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头晕1个月、鼻出血2h来院就诊。经测血压240/130mmHg,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改变,确诊高血压病。给予硝普钠25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内泵入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由于滴速缓慢,针管内出现凝血,经推生理盐水后通畅。约30s后出现意识丧失、晕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70/5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60%。心电图显示:心率30/min。初步诊断:肺栓塞。立即给予高流量氧吸入,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约2min后意识恢复,血压上升至86/58mmHg,SpO286%-95%,症状逐渐好转。收住院观察治疗3天出院。

  • 标签: 生理盐水 肺栓塞 推注 凝血 脉搏血氧饱和度 引发
  • 简介:目的使宝贵的血浆资源取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市部分医院血浆输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分析。结果血浆输适应证合理输占57.2%,不合理血浆输占42.8%,不合理血浆输中组合输血占比严重偏高。结论临床上应注意减少不合理血浆输现象,倡导合理规范使用血浆。

  • 标签: 血浆输注 输血病历 规范使用
  • 简介:流式细胞术是对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高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过程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已广泛用于细胞凋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介绍了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的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病理学 生理学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方法以碘化丙锭为荧光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准菌株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在不同浓度氟康唑(FCZ)作用下各管平均荧光强度,探讨最佳实验条件。结果真菌MFI值随着FCZ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变化具有浓度依赖性,较好地反映了药物的抗真菌效应。结论成功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流式细胞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近平滑念珠菌 氟康唑 抗真菌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小儿实施静脉留置针自留式采血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14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入院最早的患儿时间为2020年1月、入院最晚的患儿时间为2021年1月。借助随机分组原则把全体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7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空针采血,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比较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和皮下出血率。结果:对照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和观察组患儿相比很显然低于后组(80.00%<97.14%),组间对比可以构成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儿皮下出血率和观察组患儿相比,前一组高于后一组(18.57%>1.4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较大,可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采血时可给予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以此穿刺成功率高,且皮下出血率低,可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自流式 采血法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 要】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测手段,该手段在医学检验与分析中可实现对生物粒子与单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目的,加之该方法在检测速度、精度与准确度上效果较为优异,现已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与专业范围(免疫、细胞生物、生物化学、肿瘤与血液等)。为有效掌握并明确FCM在医学检验中的发展情况与现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与依据,本文现开展如下研究。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医学检验 研究进展
  • 简介:血小板在参与机体止血、凝血过程及血管内皮的修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大剂量化疗放疗、心肺手术、大量输血等,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日益增多.血小板的输不仅保证了临床上一些有效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也使很多危重病人起死回生.近年来,血液采集、分离技术的进展和塑料采血袋的使用,特别是血细胞分离机的问世,使得血小板的输已经成为了现代成分输血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统计,美国从1972年到1986年14年间血小板的用量增加了15倍,至2000年,血小板输已占成分输血的39.96%.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成分输血 临床输注指征 输注剂量 禁忌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无效输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其血清进行调查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抗体与类型。结果60例血小板无效输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患者共49例,占无效输的81.67%(49/60),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患者有11例,占无效输的18.33%(11/60);HLA抗体阳性者有31例,占无效输的51.67%,HPA抗体阳性患者11例及HLA、HPA抗体阳性者9例的无效输率均为100.00%。结论HLA与HPA类血小板抗体是导致血小板无效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血液病患者中进行相关抗体的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血小板无效输的高危患者,并采取配合性输,对于有效降低血小板无效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抗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大量输红细胞悬液患者输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为到院患者的输血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以达到临床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临床大量输红细胞悬液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输血前后机体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在输血后身体Hct、HGB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且上升数值明显比输血前的机体指标要高,但是PLT的指标是比患者在输血前的指标要低的,患者在输液前后机体血液指标均出现了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临床上接受输血治疗后,机体血小板出现了明显的稀释性的现象明显,因此,在临床进行大量输血干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指标监测。当人体血小板指标明显小于50*100/L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血小板补充干预,以有效避免患者机体因为收到血小板指标偏低的情况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 标签: 大量输注 红细胞悬液 血小板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式细胞仪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尿检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对前段尿及后段尿进行采集,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尿沉渣的检验,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男性患者在前段尿及后段尿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真菌及管型沉渣检查的结果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女性患者在前段尿及后段尿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真菌及管型沉渣检查的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的尿沉渣检验结果受到患者性别的影响,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别采集不同的尿段进行检测,以此保证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诊及漏诊的现象。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医学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多种药物逐渐被研发,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也得到临床越来越高的重视。然而临床上仍旧缺乏系统的输血管活性药物规范标准。对此,本文主要分析输血管活性药物的规范。

