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OCT 是一种 利用 红外光波反射 生物 内部微结构 并 成像 , 是继超声波 、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后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它具有无损伤、非接触、高分辨、 易操作 和实时 测量 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关于 OCT 在检测和诊断牙体 、 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早期疾病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OCT) 早期龋病诊断 牙周 口腔癌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的肾皮髓质D值、D~*值、f值差异并初步建立相应年龄段的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指标参考值。方法招募48名30~69岁健康志愿者,男性26名,女性22名,年龄32~69岁,平均(52±13)岁,按10岁年龄梯度分4组进行扫描获得双肾IVIM各参数数值。结果正常肾脏皮质D值、D~*值和f值分别为(1.25±0.18)×10~(-3)mm~2/s、(20.88±9.73)×10~(-3)mm~2/s和(35.55±12.91)%,髓质D值、D~*值和f值分别为(0.96±0.20)×10~(-3)mm~2/s、(13.78±6.38)×10~(-3)mm~2/s和(33.57±0.87)%。肾皮质与髓质的D值、D~*值和f值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肾皮质的D值、D~*值、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9岁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加,两肾的皮质、髓质D值、D~*值、f值有逐渐轻微增加趋势,到60岁后开始出现轻度下降,经ANOVA检验分析,两肾皮质、髓质的各年龄段D值、D~*值、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和髓质D值、D~*值、f值与年龄、性别相关程度不高。结论健康人群肾皮质的D值、D~*值、f值较髓质高,与左右、年龄及性别相关程度较低。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素不相干运动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IMEM)的形态特征和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探讨SD-OCT技术在IERM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能够对血管微细结构进行识别的器械就包括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这是一种在冠心病(CAD)的介入诊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影像学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能够为医生对冠状动脉临界部位所出现的变化程度、易损斑块的识别、对患者的治疗计划进行制定以及对介入手术的最终疗效等信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所以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临床上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中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冠心病 临界病变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在 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 入组 6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 2020年 01月 -2020年 5月就诊,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实施常规体检的 65例健康者进行对比,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OCT进行检查,观察其对 2型糖尿病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两组受试者的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OCT具有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测量功能,可用于 2型糖尿病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中央角膜厚度 视网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 32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再随机选 32例健康人群做参照组,两组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黄斑类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血管成像。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黄斑类型更明显,检出率较高;对两组受试者黄斑区的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数据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试者的血管图像由医生进行定性评价,其中 76%的病人数据可用于临床分析。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检查与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光学 病变 黄斑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部B超在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到本院接受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的白内障患者18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部B超诊断敏感度是0.7317、特异度是0.7755、准确性是0.755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敏感度是0.8049、特异度是0.7551、准确性是0.7778;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敏感度是0.9512、特异度是0.8980。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运用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式开展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可为手术提供有力参考,值得运用。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部B超 白内障 术前眼底病检查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联合血清CEA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IVIM参数[真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与血清CEA的相关性。方法 4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EA水平和IVIM-DWI扫描,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变化及瘤体ADC值、IVIM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研究ADC值和IVIM参数与血清CEA的相关性。结果1)40例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分别为 (6.04±2.18)ng/ml、(2.83士0.9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直肠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直肠癌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两类研究对象均实施IVIM诊断,判断两类研究对象在块ADC、D值、D*、f值方面的差异。结果:相比于正常直肠组织,直肠癌肿块ADC、D值更低,D*更高,差异显著(p<0.05);在f值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实行IVIM诊断,可以通过ADC、D值、D*、f值等参数,对患者肿瘤细胞的生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3.0T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冷茶水调制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克林霉素药物所致静脉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克林霉素引起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使用冷茶水调制如意黄金散外敷,2次/d,7d为一疗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4h更换一次,2次/d,7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7天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茶水调制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克林霉素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冷茶水如意黄金散 克林霉素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去甲肾上腺素调制大鼠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神经元诱发电活动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刺激和记录技术,微电泳注射方法,以及对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过程作标准化互协方差函数处理,观察微电泳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心得安和心得宁(又拮抗β1受体)前和微电泳过程中放电过程的变化。结果:(1)当大剂量(80nA)去甲肾上腺素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的积分值加大(P<0.001),对其产生易化效应时,微电泳心得安和心得宁都能阻断这种易化作用,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积分值不发生变化(与对照比较,P>0.05),两者的拮抗效应相同;(2)当小剂量(20nA)去甲肾上腺素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的积分值减小(P<0.001),对其产生抑制效应时,微电泳心得安和心得宁都只能部分阻断这种效应,使积分值朝着恢复到微电泳前水平的方向变化,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对鼠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神经元诱发电活动的易化作用是通过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来介导的,而抑制诱恨放电的作用可能也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 标签: 大鼠 去甲肾上腺素 躯体感觉皮层 神经元电活动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OCT对NSTE-ACS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选择住院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预后情况,150例视为预后效果良好组,30例视为预后效果不佳组。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OCT成像,检测其OCT图像,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同时,采用多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在180名患者中,共发现220处病变,其中100处为细纤维帽型动脉硬化斑(TCFA),120处为非TCFA病变。共有108名患者在冠脉内置入了总计144个支架,其中140个支架成功植入,4个支架出现前降支狭窄并伴有心绞痛症状。经过统计分析,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密度、CRP和cTnI被确认为决定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采用 NSTE-ACS 干预预后评价方法的 AUC 为 0.899,灵敏度为 79.00%,特异度为 98.01%。最佳截断面大于 -208.08,95% 置信区间为 0.826-0.949。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作为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干预措施的有力辅助工具,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度数可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