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加强对移动式加速器(中放设备)的管理以保证中放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1、制定了详细的针对科室各个层级的护士进行培训的计划.2、专人专房专管。3、制定严格的使用登记制度及放疗手术器械追溯系统。4、每台放疗手术开始前由放疗科物理师对放疗设备进行检测5、卫生执法机构及环保部门定期对放疗设备进行检测。结果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做87 台中放手术均顺利完成,中放设备均正常运行,放疗手术配件(限光筒45个、玻片90个、反光镜及专用固定支架)均完好。结论通过对中放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医院的支出更加重要的是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术中放疗设备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放疗辅助下早期乳腺癌保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10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54例保乳根治手术+中放组和55例保乳根治手术+术后放疗组。记录术后乳房美容、生活质量、并发症和转移/复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个组别术后1年内均无死亡案例。保乳根治手术+中放组中优、良、一般和差的例数分别为32例、12例、6例和4例,保乳根治手术+术后放疗组分别为21例、15例、7例和12例,与保乳根治手术+中放组比,保乳根治手术+术后放疗组的优例数(21例vs32例)和优良率较高(92.59%vs78.18%)(P<0.05),脂肪液化(4例vs0例)和总发生例(12例vs2例)较少(P<0.05),远处转移/复发例数较少(2例vs8例,P<0.05),社会功能(75.4±19.9)vs(89.7±16.7)、心理功能(68.4±18.1)vs(76.2±15.9)、性功能(73.9±13.9)vs(80.5±16.7)和身体形象(70.0±14.9)vs(78.2±16.8)明显增高(P<0.05)。结论保乳根治手术联合中放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转移和复发率,可积极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术中放疗 乳腺癌 保乳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锥形CT在宫颈癌自适应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95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宫颈癌患者的CT扫描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9例)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CT扫描和锥形CT扫描,观察患者的放射毒性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的0级发生率57.14%、I级发生率36.73%,对照组患者的0级发生率56.21%、I级发生率2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患者急性肠道反应的0级发生率61.22%、I级发生率24.89%,对照组患者的0级发生率56.21%、I级发生率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4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形CT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宫颈癌患者的自适应放疗中推广。

  • 标签: 锥形束CT 宫颈癌 自适应放疗
  • 简介: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双重建和单重建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依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比较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Scopus,Pubmed,Medline和Cochrane等数据库,选择符合条件文献并作出方法学评估后,统计分析在Revman5.1上进行。结果纳入文献25篇,双重建的结果在KT-1000(WMD=-0.31,P〈0.05;WMD=-0.59,P〈0.01),IKDC评分(RR=1.43,P〈0.05;RR=1.17,P〈0.01),长期Lachman(RR=1.32,P〈0.01)和长期Tegner运动评分(RR=0.37,P〈0.01)优于单重建;轴移试验中期随访结果双组更好(RR=1.20,P〈0.01),但长期效果无区别。结论通过Meta分析本文发现相比单重建,双重建能更好的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由于双重建后生物力学性质更接近正常,可能更好的保护包括软骨在内的关节内组织。因此认为双重建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单重建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骨关节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对女性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结合术后全乳放疗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存,已被临床广泛认可。进入精确放疗时代,越来越多的图像引导技术应用于临床,为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监测并进行在线位置修正,已成为提高放疗位置精准度的常用技术手段。目前图像引导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千伏平面影像系统、锥形CT(系统、扇形CT系统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等,不同设备的成像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就目前本科室应用的2种图像引导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冀在寻求一种在保障治疗摆位精确性的同时能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优势的图像引导方式。

  • 标签: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 术后放疗 摆位误差 研究分析
  • 简介:一个多世纪以来,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法日新月异。不论何种修补方法,均强调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髂耻(iliopubictract)。然而,在国内髂耻却被很多外科医师所忽视。本文就髂耻的解剖及临床意义加以探讨,希望能对临床外科医生有所裨益。

  • 标签: 腹股沟疝 髂耻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诊断进行放射技术应用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30例冠心病患者都在我院2019年1~12月接诊的患者群体中选出,采用x线以及CT进行诊断,做好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对数字X线摄影技术和多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进行比较,多排螺旋CT检出率为93.33%,多排螺旋CT检出率检出率高于数字X线摄影技术,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进行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的分析,其中数字X线摄影技术检出率为83.33%,多排螺旋CT检出率为93.33%。结论:对冠心病诊断进行CT应用,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放射技术 诊断
  • 简介: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可以说呈现“爆炸式”发展,关节镜外科领域更不例外。自2000年以来我国关节镜外科事业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呈现于世人面前,国内多家医院甚至是县级医院、区级医院也纷纷购置关节镜设备。一大批关节镜外科医师从事了这一先进的技术领域,完成了大量的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手术,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移植物 关节镜外科 县级医院 后交叉韧带 科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电子胃镜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70例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主要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人。研究1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2组患者则给予针对性的电子胃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研究2组患者护理效果要显著高于研究1组的患者,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发生率,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手段。

  • 标签: 电子胃镜护理 电子胃镜检查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消融对肺癌放疗后残存病灶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采取放疗后残存病灶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23%(49/106),应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占53.77%(57/106),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1年、2年、3年及以上生存率,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及1年、2年、3年及以上生存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急性放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微波消融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以消融后综合征为主,经对症处理后显著好转;对照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微波消融对肺癌放疗后残存病灶的近期疗效显著,有效延长延长期,可能与局部控制病情密切相关,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性尚可,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肺癌 放疗 残存病灶 微波消融术 化疗
  • 简介:目的评价介入栓塞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例因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共接受介入栓塞治疗21次;4例患者出血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载瘤段,15例患者责任血管为上颌动脉分支,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患者为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采用PVA颗粒及弹簧圈栓塞。对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有效、安全。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160W直绿激光剥离汽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中国瑞尔通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进行PVP,额定输出汽化功率为160W。通过改进,将侧出式光纤改为直出式光纤,采取逆行边剥离边汽化的手术方式,将前列腺完整剥离的同时又完全汽化。应用该激光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绿激光剥离汽化,比较术前术后血Na+、K+、Cl-、血红蛋白(Hb)浓度及红细胞压积(HCT)的改变。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等尿动力学指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等主观感受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分钟,中无明显出血,无1例需要输血。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由术前的(6.1±0.9)ml/s上升至(21.1±3.0)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的(23.5±4.4)分下降至(8.2±1.3)分,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5.1±0.3)分下降至(1.8±0.2)分;这三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直绿激光剥离汽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剜除术 直束绿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诊疗中放射影像技术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牙片与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临床诊疗的效果。结果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8.0%,明显高于传统牙片诊断准确率8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诊断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诊疗 放射影像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肛门内镜显微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以及其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术前、中、术后的优质护理后,人工电子耳蜗置入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且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辅助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置入术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即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切断。方法:该手术通过显微镜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切断胫神经肌支神经,从而达到矫正足痉挛畸形的目的。为了评估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一组20名患有 足痉挛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并进行了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切断在矫治足痉挛畸形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观察发现,在手术后的一定时间内,患者的足部痉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步态得到了改善。此外,术后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切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有限,进一步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显微镜下 选择性胫神经 肌支神经束 切断术矫治 足痉挛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康复中放射诊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放射诊断。统计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椎病 康复 放射诊断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