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使用鼻内窥镜低温等离子来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旨在分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全新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在比内窥镜的指引下使用低温等离子术对鼻腔粘膜内筛前鼻丘、中鼻甲厚端以及肥大鼻甲、下鼻甲厚端、神级分布区等相关部位实施治疗。结果研究发现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近期有效率达到93%,一年之后的有效率达到87%。结论在鼻内窥镜下使用低温等离子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有着定位准确、无出血、治疗效果较好以及恢复较快、并发症少、操作较为方便等特点,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鼻内窥镜 变应性鼻炎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64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外,膀胱冲洗时间、导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的80例患者,把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的常规手术配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的配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和90%,手术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病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加强对TURP术后的护理,同时也是TURP手术发展的重要辅助工作。

  • 标签: 前列腺 等离子电切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64例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均采取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以及IPSS评分、QO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应性广的优势。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变应性鼻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同时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半年以上随访调查,对病患的疗效进行观察总结与分析,对比术前术后病患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25例病患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病患术前术后相关症状如打喷嚏及鼻塞等采用VAS值评估后可知,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病患,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效果显著,除了能改善病患的相关症状外,还能提高治愈率,使得病患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翼管神经切断术 应变性鼻炎
  • 简介:目的探讨用酶法与直接离子电极法检测血清钾钠氯离子。方法用真空促凝集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取混合血清分别用酶法和离子电极法,对比重复检测20次,观察仪器及试剂的重复结果。取230例不同患者血清,包括30例有黄疸、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血清,其中胆红素最高在45.8μmol/L以内,三酰甘油在6.0mmol/L以内,观察两种方法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超范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用混合血清样本重复20次比较,钾钠氯各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份随机样本,包括黄疸、溶血和脂血等血清等样本,两种方法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呈直线相关。结论两种方法检测钾钠氯均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非重度黄疸、溶血和乳糜血乳糜等血清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钾钠氯 酶法与离子电极法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5.4%。结论西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 中药 离子导入 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5.4%。结论西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 中药 离子导入 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临床分组比较的开放性研究,选择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1112例,实施药离子渗透疗法,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3、7、12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记录数据,评价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其中1092例患者治疗3、7、12周的显效率超过95%,12例患者中途选择放弃治疗,8例患者未遵医嘱,疗效不佳;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结论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适应症非常广泛,没有年龄限制,对高龄与低龄患者都非常安全。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白癜风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离子渗透疗法 白癜风 寻常型 节段型 纯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临床分组比较的开放性研究,选择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1112例,实施药离子渗透疗法,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3、7、12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记录数据,评价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其中1092例患者治疗3、7、12周的显效率超过95%,12例患者中途选择放弃治疗,8例患者未遵医嘱,疗效不佳;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结论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型、节段型白癜风,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适应症非常广泛,没有年龄限制,对高龄与低龄患者都非常安全。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白癜风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离子渗透疗法 白癜风 寻常型 节段型 纯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合并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75mmol/L),M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0mmol/L)及L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25mmol/L),透析液其他成分均相同。监测患者每次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记录透析前与透析过程中的最高血压,计算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比较3组间差异,同时监测透析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结果】H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大于M组及L组(P〈0.05),M组与L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头痛发生率高于M组与L组(P〈0.05),L组肌肉痉挛发生率高于H组与M组(P〈0.05)。【结论】用钙离子浓度为1.25、1.50mmol/L的透析液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程度,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透析液可较怏控制透析相关高血压,但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50mmol/L透析液其透析副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低。

  • 标签: 钙离子浓度 高血压 血液透析 透析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饼干中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含量进行探讨。方法精确称取样品8份(每份10.0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精密度测定组)2份,行精密度测定试验;一组为B组(回收率测定组)6份,行加标准高、中、低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两份样品RSD分别为0.623%及0.539%,均小于1.0%;6份样品的回收率在90.6%-96.7%之间。结论饼干中EDTA-FeNa含量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能够降低分析时间。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饼干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含量
  • 简介: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共有28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3.5岁,食管中段癌21例,食管下段癌7例。手术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淋巴结。腹腔镜游离胃并左颈部切口分离食管,胸骨后遂道上提胃,作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小时,其中胸腔镜游离时间1.2小时,术中出血薰180ml,平均清扫淋巴结9.96个,其中胸部淋巴结9.3个。平均胸管置管时间2.8天,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3天。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远期效果待随访。

  • 标签: 食管癌 电视胸腔镜 食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一直以来临床都在寻找能够根治肺癌的有效疗法。百年之前,临床上成功的完成了首例开胸肺手术治疗肺癌之后,手术就成为了治疗肺癌的一种主要手段。开胸肺癌根治术对于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对于患者的创伤也极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于临床疗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电视胸腔镜技术日臻成熟,被引入大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来。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属于微创手术范畴,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微创性、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本文以下就对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日后对肺癌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模块化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4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模块化手术流程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按食管癌术前准备,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或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开腹游离胃手术。胸腔镜食管游离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按照模块化流程(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灵活排列组合)进行:(1)下肺韧带游离及下段食管旁、下肺韧带(第8L、9组)淋巴结清扫。(2)奇静脉弓下食管的游离。(3)游离奇静脉弓上食管。(4)奇静脉弓的离断。(5)胸段食管的完全游离。(6)结扎胸导管。(7)清扫下气管旁、主肺动脉窗、隆凸下、双侧肺门以及左侧喉返神经旁(第4、5、7、10、2L组)淋巴结。采用电话或信件联系方式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术后1年内每3个月门诊复查胸腹部CT及纤维胃镜了解有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超过1年后每半年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2月。结果45患者中,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29例,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开腹游离胃手术16例。肿瘤长度为(4.2±2.5)am,AJCC分期T1、12、T4期患者分别为7、14、15、9例,N0、N1、N2、N3期患者分别为23、13、7、2例。45例患者胸腔内操作时间为(72±13)min,总手术时间为(249±39)min,术中出血量为(183±62)m1,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7±7)枚,术后住院时间为(18±7)d。2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45例患者均无术后死亡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次(2例患者出现两种并发症),6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3例出现声音嘶哑。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1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1例患者于术�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检查 食管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