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为6~58岁.致伤原因:易燃气体爆炸伤9例,火药爆炸伤7例.16例患者中合并角膜损伤8例次,骨折、鼓膜穿孔各3例次,鼓膜塌陷、颅脑损伤各2例次,吸入性损伤4例次,暴露部位软组织异物沉积12例次,发生休克10例次.

  • 标签: 治疗 火药爆炸伤 吸人性损伤 软组织异物 临床资料 致伤原因
  • 简介:临床资料:1995~2002年笔者单位共收治46例小煤窑瓦斯爆炸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2岁,平均38岁.烧伤面积﹤31%15例、31%~50%15例、﹥50%TBSA16例.浅Ⅱ度创面平均占20%、深Ⅱ度平均占60%、Ⅲ度平均占20%TBSA,创面污染严重.均伴有吸入性损伤,其中轻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11例,无暴震伤.入院时间:伤后4h内6例,5~8h10例,9~14h30例.入院时患者均无尿、口渴,部分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

  • 标签: 瓦斯爆炸 烧伤 吸入性损伤 创面污染 休克 气管切开术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铁质雷管意外爆炸,造成四肢、胸腹部广泛皮肤软组织损伤及异物嵌顿。伤后2d转入笔者单位。查体:见患者双乳房下各有1条已缝合的15cm长横行裂口;上腹部可见20cm×15cm皮肤软组织缺损区,达深筋膜;面部、胸腹部、四肢均可见多处皮肤小裂口,

  • 标签: 爆炸伤 取出方法 异物定位 皮肤软组织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残留
  • 简介: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化的动物实验分析迷走神经损伤程度对爆炸伤后的机体急性创伤反应,尤其是创伤性休克的影响。方法:根据前面建立的破冲复合伤模型,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破片致伤面部咬肌和致伤颈部。通过HE染色、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迷走神经组织形态改变。爆炸伤前后连续记录动物的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变化直到伤后72h。结果:颈部破片致伤组比面部破片致伤组迷走神经损伤重。而一般爆炸伤后常出现的低血压等反应在迷走神经损伤条件下受到了一定的抑制。结论:迷走神经参与的神经反射在爆炸伤后急性循环呼吸系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这些病理过程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临床上对爆炸伤患者的紧急处理。

  • 标签: 迷走神经损伤 爆炸伤 急性创伤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