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HE染色在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要做HE染色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切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HE染色效果及检测准确度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中,来自胃肠肝胆的组织有200片,染色结果达到甲级的有197片,达标率为98.5%(197/200),来自骨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70片,达标率为85%(170/200),来自胃肠活检的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2片,达标率为91%(182/200),来自脂肪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0片,达标率为90%(180/200),总的染色达标率为91.12%;而在71份染色不达标的病理切片中,染色结果均匀性不达标的有20份,占比28.17%(20/71),染色结果清晰度不达标的有30例,占比42.25%(30/71),病理切片被污染的有11片,占比15.49%(11/71),切片脱落的有10片,占比14.08%(10/71)。且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染色的结果直接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组织切片,不同的疾病,应该采取相应的取材及染色措施,并且针对一些影响染色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对我院全部科室送往病理科的268例石蜡切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抽取168例染色体通过HE染色法给予染色,密切观察染色后的所有病例切片产生的变化,并对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研究中显示,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后的胃镜活检达标率为98.39%、子宫内膜达标率为100.00%、脂肪组织达标率为93.75%、胃肠组织为96.43%,较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前的应用效果显著,差异有可比性,(X²=8.569,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标本来采取不同的制片及HE染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片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可提升了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情况。方法临床纳入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64例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在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得到石蜡病理标本。分析患者宫颈癌病理类型,观察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宫颈癌活检病理、外院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中,宫颈鳞状细胞癌82.32%,宫颈腺癌7.32%,宫颈腺鳞癌3.05%,宫颈小细胞癌2.44%,宫颈腺肉瘤2.44%,宫颈癌肉瘤1.83%,其他类型神经内分泌癌0.61%。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符合率90.52%,明显高于外院进行宫颈癌活检与术后石蜡病理符合率的79.17%(χ2=5.009,P<0.05)。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宫颈鳞癌病理类型患者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符合率为93.75%,明显高于外院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符合率的82.05%(χ2=6.435,P<0.05);宫颈腺癌、宫颈腺鳞癌以及其他病理类型患者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符合率梓潼县人民医院医院与外院无差异(χ2=3.076、5.717、0.000,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对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率较高,但对原位癌病理分期的检查仍然有漏检现象,需要进一步诊断确诊。

  • 标签: 宫颈癌 病理活检 石蜡病理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的实际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1例胃癌患者作为对象,61例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在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对胃镜活检以及外科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均通过术前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术前胃镜活检确诊率为100%;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患者48例(78.69%);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判断分化程度一致患者51例(83.61%)。结论为胃癌患者应用胃镜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准确性,但是,外科病理检查对于胃癌全面评估具有更高的价值。

  • 标签: 胃癌 术后病理 胃镜活检病理 分化程度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息肉的病理进行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98例胃息肉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99例,观察组行内镜下钳夹活检术检查,对照组行内镜切除术,观察与比较两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性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胃息肉有着较复杂的病理类型,需开展早期诊断与治疗,内镜下钳夹活检术相比内镜切除术,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对治疗方法的选取有利。

