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继戊二醛浸泡、环氧乙烷灭菌等低温灭菌领域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灭菌方法,它对于一些不耐高温、高精尖、贵重医疗器材的消毒灭菌及提高腔镜手术器械的周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低温化学指示卡异常变色,目的通过对低温化学指示卡异常变色的原因分析,找到改进措施,提高灭菌成功率。

  • 标签: 异常变色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极速生物指示剂的效果与效率。方法取含3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1296型)和1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1496型)各39份置入相同的灭菌器,设置相同的灭菌循环参数进行灭菌后,按照规范的流程将两种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和结果判读,比较与分析两种生物监测的检测效率,用于关节置换术的感染率以及手术器械的周转时间、器械在消毒中心停留时、出结果时间。结果经1496型监测包消毒杀菌后的器械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发生感染率低于1296型监测包(P<0.05);1496型监测包检测出结果时间、器械在消毒中心停留时间、手术室器械周转天数均短语1296型监测包(P<0.05);1496型监测包杀菌合格率高于1296型监测包(P<0.05)。结论1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消毒杀菌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灭菌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存留时间,提升了手术器械的使用周转率,为急诊手术争分夺秒提供了绿色通道,为紧急手术和植入物手术提前放行提供了监测保障,减少医院因手术器械导致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 标签: 1296型监测包 1496型监测包 检测效率 检测合格率 感染率
  • 简介: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临床输血中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射线辐照灭活全血及成分血制品中的淋巴细胞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手段。在辐照中应用血液辐照指示卡可有效保证辐射剂量,进而提高输血安全性。目前血液辐照指示卡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而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本文就血液辐照指示卡在血液辐照中的作用原理、国内外应用情况及推广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血液辐照 血液辐照指示卡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柴胡疏散治疗肝胃不和证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效果。方法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4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西药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蒙拖石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d,评价临床疗效,后期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中药疗法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医疗法的治疗效果(P<0.05),且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群比例较小(P<0.05)。结论胡疏散治疗肝胃不和证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柴胡疏散 肝胃不和 浅表性胃炎 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28-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悬挂指示标示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收治的8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强化悬挂指示标示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原发病控制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0%,观察组是97.5%,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悬挂指示标示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悬挂指示标示 耳鼻喉科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护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给以补液治疗;观察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护指导下,给予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2天后,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降钙素原(PCT)、中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4.0±9.0)d明显短与对照组(21.0±9.2)d,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护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护 感染性休克 临床疗效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柴胡疏散治疗肝胃不和证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效果。方法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4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西药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蒙拖石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d,评价临床疗效,后期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中药疗法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医疗法的治疗效果(P<0.05),且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群比例较小(P<0.05)。结论胡疏散治疗肝胃不和证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柴胡疏散 肝胃不和 浅表性胃炎 中医疗法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WebofScience、CBM、WanFangData、VIP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PICCO监测技术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共12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O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MD=-2.74,95%CI(-3.40,-2.09),P〈0.001]、ICU死亡率[RR=0.49,95%CI(0.36,0.67),P〈0.001]和28天死亡率[RR=0.61,95%CI(0.43,0.87),P=0.006]方面均优于常规监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O监测技术指导脓毒性休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PICCO监测 脓毒性休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骨科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81例患者病情好转,转入其他科室或出院,9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患者并发急性肾衰竭。复苏前CI、ITBVI、CFI以及GEDVI均下降,伴随液体复苏治疗,患者在伤后48小时CI、ITBVI、CFI以及GEDVI均逐渐恢复正常(P<0.05),复苏前后SVRI、EVLWI、MAP、CV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精准地反映出来,在监测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监测安全有效。

  • 标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PICCO)联合床旁超声监测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月~2022年8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床旁超声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研究组患者在PICCO联合床旁超声监测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部超声评分(LUS)、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显著升高,LUS评分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6、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重症超声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