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对电话回访妇科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收的100例妇科出院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对观察组实施电话回访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康复率、遵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妇科出院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院外护理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实施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模式,从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健康宣教,这样可以使患者有非常良好的遵医行为,对医学知识有更深入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其遵义率和康复率,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因此,该种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电话随访 妇科出院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神经内科出院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电话随访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依从评分、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结果:电话随访组生存质量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出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半年再次入院率。

  • 标签: 神经内科出院患者 电话随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话随访对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出院患者126例,均采用电话随访,分析应用效果差异。结果:126例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干预后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预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疾病监测、饮食管理、并发症管理、用药依从性及操作技术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常规护理服务加入电话随访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电话随访 护理服务 延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期妇女保健中产前电话随访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03月-2022年04月本院登记建档的104例孕产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健指导,研究组予以产前电话随访服务,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检查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产期妇女保健中实施产前电话随访服务,可促进其心理状态有效改善,并提升检查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孕产期 妇女保健 电话随访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或多名老年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年轻人不能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许多老年人会出来放松和娱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在离开家后不知道如何回家,这导致了许多老年人的走失案件。而且人们不认识老人时因此也就无法及时通知亲属认领,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人们更关心的是患者的走失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定位报警医用腕带在防止患者走失中的应用问题。

  • 标签: 定位报警 医用腕带 防止走失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机能够净化患者的血液,被广泛使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终末期肾病患者,但是血液透析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故障,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机故障的原因,提出一些有效的日常维护措施,旨在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报警 原因 日常维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或多名老年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年轻人不能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许多老年人会出来放松和娱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在离开家后不知道如何回家,这导致了许多老年人的走失案件。而且人们不认识老人时因此也就无法及时通知亲属认领,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人们更关心的是患者的走失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定位报警医用腕带在防止患者走失中的应用问题。

  • 标签: 定位报警 医用腕带 防止走失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电话回访干预在微创拔牙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56例患者均为行微创拔牙术治疗的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展开,分别采用电话随访干预(实验组,n=78)及常规干预(对照组,n=78)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拔牙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72小时的疼痛评分更低,实验组拔牙后出血凝块、重度肿胀、口唇麻木、张口受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微创拔牙术后,应用电话回访干预方式开展,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电话回访 微创拔牙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泵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泵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泵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泵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泵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泵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泵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泵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运用PDCA循环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在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出院的患者1000例,根据电话随访成功率低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并加以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电话随访成功率由2020年的62.8%升高到2021年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4.672, p<0.001)。2020年的出院满意度由原来的89.3%上升到2021年的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6.246, p<0.001)。结论:PDCA循环法能不断完善和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提高患者的出院满意度,能持续改进电话随访工作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电话随访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干预方案。观察两组遵医行为、再次入院情况。结果:实验组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坚持锻炼以及按时就医得分上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再入院率18.18%,低于参照组的36.36%,且实验组再入院次数也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再入院率及再入院次数,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话回访式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