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对老年骨科病患在手术时给予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对病患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到2018年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老年病患66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3人,手术前对一组的老年病患给予全麻,对二组的病患给予硬膜外麻醉,采用MMSE对老年病患进行术前术后的认知能力的测评,对比两个组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前对两组病患进行了MMSE测评,一组病患MMSE量表评分为(29.42±4.75)分,二组MMSE量表评分为(28.88±3.14)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采取不同的麻醉措施进行骨科手术之后的6h、12h、24h,二组老年病患评分均比一组高,在术后的6h、12h测试中,二组的老年病患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要低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病患来说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提高病患的认知功能、减小认知障碍发生率的效果要好于全麻。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是一种全麻手术,老年人容易不配麻醉药物的注射,而且麻醉用药不当,是非常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拔管时间延长、麻醉药物用量增加的一种手术,若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障碍、苏醒异常等问题,将会对老年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全麻手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法,能够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缩短苏醒时间,提高预后。

  • 标签: 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术后短期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索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我院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 81例老年骨科患者。病例分组方法:麻醉方式。 81例患者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组 2组。比较指标:( 1)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 2)麻醉诱导前、麻醉后 6小时、 12小时和 24小时 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跟全麻组比较,( 1)硬膜外麻组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更低, χ2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麻醉诱导前两组 MMSE评分接近,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 6小时、 12小时两组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诱导前,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麻醉后 24小时,全麻组 MMSE评分明显低于诱导前,硬膜外麻组跟诱导前差异不显著,组间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全身麻醉在麻醉后 24小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大。   【关键词】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    术前认知功能障碍一般发生于手术后五天内,为急性、波动性发病,且晨起较轻,夜间加重,多为一过性,少数可长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 [1-2]。本研究探讨了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 81例老年骨科患者。病例分组方法:麻醉方式。 81例患者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组 2组。    41例硬膜外麻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9例,女性患者 12例;年龄最小 65岁,最高 80岁,年龄均值( 71.34±2.52)岁。    40例全麻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8例,女性患者 12例;年龄最小 65岁,最高 79岁,年龄均值( 71.37±2.2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行性良好,上述各项指标经 χ2检验、 t检验均显示 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用药。   全麻组用 0.04mg/kg咪达唑仑、 5μg/kg芬太尼、 1.5mg/kg丙泊酚、 0.1mg/kg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 3分钟后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3];硬膜外麻组 L1-2间硬膜外穿刺置管,平卧位,给予 3mL2%利多卡因,后追加 0.375%罗哌卡因,每次追加 2mL,直到到达麻醉平面。术中锐心率低于每分钟 50次,需静注 0.5mg阿托品;若血压低于 11.97/7.98kPa,需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麻黄碱 6mg静脉注射 [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指标:( 1)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 2)麻醉诱导前后患者 MMSE评分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 SPSS 21.0软件;表示和处理方式: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属于计数资料(统一以 %表示),行 χ2检验。 MMSE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统一以 x-±s表示),行 t检验。评价老年骨科患者麻醉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P值< 0.05。    2.结果    2.1 麻醉诱导前后 MMSE评分比较   麻醉诱导前两组 MMSE评分接近,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硬膜外麻组 MMSE评分更佳,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均在2021.3~2022.3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后应用不同麻醉,分别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运动恢复时间、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运动恢复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MMSE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麻醉中,与全身麻醉对比,硬膜外麻醉术后运动恢复更快,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可将该方式在这类患者的麻醉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老年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手术老年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4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每组7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h的MMSE评分,MMSE评分降低2分视为认知功能障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h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全身麻醉组MMSE评分较硬膜外麻醉组低(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时,应充分考虑病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 骨科 下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予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其术后出现短期认知功能的几率较低,与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均是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但相比之下,硬膜外麻醉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接诊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采用全身麻醉的为A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手术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在6h、12h和24h的MMSE评分情况均分别高于同时段的A组的评分,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全身麻醉的影响程度较硬膜外麻醉要大一些。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老年骨科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进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老年骨科患者的自我认知功能是否会受到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鸡矿医院中自2019年10月份至2020年8月份所接受骨科手术的数十例老年患者开展临床对比观察。并在调查中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医院参与骨科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的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实行全身麻醉,实验组中的患者在手术中实行硬膜外麻醉。通过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患者,在接受不同麻醉术后的个人认知功能,并对个人认知功能进行打分。结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患者在mmse评分中并未出现明显差异,但是全身麻醉组部分老年骨科患者mmse评分下降,这些患者在麻醉后的72小时均可恢复正常。而实验组参与此次实验的老年骨科患者在通过硬膜外麻醉后的6小时、12小时、24小时区间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实验组为2.86%,对照组为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分析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的68例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将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语言表达时间、睁眼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认知功能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效果,而且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比较小。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输尿管镜手术病患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筛选出我院的100例老年输尿管镜手术病患,按照麻醉方法的差异把他们分为麻醉组A和麻醉组B各50例,麻醉组A应用全身麻醉,麻醉组B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术后6h、12h、24h、48h的认知功能评分,麻醉组B都比麻醉组A高,差异较大(P<0.05);麻醉组B病患术后6h、12h、24h、48h的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率都比麻醉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输尿管镜手术病患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全身麻醉,有助于减低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率,可推荐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输尿管镜手术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8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全身麻醉法,对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硬膜外麻醉法,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6h、12h、24h、48h的MMSE评分及两组患者麻醉后6h、12h、24h、48h、72h的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6~24h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全身麻醉,并能一定程度减少POCD的发生率,值得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例数均为 40 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研究组术后六小时、术后十二小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术老年骨科患者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骨科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全身麻醉,观察组用硬膜外麻醉,对比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麻醉后观察指标。结果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还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