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月-2022.12月480例采用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对药物品种使用情况、临床用药合理等情况展开研究。结果: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美罗培南占比最高,其他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比阿培南、帕尼培南。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占比22.50%(108/480),主要原因为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当、病原学及疗效评估不合理等,其次包括适应证不合理、品种选择不当、处方权及会诊不规范等。结论: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较为常见,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用药管理,确保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生素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缓慢吹气>5 秒对有效减少 13 的假阴性率的可行性。方法: 我科自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胃镜提示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患者且有明显腹 痛,腹胀,反酸,烧心患者共 220 例。此 220 例患者在第一次及第二次采集前均未使用过抗 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第一次采用常规吹气法进行 13 检测,220 例均为阴性;间隔 24 小 时再次采用缩唇采集法进行第二次采集检测。结果:采用缩唇缓慢吹气>5 秒的方法进行再 次检测,220 例患者有 97 例为阳性。结论:缩唇缓慢吹气>5 秒能有效降低 13 的假阴性率

  • 标签: 缩唇缓慢吹气 降低碳 13 假阴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AC循环法下的临床药学干预对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效果,提高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水平。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80例使用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职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基于PDAC方法进行临床药学干预,具体包括制定管理计划、药学查房、医师查房、病理讨论、检查用药情况,对比干预前后,确认青霉素烯类药物应用质量是否提高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花费、住院天数及满意度等方面的不同,对基于PDAC循环下的临床药学干预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论证。结果:经过对比,干预后青霉类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送检、用药会诊等使用不合理率,干预组均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的用药指导,减少抗菌药物乱用,对促进合理应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DAC循环 碳青霉素烯类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