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武警部队的健康管理研究和实践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尽早发挥健康管理对官兵健康和战斗力的保障作用,必须建立上下协同的健康管理体系,提升其组织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在借鉴外军和国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根据武警部队现有卫生服务体系及职责,提出了武警部队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以供决策、研究和实践参考。

  • 标签: 武警部队 健康管理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健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小组以及护理服务考核小组,并制定相关制度和原则,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控制模式。结果在优质服务示范小组的创建和领导下,优质服务工程活动顺利的开展和实施,有效提高了全院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整体提高了医院的基础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的水平。结论新形势下医院构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增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保障了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推动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医院 优质护理 服务体系 构建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0-01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医学大环境有不尽人意的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卫生职业的社会大环境,非常有价值。通过健全卫生法律体系、政府主导制定卫生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群众卫生法律和医学知识教育等措施,达到改善社会医学环境的目的。

  • 标签: 卫生法律体系建设 社会医学环境 卫生职业道德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个体化康复措施,康复周期为3个月。结果两组康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都呈现明显提高的趋势,与康复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康复的评分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治疗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个体化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优化其社会支持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指导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并提出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社区护理对策。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138名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与随机抽取140名健康居民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健康居民,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低于正常水平。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高正确的评定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基础上,树立社会支持理念,进一步强化和拓宽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为患者创造一种向上的社会支持环境,从而促进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社会支持 社区 护理对策
  • 简介:近年来,我国较大规模的突发事件频发,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亦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和北京市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北京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完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 标签: 北京 卫生应急 救援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颗粒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共培养体系迁移、侵袭能力及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MMPR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THP-1-FLS细胞共培养体系,应用台盼蓝染色检测THP-1细胞、FLS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明胶酶谱、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样品中的EMMPRIN、MMP-2、MMP-9的表达及活性,并应用RNA干扰技术评估EMMPRIN的作用。结果UHMWPE颗粒刺激THP-1细胞EMMPRIN表达上调,对FLS的EMMPRIN表达无明显影响。UHMWPE颗粒刺激FLS的MMP-2、MMP-9表达上调、活性增强,对THP-1表达MMPs无明显影响。THP-1-FLS共培养时,UHMWPE颗粒刺激使EMMPRIN、MMP-2、MMP-9表达上调更为显著。颗粒刺激下,THP-1-FLS共培养体系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无颗粒刺激,并与EMMPRIN的表达水平和MMPs的活性呈明显正相关。行THP-1细胞EMMPRIN基因干扰后,共培养体系的EMMPRIN、MMPs表达均下调,迁移、侵袭能力下降。结论UHMWPE颗粒可刺激THP-1-FLS共培养体系高表达EMMPRIN,上调MMP-2、MMP-9的分泌并增强其活性,提高共培养体系的迁移、侵袭能力。

  • 标签: 聚乙烯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 迁移 侵袭
  • 简介: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党委把创先争优作为党的经常性工作[1],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医院业务工作的特殊性,在党员的组织生活、思想作风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制度的落实等方面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加强,下面就医院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作简要回顾,并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医院 党支部建设 现状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P物质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OB)与内皮细胞(EC)体外联合培养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BMSCs来源的OB与EC单独培养体系,以及按2∶1的比例体外直接或间接共培养体系.实验组:各培养体系细胞内同时加入1&#215;10-8mol/LP物质(n=6),对照组:各培养体系不添加P物质(n=6).培养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骨钙素(OC)mRNA基因的表达.比较两组不同培养方式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OB单独培养、间接共培养时细胞G1期减少,G2/M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B单独培养、间接共培养、直接共培养的细胞ALP增殖活性[(2.877±0.188)、(3.053±0.179)、(4.345±0.305)]及OCmRNA的表达量[(1.682±0.155)、(3.188±0.213)、(3.720±0.1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0.233)、(2.842±0.120)、(3.220±0.191);(1.360±0.141)、(2.272±0.143)、(2.507±0.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单独培养的ALP增殖活性和OCmRNA的表达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接共培养、直接共培养的ALP增殖活性及OCmRNA的表达量较OB单独培养明显增高,且直接共培养较间接共培养也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来源的OB与EC共培养细胞相容性良好,P物质可显著促进共培养体系中OB的增殖与活性.

