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由于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已广泛用于椎管内麻醉.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心肌酶谱的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肌松效果,并与传统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液相比较.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心肌酶 影响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吉非齐的HPLC-DAD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反相色谱柱(250min×4.6mm,51am),柱温40℃,流动相为水.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34:4:62,v/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5nm,血样用液萃取法处理,内标法定量。结果吉非齐在1-80μg/ml线性良好,最低定浓度为1μg/ml。萃取回收率大于80%,日内、日间RSD小于5%。结论该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可靠,可用于研究体内药物代谢机制及生物利用度。

  • 标签: 吉非罗齐 HPLC
  • 简介:目的:制备氟沙星注射液,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氟沙星与两性氨基酸酸成盐后制备注射液。并利用氟沙星28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氟沙星在1-6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1.04%。结论:该制剂制备科学,疗效明显,含量测定快速、简便、准确。

  • 标签: 氟罗沙星 注射液 质量 抗菌药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的库溴铵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学特点,探讨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病人随机分成库溴铵持续泵注组(Ⅰ组)和间断给药组(Ⅱ组),采用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术毕不用拮抗剂.记录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和库溴铵的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率为(5.97±2.03)μg/(kg·min),Ⅱ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间隔时间平均(30.2±16.2)min,即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2.17)μg/(kg·min),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停药后,Ⅰ组恢复过程明显快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库溴铵优于单次静脉给药.

  • 标签: 罗库溴铵 给药方式 方法
  • 简介:目前国内外对哌卡因的临床研究多集中在硬膜外腔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对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浓度和剂量标准[1,2].本文以布匹卡因作对照,观察三种浓度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阻滞效果,以探讨使用哌卡因的合适浓度.

  • 标签: 药物浓度 罗哌卡因 腋路 臂丛神经阻滞 镇痛作用 麻醉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中下腹部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择期和急诊的中下腹部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采用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Ⅲ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3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最大阻滞时间、麻醉效果、用药量以及麻醉前后呼吸循环的变化等。结果Ⅰ组和Ⅱ组均较Ⅲ组起效快、用药量少、麻醉阻滞完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小。结论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用于中下腹部手术,且效果确切。

  • 标签: 罗哌卡因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中下腹部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比卡因(Ropiva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患者呼吸、循环、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ASAI~Ⅱ级甲状腺手术患者。Ⅰ组患者为观察组,用0.5%比卡因+0.67%利多卡因用于高位颈段硬膜外麻醉,Ⅱ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局麻方法。结果:Ⅰ组麻醉后SBP、DBP、HR、RR呈轻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Ⅰ组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照组ⅡSBP、DBP、HR、RR均上升,以牵拉甲状腺时增加明显,且镇痛效果不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0.5%比卡因+0.67%利多卡因适合于颈段硬膜外麻醉的甲状腺手术。

  • 标签: 罗比卡因 利多卡因 高位颈段硬膜外麻醉 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