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单孔腹腔镜作为无瘢痕手术最新技术,作者初步评价了单孔腹腔镜的可行。两位技术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对10个平均体重系数BMI≤30的患者进行了单孔腹腔镜根治切除,使用Triport经脐下切口置入,中使用标准的腹腔镜器械以及可弯曲的钳子及剪刀,5mm30°摄像头。采用标准的腹腔镜经腹切除技术。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器械 平均体重 外科医生 技术熟练
  •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的肾功能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3例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35例患者接受保留单位(保组),28例患者行根治切除根治组),所有的患者均随访满两年,随访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被搜集并记录下来.结果6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保组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4%,根治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体随访结果显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尿酸及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组的平均水平低于根治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方面,各指标的独立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尤其是血肌酐、尿酸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等传统肾功能指标.当各指标互相联合后,肾功能异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保组及根治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达37.1%和71.4%.结论在早期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中,保留单位手术较根治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更小.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于发现术后肾功能的早期异常更敏感,可与肌酐、尿酸、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肾细胞肿瘤 肾切除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65岁cT1~2期肾癌患者接受肾部分切除(PN)与根治切除(RN)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65岁cT1~2期肾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RN)组与对照组(PN)组每组50例,比较围期指标、术后转移、复发。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比较,P>0.05。两组死亡率、转移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65岁cT1~2期肾癌患者应用PN可减少出血,近期效果与RN类似,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 标签: [] 肾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癌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单位的早期小肾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996年7月~2004年8月行保留单位手术治疗肾癌8例,其中孤立肾癌1例,对侧有病变或潜在功能受损肾癌2例,对侧正常肾癌5例;非选择手术指征3例,选择指征5例;肿瘤平均直径3.0cm;病理分期:T1期6例,T2期2例.上极切除6例,下极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术后观察是否出血、尿漏及监测肾功能.结果:8例患者平均随访38.2个月,未见并发症及残肿瘤复发.结论:保留单位手术是早期局限性肾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直径≤4cm,T1、T2期局限性肾癌及对侧正常的良好适应证.

  • 标签: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正>背景:对于局限性细胞癌患者,肾部分切除(PN)与根治切除(RN)相比,前者可降低其他原因致死率。目的:利用实验判断可因其他原因致死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设计,方法及对象:应用监视流行病学以及终极结果-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库,T1a期局限性细胞癌(RCC)患者分别有4956位(82%)行根治切除,1068位(18%)行肾部分切除患者(1988~2005年)。评估:为了调整不同治疗类型带来的遗传学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相关 肾细胞癌 致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治肾癌切除术后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根治肾癌切除治疗的132例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42%vs.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根治肾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根治性肾癌切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腹腔镜下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治疗早期肾癌的不同方法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肾癌患者病例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肿瘤最大直径为4.0㎝,并实施后腹腔镜下保留单位肿瘤切除。结合手术方法,患者被分为4组,分别为单纯肿瘤剜除、序贯法行肿瘤切除、选择段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肾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等,其例数分别为20例、25例、30例、25例。对4组患者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对各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改变进行判断。结果对比4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和GFR对比,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后腹腔镜下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治疗肾小球滤过率肾癌,具有高度的安全和有效,可以顺利切除诸多肿瘤,而且也可以对术后患肾功能予以保护。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肿瘤切除术 手术方法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肾癌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对照组行常规开放肾部分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癌对患者损伤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一 例根治切除 + 胰切除后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对 一 例根治切除 + 胰切除术后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急救 措施 。 结论 当术后 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识别大出血症状,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肾切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 简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症状的小肾癌及偶发肾癌明显增加,同时,腹腔镜设备的改进及医师手术技巧的提高,为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保留单位的手术(1aparoscopicnephron—sparingsurgery,LNSS)治疗小肾癌患者提供了新思路,是现代微创外科治疗肿瘤的最新进展。1993年McDougall等首次在动物实验中报道腹腔镜保留单位手术(LNSS),

  • 标签: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肿瘤切除术 微创外科治疗 surgery 手术技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切除患者围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行腹腔镜下根治切除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评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患者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切除患者围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加速康复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高龄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接收的高龄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治疗患者,其中有20例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并设置为观察组;另外2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并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的各项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整体护理对高龄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康复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高龄肾癌患者 根治性切除术 整体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经腹以及后腹膜的腹腔镜手段,进行根治切除方式对于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手段进行根治切除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腹腹腔镜组与经后腹膜腹腔镜组患者各35例.对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经腹腹腔镜组与经后腹膜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分别为124.93±18.76min和114.96±24.05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68.74±59.64ml和164.12±50.87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9±1.45d和6.41±1.52d.而在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方面,经腹腹腔镜组略优于经后腹膜腹腔镜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腹腔镜以及经后腹膜腹腔镜方式进行根治切除以治疗肾癌患者,具有安全较好,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等特点,总体临床疗效较好.在临床实践中,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特点,选用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关键词经腹腹腔镜;后腹膜腹腔镜;根治切除;肾癌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1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右侧肾癌根治切除技术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科室 2014年 12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40例行后腹腔镜右侧肾癌根治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常规手术的 20例作为对照组,另将 20例行技术改进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统计显示:研究组患的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传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相比,式改进后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方法经临床对比研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术 技术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8例行后腹腔镜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结石伴重度肾积水26例,萎缩8例,肾结核8例,肾癌4例,肾盂癌2例。结果4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0—205min,平均(167.5±20.4)min;中出血100~780ml,平均(187.5±28.7)ml;2例中输血200ml和400ml,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7.9±2.7)d;中、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5—76个月,4例肾癌和2例肾盂癌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肾切除术 腹腔镜 腹膜
  • 简介: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和经腹腹腔镜下根治切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152例腹腔镜下根治切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经腹腔路径组78例,经后腹腔路径组74例,比较这两种手术路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没有中转开放。经腹路径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肿瘤大小分别为(138.0±31.8)min、(118.0±72.6)ml、(1.8±1.3)d、(5.8±2.3)d、(6.8±3.2)cm,经腹膜后路径组分别为(121.2±20.4)min、(109.4±67.2)ml、(1.7±1.5)d、(5.4±2.7)d、(5.3±2.1)cm。经腹路径的手术时间、肿瘤大小和经腹膜后路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根治切除,无论是采用经腹还是经腹膜后路径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经腹路径可能更适合。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