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知识及态度。方法对500名护士调查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知识及态度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知识及态度属于中上水平,知识得分影响因素包括学历、年龄、医院级别及科内培训。结论促进护士增强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知识及改善护士态度,可促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降低。

  • 标签: 护士 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知识 态度
  • 简介:摘要学员团队凝聚力是我国部队战斗力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我国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部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才能在真实的战争中具备强有力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力。所以对于部队学员团队凝聚力的形成研究有利于对我国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军队的建设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部队在人才素质培养和教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研究重点将是对学员团队凝聚力形成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以及对于学员团队凝聚力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学员团队凝聚力是我国部队发展建设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学院团队凝聚力 战斗精神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切事业的前提,因此如何保护生命,如何应对突发意外灾害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也经常被报道。工业时代的意外伤害也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时常出现的核泄漏,工业爆炸引发火灾等灾害也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社会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更是让人防不胜防。面对种种灾难,我们只有增强忧患意识,珍爱生命,增强自救互救意识,了解学习更多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才能早预防,早救治,维护生命安全。在现代社会,公共自救互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广泛关注,在很多地方进行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研究也已证实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本文将从公共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的落实方面入手,通过对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公共自救互救提供依据,为人类生命安全事业做贡献,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发展。

  • 标签: 公共 自救互救 知识技能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 40例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0例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显效率 55.0%及总有效率 97.5%比对照组 20.0%、 65.0%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约 95分比对照组约 72分高, P< 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佳。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合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在脑卒中疾病中占有0.51%左右,由于发病原因很多,病理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漏诊或是误诊,延误患者的病情。如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威胁生命安全甚至致死。在我国医疗影像学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治疗方法也开始改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已经降低到5%到10%左右,当前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抗凝方式与溶栓方式,并且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采用介入治疗方式的病例很少,尚未完全掌握具体的适应症,针对于此,下文旨在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8.8±1.5岁),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9.9±1.6岁)。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下肢静脉超声检查。(2)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调查。(3)对患者出院前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长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接受骨创伤手术的术前无静脉血栓的患者108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把这些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主要是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早期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DVT和PTE的发生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总的来说,骨创伤手术之后的早期护理干预非常关键,它能够有效地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得到预防,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都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作用,在临床当中具有着有效的推广意义和前景。

  • 标签: 骨创伤 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 ICU科室收治的 56例 DVT患者,纳入时间为 2015年 6月至 2017年 6月,分析 DVT形成原因。将其随机分成 2组:常规护理 28例作为对照组,人性化护理 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年龄> 60岁、卧床时间> 7d、静脉采血> 3次 /d、机械通气> 3d、使用镇静药物, DVT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 96.4%,高于对照组的 75.0%,且 DVT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ICU患者 DVT形成的原因较多,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加快血栓消失,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DVT形成 危险因素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骨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防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0例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9-78岁,平均(56.5±4.5)岁。左下肢31例,右下肢9例,其中股骨干骨折术15例,股骨颈骨折术14例,胫腓骨骨折术5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并对实验组所有患者运用早期低分子肝素和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前合并糖尿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13例,有脑血栓病史3例进而对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对照组40例患者嘱卧床休息,适当功能锻炼,对出现血栓患者进行尿素酶治疗,每天2次维持7到10天。结果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术后的锻炼不够或者患者自身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等或者患者在术后的用药不及时等方面原因导致的,所有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应用,加强患者主被动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通过实施早期低分子肝素应用,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是术后防止出现静脉血栓的主要方式。

  • 标签: 骨科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部队军官训练伤防护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资料收集、制定目标、分步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来探讨搞好训练伤防护知识宣教。

  • 标签: 训练伤 防护知识 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积极预防,并进行积极治疗。

  • 标签: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抗凝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12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我60例病患。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式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护理服务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极高,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急性的脑血栓病症治疗的病患,开展早期康复式护理服务,能提升护理服务干预及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病患疾病转归。

  • 标签: 急性 脑血栓 形成 早期 康复护理 干预 效果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军人基本的卫生防病的知识调查问卷,以便基层部队了解军人防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组织相关专家对军人了解基本卫生的防病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论证,制定项目形成的初始问卷,进行预测与项目的分析,对正式的问卷进行筛编,继而有效调查军人基本卫生的防病知识。结果250名军人基层卫生的防病知识的评分是(50.61±12.27)分,有130名军人知晓防病知识,150名军人了解饮食饮水的卫生,145名军人了解特殊环境的健康防护知识,只有80名军人了解健康行为的养成知识。结论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军人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各级需要大力进行健康行为的养成教育,将健康行为的养成知识知晓率提高。

  • 标签: 军人 基本卫生 防病知识 问卷编制
  • 简介:摘要本文对于如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总结。首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关描述,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其次,对如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做了详细展开,主要包括术前预防与护理、术中预防及护理、术后预防与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对术后的预防与护理做了更多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病情症状观察分析、体位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早期功能锻炼指导、辅助器具的应用及抗凝药物应用等。最后,对本文做了相应的总结,即术后良好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