  • 标签: 骨髓细胞 P物质 成骨细胞 内皮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 简介:摘要做好中药房的建设和医院临床治疗用药安全、患者的健康乃至医院整体形象密切相关,本文对医院中药房的建设和完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当前中药房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应当从加强设施投入完善药房建设、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在职培训提高药师素质等方面出发,加强医院中药房建设和管理。

  • 标签: 医院,中药房,建设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64-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建设。方法成立专业小组,建立标准化护理流程,选取我院收治的被约束精神病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约束流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危险行为次数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约束后危险行为以及不良事件均低于对照组,约束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性约束属于较为特殊的护理技术,在精神科中建立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危险,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标准化流程 建设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5-01
  • 简介: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具有任务突发,部队准备时间短;任务类型多样化,伤员伤情复杂;任务重点阶段性强,工作内容变化快;任务交叉重叠,指挥关系特殊;任务标准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新的形势对武警部队卫勤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我部多年任务实践,对武警部队医院应急卫勤力量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武警部队 卫勤力量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综合评估2009~2011年4月成都市新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为完善和推行成都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证据。方法根据成都市新津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定量描述和比较新津县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分娩管理和精神卫生情况。结果①新津县2010年体检88772人,检出健康问题14497例(检出率16%),每检出1例成本为122.5元。②截至2011年4月,新津县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2%,但不同机构建档率差异较大(68.08%~109.02%),部分档案内容不完整。③高血压患者共7318例,建档率90.1%;糖尿病患者共2187例,建档率95.1%。④2009~2011年死胎、死产和新生儿产后死亡率均低于4‰,连续8年产妇零死亡,剖宫产率达61%。⑤2010年精神病患者管理率97.3%,比2009年减少2.7%。结论①新津县全民免费体检率不高,疾病检出率低。②健康档案建档率较高,覆盖人群较广,接近全民覆盖。③慢病建档率较高,但慢病发现率较低。④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率接近100%。⑤新津县实施产科上收至县级医疗机构,有效控制和降低了产妇与新生儿死亡风险,但剖宫产比例过高。⑥新津县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具有一定示范意义,但数据收集、使用和挖掘需进一步改进。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改革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评估 新津县
  • 简介:目的调查新津县各级医疗机构2009和2010年门、急诊和住院疾病构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收集2009和2010新津县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17家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ICD-10系统疾病构成和单病种构成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9和2010年,全县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前20位疾病就诊人次年增长106.8%,住院人次年增长43.2%。按ICD-10标准分类,门、急诊疾病谱为11类,2009和2010年前3类系统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累计构成比分别为85.1%和82.7%。2009和2010年前3位单病种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浅表损伤,累计构成比分别为61.6%和59.5%。②住院患者疾病谱为12类,2009和2010年前4类系统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均居首位,累计构成比分别为53.6%和50.8%。2009和2010年前4位单病种均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胃炎,累计构成比分别为48.12%和49.54%。另外,高血压、糖尿病住院人次增加明显,上升至住院前10位单病种。③急性系统疾病多分布在乡院,慢性系统疾病多分布在县级医院。结论新津县2009和2010年主要系统疾病为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县级医院以慢病为主,社区/乡院以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主。该县常见病种较集中且稳定,为基本医疗项目和基本药物的遴选提供了良好条件。

  • 标签: 疾病负担 新津县 ICD-10 单病种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2010年成都市新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新津县乡村医生人力资源信息。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对该县村医年龄、性别、执业资质及工龄等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0年成都市新津县各乡院管辖的乡村医生共213人,平均每个乡院管辖19名乡村医生;②乡村医生数达国家要求(每千人口至少1名乡村医生)的乡院仅3家,占27.3%;其余8家乡院管辖的村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力缺口;③村医男女性别比为2.2:1(68.5%vs.31.5%),年龄≤45岁者占42.8%,45~59岁占18.8%,≥60岁者占38.5%;中专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0%(分别为52.6%和38%)。④村医中具有乡村医生资质者占94.8%,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仅占1.4%和3.6%;工作年限≥30年者占44.6%,20~29年者占12.2%,10~19年者占29.6%,5~9年者仅占6.1%。结论新津县乡村医生总体数量不足,缺口较大;年龄结构老化,受教育程度偏低,执业资质欠缺。需逐步调整相关政策,保障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改善服务资质与质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力资源 调查 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村医生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