  • 标签: 输注 血管活性药物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托咪酯持续输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持续输维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普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然后随机分配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两组患者均要进行常规的麻醉诱导,然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异丙酚维持,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依托咪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前、手术结束时、结束24小时后、术48小时的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数据,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对比数据可发现,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都有所下降,不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降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小时后,所有患者的麻醉全消退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托咪酯持续输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持续输维持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应用异丙酚,使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降的更快,且不良反应少,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值得在医学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 全身麻醉诱导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冬季输甘露醇时使用输液加温对外周静脉炎发生及PVC维护时间的影响及后续的护理。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2017年12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该80例患者在被选取时接受的治疗方法均为静脉输125ml的20%甘露醇,且每8h进行一次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输液加温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利用输液加温在冬季输甘露醇可使外周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减轻静脉损伤,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输液加温器 甘露醇 外周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绝对计数法在成分血残留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CM绝对计数法检测不同稀释度的浓缩血小板样本中白细胞残留量,并与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法比较.结果两种方法计数微量白细胞具有高度相关性(r=0.9964,P<0.001).低浓度白细胞计数时,FCM法变异系数小于Nageotte计数板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比,Nageotte计数板法计数值偏低.结论流式细胞术绝对计数法具有快速、客观、精确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稳定的检测成分血中微量残存白细胞数的方法.

  • 标签: 残留白细胞 流式细胞术 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法
  • 简介:目的研究bax和bcl-2蛋白表达在睾丸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6例睾丸肿瘤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ax阳性48例(857%),bcl-2阳性40例(71.4%);bax和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bax和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尚不能成为睾丸肿瘤发生发展的预后参数.

  • 标签: 睾丸肿瘤 细胞凋亡促进基因 抑制细胞凋亡基因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他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实施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大剂量组,常规组他佐辛为2.5mg使用剂量,大剂量组为5.00mg使用剂量,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心率、MAP变化并进行比较,同时对于手术中SpO2<85%的发生率、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出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中SpO2低于85%的发生率常规组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唤醒时间短于大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患者各时段MAP、心率变化情况,整理结果显示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采用常规2.5mg使用剂量即可,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喷他佐辛 宫腔镜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慢性腰腿痛是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病症。笔者自1987年10月~1995年10月采用硬膜外腔药的方法治疗慢性腰腿痛1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5例.男性72例,女性53例。年龄16~75岁,病程最短6m,最长17y,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腰椎管狭窄35例,腰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30

  • 标签: 慢性腰腿痛 硬膜外腔注药 硬膜外导管 维生素B 神经根 腰椎骨质增生
  • 简介: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意义。利用多参数FCM检测54例初治B-NHL患者的骨髓标本,并结合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FCM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单克隆B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肿瘤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结果表明,在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方面,FCM的检出率最高(27.5%,14/54例),其次为分子生物学方法(22.2%,12/54例),而形态学检出率最低(5.6%,3/54例)。3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将B-NHL患者淋巴瘤骨髓受累的检出率提高至38.9%(21/54例)。FCM方法诊断淋巴瘤骨髓受累的14例患者中,骨髓B淋巴细胞kappa/lambda轻链比值远超过诊断界值。FCM在早期患者(3/26例)中亦能检测到骨髓受累。在3例形态学诊断骨髓受累的患者中,FCM均检测到单克隆B细胞。FCM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0.4%(38/54例,p=0.14)。结论:对于B-NHL患者,运用FCM检测骨髓中单克隆B细胞,在诊断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方面敏感性高、准确性好。B-NHL早期患者也存在骨髓受累的可能,应及时在治疗前评价骨髓是否受累。采用FCM、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能提高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诊断效率。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单克隆B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利福汀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104例肺结核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两组,实验组(n=52)予以利福汀治疗,参照组(n=52)予以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为肺结核患者使用利福汀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利福喷汀 肺结核 临床效果 利福平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