  • 标签: 胃息肉 病理诊断 钳夹活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疾病进行病理诊断,探讨其诊断价值,使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的诊断水平能够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误诊率。方法摘取120例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病检的甲状腺疾病病变案例,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120例甲状腺病变临床病理诊断中,良性病变患者有104例,占总数的86.9%,有16例恶性病变,占总数的13.1%。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疾病病例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得出结果,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的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方法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确诊价值非常高,从而提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石蜡切片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本院外科的蓬勃发展,病理科工作量也在快速增长,加之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广泛开展,对 HE染色切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E染色切片是病理科关键起始步骤,也为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项目提供方向指引,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工作准确性,并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本文就病理 HE切片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 标签: 病理 HE切片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一种临床最为常见的非造血系统的骨恶性肿瘤。本文从其病理分型、病理检查及病理分期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骨肉瘤 病理分型 病理检查 病理分期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学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各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对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岗位胜任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高职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浅析了高职护理学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及其效果,以供参考。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患者病理诊断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检查,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确诊,其中肺腺鳞癌者13例,肺小细胞癌者48例,肺腺癌者285例,肺鳞癌(134);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5.45±3.58)岁;在各疾病中患者性别、吸烟史存在差异性(P<0.05),发病部位表现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病理诊断对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准确的病理分型能为临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病理 诊断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 36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 ~2018年 3月,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n=18),对照组患者对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对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对预后情况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 88.89%,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 55.56%( p<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55.56%,研究证明,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放化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于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具有相对明显的效果,能够找到更加准确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子宫癌肉瘤 临床病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膀胱癌使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尿脱落学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100例确诊膀胱癌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82例病患进行两次使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第一次检查的结果记为第一组,第二次检查数据记为第二组。分析两组的膀胱癌阳性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高分级膀胱癌阳性率、低分级膀胱癌阳性率。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膀胱癌阳性率比较,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第一组与第二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第一组与第二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相比较,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与第二组高分级膀胱癌阳性率,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第一组与第二组低分级膀胱癌阳性率,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有效检测膀胱癌,有助于对病患进行诊断治疗,值得继续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尿脱落细胞学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病理分型。方法收集医院对胃癌病理的治疗数据资料和历史上主要胃癌病理分型研究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对比。结果胃癌病理分型主要有两大类,大体形态分型和组织学分型,不同的胃癌类型,其形态和组织还有生物学行为都是各异的,所以现如今的胃癌病理分析系统繁多。讨论胃癌的病理分型主要有Borman分型、WHO分型和Lauren分型,分型的细致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对胃癌的治疗。

  • 标签: 胃癌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中,30例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肿瘤系囊性或者囊实性且常为多房,其内则系胶冻样的黏稠物质以及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其中良性者表面多光滑,并且壁薄,而交界性者表面则基本光滑,并且掺杂着乳头状多簇增生的区域,但恶性者表面呈多房且为囊实性。结论患者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以良性肿瘤最为多见,而交界性的肿瘤则比较少见,当表现为交界性肿瘤时,往往需多点取材,从而排除患者早期的浸润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能够有效、及时的送检,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严格执行手术病理标本的保管、处置、送检流程,操作规范注重细节。结果所有标本送检合格率100%,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室护士要高度重视手术病理标本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标本安全管理制度,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保证了标本安全送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 标签: 手术室标本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便于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以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癌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结果75例患者平均年龄(52.8±9.2)岁,﹤45岁者9例(12%),平均年龄(37.2±6.0)岁,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阴道异常出血者69例,占92%。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误差率为10.3%,II期误差率为67.5%,III期误差率8.3%。结论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但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II期较高,达67.5%。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诊断分析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眼眶骨肿瘤,并探讨研究病理情况。方法: 2003年 1月 --2017年 12月期间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18例 眼眶骨肿瘤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病理研究。结果:①18例 患者,平均病程(4.1±1.83)年。② 18例 患者,10例 接受CT检查, 7例 核磁检查,1例 联合核磁与CT检查。其中,关于病变部位, 5例 位于眶上壁,6例 内上眶壁,3例 外上方,内下方、外下方、眶下壁、球后眶壁各1例 。③所有患者基于全身麻醉下,行肿瘤摘除术。④本组18例患者, 5例骨瘤, 6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2例转移瘤, 2例骨母细胞瘤, 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 1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 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 结论:眼眶骨肿瘤,发病率低,但种类多,CT是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于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眼眶骨肿瘤 临床分析 病理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根据 2010年 1月至 2013年 6月我院的 116例肾小球成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肾活检,均确诊,对肾病的病理进行分析,观察病理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全部患者中有 8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为 72.4%;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32例,比例为 27.6%。 IgA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比例为 39.8%。无肾小管间质损伤和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常见疾病类型,不同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对肾小管间质损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 标签:
  • 简介: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经超声检查的特征,并且分析病理基础。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本院从 2015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期间参与诊治的 3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将本院同期诊治的 30例最大直径低于 1.0 cm的良性结节进行对照分析,均实行超声检查,分析病理特征和声像图表现,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经检查之后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不清晰的边界,存在不均匀实性的低回声结节,存在微小钙化,并且附近不出现声晕,主要是内部血流。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镜下检查显示出不规则的形态,不清晰的边,存在纤维假包膜以及砂粒体。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特征决定声像图的特点。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