值 肝病 血清 肝脏合成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酯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 标签: 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琥珀胆碱进行全麻诱导,对其不同输注速度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180窗体顶端

  • 标签: 琥珀胆碱 输注速度 全麻诱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临床疗效 辨证论治 针刺 甲钴胺
  • 简介:目的优化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酶基因纳米粒,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壳聚糖浓度300μg·ml-1,丁酰胆碱酯酶基因质粒浓度100μg·ml-1,硫酸钠浓度8mmol·L-1,pH值5.5,涡旋混合时间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平均Zeta电位为15.9±6.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酶.结论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纳米粒 丁酰胆碱酯酶 酶基因 透射电镜 壳聚糖 质粒
  • 简介:【摘要】  胆碱能荨麻疹归于中医“隐疹”范畴,以突发皮肤剧烈针刺样瘙痒为主要表现,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多数医家以风立论,以养血祛风为治则,笔者同法尝试后疗效欠佳,另辟蹊径,以“三焦气化不利”立论,转投五苓散后疗效满意,本文将以中医病因病机、药物功效配伍分析等方面总结五苓散治疗胆碱能荨麻疹的辩证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五苓散 胆碱能荨麻疹 三焦气化不利
  • 简介:目的探讨肝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肝病患者112例(实验组)和健康者106例(对照组)血清ChE活性。结果各肝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低于健康者,并随肝病病情加重而逐渐下降;血清ChE活性能较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准确反映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胆碱酯酶 肝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内耳等部位的供血.最常见的症状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我们采用赛乐(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赛莱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军区总医院感染消化科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26例行谷胱甘肽治疗者作为甲组,26例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者作为乙组,评估两组用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②乙组肝功能指标水平优于甲组(P<0.05);③乙组副反应发生率与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行多烯磷脂酰胆碱静滴治疗,可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患者痊愈,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中重度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